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缺乏小小的維生素K,寶寶差點死於顱內出血!

缺乏小小的維生素K,寶寶差點死於顱內出血!

前段時間,收入院「遲髮型維生素K缺乏性顱內出血」的患兒。男嬰,2018年2月7日出生,與3月15日上午在保健站注射乙肝疫苗。接種後觀察了30分鐘,沒有什麼異常回家。

缺乏小小的維生素K,寶寶差點死於顱內出血!

當天下午,患兒精神差、不吃奶,晚上開始嘔吐,約有5-6次,沒有腹瀉,寶寶很煩躁。3月16日凌晨4點多,寶寶再次嘔吐,媽媽給孩子換衣服,發現接種部位出現淤青。隨後不久孩子開始出現抽搐,持續時間不詳。

急診入院我科,血壓92/67mmHg,反應差,易激惹,面色蒼白,右上臂接種疫苗處見1cm瘀斑,四肢見針尖樣斑點,壓之不褪色。完善相關檢查、CT等,確診為「嬰兒維生素K缺乏症」,患兒置暖箱,予以維生素K1肌內注射、降顱壓、止血等。目前患兒病情穩定。

面對對於這種情況,很多家長不理解,覺得孩子好好的,打疫苗後孩子變成這樣了;導致家屬追究接種人員責任的賠償糾紛案例不再少數。其實,這是與免疫接種沒有關係的夾雜症,純屬巧合。不論是否接種乙肝疫苗,都會發生。維生素K缺乏通常發生在1個月齡左右的母乳餵養的嬰兒,通常與維生素K攝入、吸收不足、肝功能障礙,不能利用維生素合成凝血酶原所導致。

缺乏小小的維生素K,寶寶差點死於顱內出血!

這個病,很容易誤診、發病急、病情重,合併顱內出血預後不良,若家長送診不及時,病死率高。

出生後1-2個月是寶寶預防接種的初始時期,家長和兒保中心、保健站對寶寶的健康是否存在隱患,都不甚明了。因此,建議先給寶寶體檢,寶寶健康,再注射疫苗。家長也不要有誤區認為醫院變相收費;預防接種人員也不要口頭詢問寶寶健康狀況(尤其到寶寶大些之後),就直接接種疫苗。即使直接接種,接種前一定要詳細問診,接種後嚴密觀察,早診斷、正確處理。

因此,安全起見,即使沒有出血史徵兆,體檢是完全有必要的;若孩子有出血史,就及時查明病因,延期接種疫苗或許還能避免嚴重後果。

一、什麼是維生素K缺乏症?

概念不多解釋。這個病多見於3個月以內的寶寶,母乳餵養占多數;或病前多有腹瀉,服用廣譜抗生素史。

表現:出血點、瘀斑、皮下血腫、尤其受壓的部位,如背部、臀部多見。

若注射疫苗後,接種部位針眼處出血不止,按壓後仍滲血;首先要查明原因,考慮寶寶是否維生素K1缺乏,避免釀成上述寶寶顱內出血的狀況。

二、維生素K缺乏症的原因?

1、寶寶患此病,大多與母親飲食中維生素K攝取不足、寶寶凝血因子水平低有關。母乳內維生素K含量較少,人乳含量相比牛乳含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母乳餵養的寶寶腸道內細菌合成維生素K較少。

2、寶寶患有肝、膽等疾病,如阻塞性黃疸,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新生兒慢性腹瀉,都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K在腸道內吸收。

3、長時間服用廣譜抗生素,抑制腸道內細菌,也會導致維生素K合成減少。

缺乏小小的維生素K,寶寶差點死於顱內出血!

三、如何進行家庭預防和護理?

1、孕媽產前2周常規口服維生素K1;寶寶出生後,哺乳的媽媽適量吃綠葉蔬菜、水果(擔心涼,根據水果種類酌情加熱),告訴照顧自己坐月子的家人,下奶湯固然重要,綠葉蔬菜也不要忽視。

2、為預防本病的發生,應加強對母乳餵養的指導;出生後立即注射維生素K1,連續3天。

3、3個月內單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慢性腹瀉口服抗生素的寶寶,及時補充維生素K。

4、患有阻塞性黃疸的寶寶,應預防性給予維生素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這些食物孩子宜常吃,用飲食調理疾病!
動畫片被惡意改編的背後,一群可怕的變態正在鎖定無辜的孩子們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