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拾味高郵之早茶

拾味高郵之早茶

且須珍重少年時,

莫負雲和月。

拾味高郵

沙灘紅樓

高郵人在家吃早飯通常是喝白粥,佐以莧菜咕。莧菜咕是長老的莧菜,切成手指長短,在缸裡面腌。另一種莧菜咕是用冬瓜腌的,倒是也叫莧菜咕(也可能叫鹹菜咕),莧菜咕聞起來臭,吃起來卻是極香、鮮,吃多了會發咸,所以佐粥是極妙的。

喝粥掏一個鹹鴨蛋,那是更上檔次一點。高郵的鹹鴨蛋是特別出名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高郵之外的鴨蛋,實在是將就。喝粥時鴨蛋是掏的,青白色鴨蛋有一頭略空,敲個洞,用筷子往裡一掏,紅油會隨著筷子往外流。高郵的鴨蛋是會往外流油的,所以也叫「紅太陽」。高郵也出雙黃蛋,水好,鴨子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高郵出的人也好。

除了喝粥就是吃面。高郵人早上也愛吃面,高郵城鄉大街小巷,小小的麵店隨處可見。就我個人習慣和喜好而言,高郵的陽春麵,臨澤的是最好吃的。老電影院旁邊的麵店,和高郵大大小小的餃麵店一般,店門口有一個大爐子,上面支一口大鐵鍋,老舊的裝飾,幾張板凳桌子,就成了一家店。老頭子不幹了,他那戴著大金鏈子的兒子開始下面。

高郵人吃的是陽春麵,陽春麵是光面,不加任何添頭,滋味全靠醬油,所以陽春麵也叫醬油麵。恆順醬醋老廠在臨澤前河街上,臨澤人醬油熬的好,這個面自然也是「呱叫」。陽春麵是鹼水面,極細,在沸騰的大鍋里上下翻滾。時間要掌握好,不能爛,不能生,用一個大筷子一撈,往配好的醬油調料大青碗里一放,撒一點蔥花胡椒粉,一碗面就下好了。吃之前要去把筷子在大鍋里燙一下,這也是吃面前的一個傳統。一碗面香、咸、鮮,xiu(高郵話,第二聲)起來很快。加一個雞蛋,雞蛋是現炸,還可以炸康心蛋,配干拌是絕佳。

喝粥,下面都不能叫做吃早茶的。茶是喝的,早茶卻是吃的,吃早茶要去茶館。我在高郵上學時常去張記酒樓吃早茶,張記一直是很忙的,味道我倒沒有覺得有多特別,暫不表。談談臨澤的早茶。

待在老家的時間少,尤其是工作之後,春節才能回家,回家就要吃早茶。吃早茶要約上三五好友成群,一個人吃早茶是沒意思的。人多,兩張小方桌一拼,人一坐下來就先上茶。茶一般,不如揚州富春的「魁龍珠」一壺水煮三省茶,不過茶的滋味倒不重要。冬天裡,茶館裡熱鬧,一杯熱茶捂下手,兩口茶下去暖個胃,一年沒見的親朋好友的話匣子也打開了。

兩口茶一喝,一盤燙乾絲就上桌了。大煮乾絲是淮揚名菜,不過我始終覺得乾絲還是吃早茶時開胃為佳。早茶店裡的乾絲不講究刀工,切不成絲,不過切成絲了好看,吃起來倒也不便。燙乾絲裡面還加了蝦米、火腿腸、肉絲、榨菜、和蔥姜蒜一起在鍋里燙,去除了豆腥味,多了份肉香和鮮。乾絲一上來就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連同裡面的配料被一掃而光。

正戲是上蒸餃,在臨澤,蒸餃是按一蒸籠賣的。一籠裡面有幾個菜的,幾個肉的,還有一個燒麥,葷素搭配,一人一籠正將好。臨澤的蒸籠小,在臨澤吃蒸餃習慣了,有次在上海,人家問我要幾兩蒸餃,我習慣性地說,來一籠吧。老闆笑了,這一籠大概有大幾十個的。

吃蒸餃拿個小碟子倒點醋,蒸餃放在醋碟子里。肉的蒸餃裡面有湯,第一口很燙,吃蒸餃燙到嘴很正常,再喝一口茶,茶也很燙,吃的直打嘴,再打這個蒸餃也不鬆口。燒麥也叫飯包子,糯米飯加豬油和一點豬瘦肉,用燒麥皮包的。我在冶春吃過很正宗的翡翠燒麥,也吃過廣東早茶「四大天王」之一的燒麥,我倒不覺得比我家鄉的燒麥好到哪裡去。我們一幫大小伙吃早茶,燒麥都是搶著吃的,有時候直接蒸籠一掀上手抓。

搶著吃的燒麥才好吃,因為說著同樣的鄉音,少了一份鄉愁,多了一份鄉情,多了一點溫情。

吃早茶也有喝酒的,多半是上了點年紀的鄉下人上臨澤街上辦事情的。「人不像個乳花石,剃頭洗澡上臨澤」,這句話同樣也可以用在吃早茶上。現在條件好了,悠哉的吃個早茶,冬天裡吃個溫暖人心,夏天裡吃個酣暢淋漓。

人生在世,自在個不如吃早茶去,樂得個仰天大笑出門去。高郵人蠻好,高郵人的生活也蠻好。吃個瀟洒,活個逍遙,愜意!

REC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斗羅大陸:這廣告來的猝不及防,差點讓我以為有了「綠茶」武魂!
《女王的下午茶》142㎡的小資情調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