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負,一場寒門的災難

減負,一場寒門的災難

教育減負這個話題,在今年的兩會召開前夕被再次提及。教育部帶頭推出了一系列的減負措施,有人額手稱慶,有人不以為然。減負,減的是誰的負?

以前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小初高教育要減負,這只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中國教育和國外的差距,並不是體現在基礎教育上,而是在大學教育。中國有1200多所本科院校,但是2018世界大學排名前50名中只有六所中國大學。

分別是排名25的清華大學;

30名的香港科技大學;

38名的北京大學;

40名的復旦大學;

46名的香港中文大學;

49名的香港城市大學,

其中三所內地院校,三所香港院校。

曾經,應試教育因為「填鴨」的模式被罵得體無完膚,但它無疑是寒門子弟最大的福利。減負只能是有利於富裕家庭,卻剝奪了寒門孩子的希望。

減負後弱化的公立學校,其實不容樂觀。首先是公立學校考試成績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說到學習時長,75後,80後那一代人是深有感觸的,尤其在初高中。那時的學生早早就要上課,天還沒亮就要伴星而行,到了學校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踏月而歸,到家之後吃完飯就開始寫作業,寫到十一二點都是常事。當時盛行的題海戰術,什麼《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十年編繪》一天在學校的時間恐怕要超過12小時。

可以說,管理嚴厲的公立學校是寒門的福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學著同樣的知識,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只要肯吃苦就能考上好大學,改變命運。所以,當時很多縣級中學的高考成績不錯,不少農家子弟藉此考上了好學校。

可是,自從公立學校逐漸「減負」之後,負面後果開始顯現。學校下午三四點就放學,可那個時候雙職工家長還在上班,誰能去接孩子呢?要麼家裡老人去接,要麼只能讓其中一個家長請假去。本來以前學校放學跟家長下班時間差不多,現在是早了一大截。

減負,到底是減的誰的負?

給學校減負了,下午孩子三點就回家,學校輕鬆了。給老師減負了,不用從早到晚辛辛苦苦管著孩子,可以有大把空閑時間去給有錢人家的孩子做輔導掙外快了。給有錢人的孩子減負了,他們終於不用再面對寒門子弟的強勢挑戰,可以憑藉優渥的資源再加一些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碾壓對方了。

那麼寒門子弟呢?對於他們來說,減負的意思就是國家要減少投入到你身上的教育資源,你從此更沒有和有錢人孩子公平競爭的機會了。

更可怕的是,那些比你有錢的人,比你更努力!

何猷君

賭王的兒子何猷君就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明明可以靠家世,卻偏偏要拼實力」的活法。從讀小學開始,何猷君就是一直是學校里的前三名,全港數學比賽里,他一人就拿了兩屆的冠軍。18歲時因成績優異被牛津和麻省理工同時錄取,在麻省理工讀完了本科之後的他並沒有滿足,而是繼續攻讀了麻省理工的金融碩士,並且只用了三年時間完成學科,提前畢業,成為了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輕的碩士之一!

別的富二代社交圈裡曬名車,何猷君的社交圈裡曬的是成績單!成績單!人人狂歡的聖誕夜,他在熬夜做習題;考試前幾周,凌晨五年的圖書館仍有他的身影。雖然今年因在《最強大腦》中的表現,被人質疑是在作假、作秀,可他在麻省理工的成績不是假的。

王詩齡

還有星二代王詩齡,我們經常會在各種娛樂新聞中看到李湘和她女兒王詩齡的消息,自從angela 參加《爸爸去哪兒》火了之後,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就開始曝光在鎂光燈之下,有很多人吐槽angela是金子塑起來的,從小就名牌加身,一身行頭動輒上萬,一條圍巾就上萬,限量名牌手包。然而你們只看到這些,卻沒看到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有多努力。

王詩齡的鋼琴拜師李雲迪,輪滑、舞蹈、游泳、滑雪,這些只是她的一部分課。王詩齡就讀的德威英國國際學校,秉承全英文教育,連入學考試都是全英文,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一學年學費為學齡前6.62萬元-16.8 萬;1-12年級16.8萬元-21.92萬元,堪稱貴族學校。前不久,王詩齡設計的海報還被學校官網選中,你能看得出這是一個八歲孩子畫的嗎?

王詩齡的設計海報

之前王詩齡的微博還發布了一則視頻,「周末在家寫數學作業」,視頻里全程用英語解題,流利程度暫且不提,那一口純正的英語發音,泰然自若的語調,讓許多網友都服氣了。

難怪網友要感慨:條條大路通羅馬,明明生在羅馬還那麼努力!

據有研究人員調查,杭州市82.4%的學生對於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總體感覺到「非常輕鬆或比較輕鬆」,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在1小時之內可以完成的佔到78.4%。加上放學時間早,其餘的時間去哪了呢?

中國人腦子好,想得特明白——今天讓你不學習瘋玩,未來你就要用一輩子去償還。

所有家長都意識到,社會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對文憑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以前是考上大學就行,現在是必須211、985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甚至還需要有研究生學歷。巨大的現實擺在面前,哪裡是一句

輕飄飄的「減負」就應付過去了的呢?

這就導致,學生放學後:有錢的家長去接孩子,回家接受私人教師的指導,或者去培訓班去補習、去學各種才藝,負擔巨額的培訓開銷。

中產階級的家長,讓老人去接孩子,然後送孩子去補習班、培訓班。經濟條件尚可的家庭也盡量送孩子去,或者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輔導孩子。

農村地區的孩子……唉,回家瘋玩去吧,反正鄉村也沒有補習學校。

原本是應該在學校里學習的時間,被挪到了學校之外的補習班、培訓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補習班、培訓班數不勝數。有的孩子新概念、奧數、語文、籃球、書法,一天甚至有六門培訓班課程,排得滿滿當當。民進上海市委今年的一份提案顯示:通過對部分上海中小學家長的問卷調查,有84.15%的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

部分公立學校教育質量潰敗後,寒門子弟越難考上好大學。根據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得出,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裡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2004年,廈門大學教育學院課題組對全國34所高校的生源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普通工人階級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7.9%與5.6%。

如果名牌大學擴大自主招生,增加綜合素質評價,那就更有利於有錢人和捨得投入的中產階級,這些階層的孩子一路培訓過來,多才多藝學習好綜合素質強的,錄取概率就更大。

到時候撇開成績來看,就是一場從幼兒園開始的「投資軍備競賽」,需要家長不斷投入時間、金錢。能勒緊褲腰帶投入的中產階級已經是幸運的了,連參賽資格都沒有的農村、窮人的孩子,就徹底與上升通道無緣了。

這就是減負,只能是有利於富裕家庭,間接削弱了寒門孩子的希望。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7私人份年終總結
跟著小蛙游霓虹,旅行照實景大揭秘!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