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詠流傳》總策劃:傳統經典如何成為流行先鋒

《經典詠流傳》總策劃:傳統經典如何成為流行先鋒

文化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自春節在央視開播以來,好評不絕,成為2018年開年的第一個「現象級」電視節目。《明日歌》《木蘭詩》《將進酒》等經典詩詞得到了新的詮釋,《三字經》《聲律啟蒙》等經典讀物也在節目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4日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中,86歲的絕症老人手寫《長恨歌》曲譜,被萬名網友接力傳唱,讓觀眾感受到文化傳承中溫暖的力量。

24日晚節目結束後,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經典詠流傳》總策劃人許文廣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作為節目的靈魂人物,他說,「中華優秀文化的瑰寶,尤其是經典詩詞,不僅僅屬於一個時代,更屬於所有時代。我們所做的就是用我們這個時代最流行、最易懂的方式將它傳播出去,叩響當代人的心扉。」

籌備兩年求突破

許文廣透露,《經典詠流傳》的籌備期長達兩年之久,節目組一直在尋找突破點。「之前我們做過四季音樂節目,那時就發現音樂節目表面很繁榮,但主要類型不是草根選秀,就是明星比拼。一時沒有找到更好的方向,寧可先停下來思考一下。而思考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將音樂與文化、與經典的詩詞相結合。」

但這個創意麵臨著巨大的考驗。「按當時的經驗,音樂節目的收視往往取決於所演唱歌曲的流行程度。曾有人打了個比方,原創歌曲和耳熟能詳的經典,所對應的收視率是幾何級數的差異。」

經典詩詞改編的風險就更高了。許文廣說,「當時團隊內部做過一個調查,讓每個人列舉出熟悉的經典詩詞改編曲目,結果發現能夠被大家公認為經典、又能夠得到廣泛傳播的曲目,連十首都不到。」所以團隊不是沒有猶豫過,擔心小眾製作的門檻是不是太高,音樂創作的力量又是否足夠支撐。「容易的路別人也都走過了,所以這條道路儘管難,但恰恰意味著中間還留有創作的空間,如果做成了,也許可以拓展出文化節目的新方向。」

讓經典活在當下

許文廣認為,經典的誕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不要認為經典就應該像博物館裡的文物一樣,只能去瞻仰甚至不敢去對經典做出任何的改變。」在他看來,任何時代都有任何時代的語言,「李白就是唐朝的搖滾詩人,就像鳳凰傳奇是我們當代的國民歌手一樣。」所以觀眾在《經典詠流傳》中也看到了多種風格的嘗試,既有傳統偏民族的演繹方式,如譚維維的《墨梅》就融入了琵琶、古箏,還有戲腔等中國元素;也有國際范兒的改編,如四國音樂家演繹許淵沖先生翻譯的英文版《登鸛雀樓》。此外,還有童謠風格的《新學堂歌》、搖滾風格的《將進酒》、民謠風格的《聲律啟蒙》等等。

「我們希望能夠嘗試不同風格的經典改編」,許文廣坦言,個別歌曲的改編也被觀眾質疑有「兩層皮」,「但若不去冒險,做多樣化的嘗試,也許就尋找不到這麼多的可能性」,所以他非常感謝當下觀眾對節目的寬容度,允許出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創作。

許文廣介紹,節目中的經典改編一部分是「命題作文」,由傳唱人、音樂製作人及節目團隊共同碰撞產生,比如《墨梅》;也有一部分來自傳唱人自己的創作,比如梁俊的《苔》,谷建芬的《新學堂歌》、陳彼得的《青玉案·元夕》等等。在改編中,創作團隊更希望將經典與大眾流行結合起來,「尚雯婕創作《木蘭詩》時是親自編曲,第一版非常有藝術高度,但我們擔心會缺少一定的傳唱度,和她交流後,她也尊重了團隊的意見完全推翻重來,最後推出了一位兼具濃郁的民族風格又體現出現代時尚感的巾幗英雄形象。這也很符合節目的定位,就是讓這些經典回到當下、回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和每一個中國人的情感建立共鳴」。

