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為何二世而亡?看歷代政治家、文學家是怎麼說的

秦朝為何二世而亡?看歷代政治家、文學家是怎麼說的

百家號 少真道君

秦始皇破滅六國、鯨吞天下,無人能與爭鋒。然而,僅僅14年後,秦亡。當年那支無敵的雄師再也沒有睥睨天下的氣勢。秦朝為何速亡呢?我們看看歷代文學家、政治家是如何說的。

1、陸賈。

陸賈是漢初思想家、政治家,以幕僚的身份追隨劉邦,經常遊說諸侯。陸賈學兼儒、道,漢朝統一天下後,陸賈喜歡在劉邦面前談論《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劉邦不耐煩,就罵:「我馬上得天下,要詩書何用!」陸賈回答:「馬上得天下,豈能馬上治天下?」然後又以商湯、周武之興,夫差、智伯之亡,以及秦朝速滅的歷史勸說。劉邦有所悔悟,請陸賈總結秦及其他各國興亡的原因。陸賈作文12篇,編纂成書,稱作《新語》。

從漢高祖劉邦時代起,到漢武帝劉徹「獨尊儒術」之前,漢朝奉行的「禮法結合、無為而治」的治國思路就是陸賈提出的。在《新語》中,陸賈是如何看待秦朝滅亡的呢?

陸賈認為,秦朝滅亡是因刑罰太重,管得太多。秦始皇以重刑威嚇姦邪之人,又築長城防備胡人。然而呢?朝廷管得越多天下越亂;法律越是細緻騷亂越多;兵馬越多敵人越多。

這個容易理解,朝廷管得越多百姓受的折騰越多,兵馬越多百姓負擔越重。天下自然就亂了。所以,陸賈勸諫劉邦,治理天下應以教化為主,讓百姓自然生息。而君王要以身作則,以道德為本,行仁政。

陸賈是以道家、儒家雙重角度看待秦亡的。道家無為而治,儒家教化百姓,陸賈把它們結合到了一起。

2、賈誼。

賈誼是漢文帝時人,政治家、文學家,學兼儒、道、法。與陸賈相比,他的儒家氣息更濃厚。賈誼主張以禮治國,實行仁政。

賈誼認為,秦朝速亡,是由於「律令繁多、刑罰太重、賞罰不當、賦斂無度、不恤百姓。」刑罰過多過重,讓天下人人自危;賦斂無度,讓百姓貧困,難以生活。所以,百姓們反抗,公卿們也不效命,天下就亡了。

賈誼認為,秦國能得天下,不是因為君臣賢明,而是因為地理條件太好。秦國有山河阻隔,只要把函谷關一閉,別人就攻不過去。而六國,也不能團結,相互爭鬥,這才讓秦國撿了便宜。

賈誼和陸賈的觀點一脈相承,只是賈誼說的更加深入、細緻。

3、唐太宗。

唐太宗是政治家,也是賢明的君主。作為一國之君,他怎麼看待秦國滅亡呢?

一次,唐太宗和群臣討論周朝與秦朝的得失。大臣蕭瑀道:「紂王不道,周武王討伐,奪取天下;而周國和六國無罪,秦國滅亡了他們。所以人心向背不同。」不得不說,蕭瑀的話是政治正確的標準答案,然而,等於廢話。商紂王道與不道另說,六國真的無罪嗎?周代分封共71國,戰國後期只剩下7國,其餘列國哪裡去了?還不是被7國吞併了。春秋無義戰,何況戰國。欺詐、殺戮之類的事情,東方六國沒少做,談何無罪?

所以唐太宗就說:「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周得了天下,以仁義治國;而秦國得了天下,卻更加崇尚詐力。天下可以用詐力取得,卻不能用詐力治理。」

唐太宗不愧是偉大的政治家,少有的明君,說出了要害。或許因為他是皇帝,所以能從皇帝的角度看問題,能說出臣子不能說的話。唐太宗的話,比陸賈、賈誼更接近事情本質。

陸賈、賈誼只說秦朝不行仁政,而唐太宗卻明確指出打天下的時候可以使用詐力手段。人是很健忘的,大多數人都有追求安逸的本能,「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就是說的這個。天下怎麼得不重要,只看天下怎麼守。爭奪天下哪有什麼罪與非罪呢?

但是,奪取天下之後就不能使用欺詐、暴力的手段了,而是要行使仁義,讓百姓過得更好。百姓生活過得去,天下就穩固,秦國就亡在「讓百姓生活過不去」。唐太宗的話應是他的經驗總結。他一生征戰、殺人無數,又弒兄殺弟、逼父退位,但他虛心納諫、善待百姓,國家政治清明、江山穩固。

我認為,在古代,唐太宗對秦國速亡原因的評價是最正確的。

4、元稹。

元稹是唐朝文學家、詩人。他在擔任秘書省校書郎時,見到王叔文、王伾得到太子寵幸,上書指正,其中提到秦國之滅。

元稹認為,秦亡是因為秦國焚毀聖賢之書,又不教導王室子弟。以至於胡亥沒讀過《詩》、《書》,也沒見過聖賢。趙高是個奸詐的閹人,只會傳授胡亥放縱、殘忍之術。以至於胡亥連馬和鹿都不能分辨。胡亥自閉於宮中,遠離賢臣,以致李斯冤死,趙高威懾天下。所以秦亡。

元稹其實不是研究歷史,而是借古諷今,把王叔文、王伾比作趙高。不過元稹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胡亥幼年跟隨趙高學習刑獄之法,並沒有學過治國之術。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秦始皇並沒有讓胡亥繼位的想法。

5、蘇軾。

蘇洵、蘇軾、蘇轍各寫了一篇《六國論》。在《六國論》中,蘇軾對秦國滅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蘇軾認為,秦國之所以迅速滅亡,是因為過於依賴法治,而不用人治。

現代人看起來很違和,蘇軾接下來解釋了原因:「秦始皇認為民眾可以依法而治,官吏不必賢才,依法即可,所以秦始皇把賢才們全都趕走。但這些飽學之士豈肯終老田野?他們在等待時機。如果秦始皇把這些人收歸朝廷所用,天下不至滅亡。

蘇軾說的很有道理,但不是根本。因為這些賢才的治國理念與秦始皇相衝突,要用這些賢才,就必須改革制度,這是秦始皇不能接受的。而且,六國中的賢才,未必願意為秦國所用。招他們為官,說不定是引狼入室。

說到底,秦朝滅亡,就是因為秦國百姓負擔太重。如果秦國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六國餘孽又哪能興風作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朝 的精彩文章:

秦馳道——秦朝的高速公路
為什麼秦朝和隋朝這兩個強盛一時的王朝,卻都極其短命

TAG: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