為給創作者以更大空間,節目組也放棄了諸多限制。比如經典詩詞的遴選範圍,起初是框定在中小學讀本內容上,但後來被大大拓寬,「如果不拓展的話,《苔》也不會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了」。節目組也曾考慮過給每期節目設置一個主題,採用對抗賽制,「如果再做細分,可能會給創作帶來太多限制,而對抗賽制的取消,也讓音樂人以更純粹的心態投入到他們真正想做的音樂中。當我看見王力宏穿著一件白襯衫背著一把吉他就上場了,狀態非常輕鬆」。

大小屏聯動造就現象級

由支教老師梁俊和他的學生們帶來的《苔》,可以說是《經典詠流傳》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改編曲目。估計原作者、清代大才子袁枚也不會想到,這首小詩,會在300年後通過互聯網傳播成為一個文化現象,一夜間的傳播量甚至超過了過去300年的總和。

這也是許文廣感受最深刻的一點。「2018年我們經歷了一個特別重要的轉變,就是播出時代正式走向傳播時代。以往節目播出通常是節目生產的最後一個環節,可以鬆一口氣了,但現在這不再是終點,而是一個開始,傳播的起點,播出後的那幾天反而成了最忙的時候。」正如《苔》的走紅,除了大屏(熒屏)的推動,更重要的是來自於新媒體的傳播。「節目組做了『1+4』的概念,除了一個大屏的電視節目,同時再提供四款適合小屏傳播的產品,包括微信公眾號文章、一段視頻、一段音頻和一個可供大家分享互動的H5。」許文廣說,那篇為《苔》量身打造的文章先後改了十幾遍,直到凌晨一兩點文章馬上就要推送了,他還在試圖修改標題。而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在春節期間就達到了3000萬,相應的視頻也超過了5000萬。「據宣傳團隊統計,目前已誕生了92條閱讀量超過10萬的相關微信文章」。

許文廣感慨,「過去營銷公司給綜藝節目提供的營銷方式,就是製造爭議性的話題,或者靠一些八卦來奪人眼球的事件。現在我們通過對歌曲的文化內涵,以及其前世今生故事的解讀,更重要的是對歌曲背後所包含的能夠打動我們的共同情感的一種挖掘,照樣可以產生巨大的傳播效應」。

第二季更有「國際范兒」

節目中,歌唱家龔琳娜、作曲家老鑼攜曾侯乙編鐘複製件登上舞台,演繹屈原的《離騷》,上演穿越時空的對話,成為網上熱傳的亮點之一。許文廣也對這段創作印象深刻,「第一次和龔琳娜談的時候,她就提到了編鐘這個想法,但當時還只是一個願景,因為難度大、成本高。首先要找到編鐘,而且會奏響編鐘的人並不多,那麼重的編鐘,如何將它運到北京,並擱到舞台上?」但最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張傑唱響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成為少有的「未播先火」的歌曲。許文廣透露,光是這一期節目里的一首歌,就打磨了2個月,創作了4個版本,才錘鍊出最滿意的效果。

許文廣表示,千萬不要低估音樂人的創造力。「對節目來說,這些音樂創作人自己的熱情,他們的創造性和願望可能才是第一重要的。節目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召集和召喚的作用,然後才能激發出音樂人的熱情和力量。」。他舉例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按康震老師的說法原本是一首帶有悲情色彩的宋詞,結果卻被陳彼得唱出那種燃燒感。「他就是用一種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去演繹。」

徐文廣透露,《經典詠流傳》第一季找准了音樂與詩詞相結合的原創點位,將於明年推出的第二季,則會去開拓更大的空間。「第一季的盛典中,我們會找不同國家的頂尖級少兒合唱團,用他們的語言去演唱《登鸛雀樓》,這可能也是第二季的一個思路。」他表示,第二季會嘗試讓中國經典詩詞做更多國際化的表達,也會從世界優秀文明中汲取養分,「除了向我們的傳統文化繼續致敬,也會在文化的互融方面發力,讓節目擁有更多開拓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當「周末運動員」 女白領滑雪手臂骨折
12種家常麵條的做法,簡單美味,收著天天給家人做不一樣的麵條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