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即將上映,千萬別是爛片啊

《頭號玩家》即將上映,千萬別是爛片啊

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頭號玩家》,將於本月30日登上大屏幕。

早在一年之前,HTC Vive便在各種場合為這部影片打廣告,為其罩上一層特殊的光環。VR圈的人都盼著它能像首部3D電影大作《阿凡達》一樣,向消費者們普及VR的概念。

那時,VR圈正是一片火熱的狀態,這種期盼反映了當時大家辛勤勞作之餘,期待有朝一日苦盡甘來的心情。那時,大家還期待「爆發」。

時至今日,對比起隔壁區塊鏈那奇葩的發展曲線,VR圈的人只想平平穩穩走過這段時期。至於《頭號玩家》這部電影,不期待它能炸開市場,只求別演爛了就好。

《頭號玩家》描述的是一個VR無處不在的世界。在那裡,人人都可以參加一個名為「綠洲」的大型多人在線遊戲。儘管當前的VR設備和軟體與《頭號玩家》描繪的VR技術仍有不小差距,但這部電影無疑是推動VR走向普及的重要機會。但是,能向前推多遠呢?

如果你沒有看過原著,也沒有聽過這部電影的內容的話,不妨先看看華納兄弟的官方介紹(放心,無劇透成分):

2045年,現實世界變成了一個讓人失望至極的地方。於是,逃離到「綠洲」——一個人人都在度過光陰的沉浸式虛擬世界,成了韋德·沃茲(泰爾·謝里丹飾)唯一真正感受到生命所在的時刻。在「綠洲」里,你可以到達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成為任何人——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個虛擬遊戲世界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馬克·里朗斯飾)一手打造。彌留之際,他宣布將巨額財產和「綠洲」的所有權留給第一個闖過三道謎題,找出遊戲中藏匿彩蛋的人。當韋德成為首位解出第一道迷題的玩家,他和他的朋友卻被捲入了一場奇遇和兇險共存,波瀾壯闊的尋寶之旅——拯救「綠洲」,拯救世界。

除了電影評論者和有機會出席首映禮的幸運者以外,我跟絕大部分觀眾一樣,都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對於影片內容,我有時候也忍不住腦洞大開。原著我已經讀過好幾遍,沒有落下任何一個預告片,甚至每一個所謂的泄露劇本我都仔細閱讀過——作為一名每天需要說出和輸入「VR」五十遍的記者,我把這些稱為自己的職責。

雖然HTC Vive是這部電影的官方VR合作夥伴,但我想,主人公韋德戴的肯定不是HTC的頭顯。我看過的每一張圖片中,韋德戴著的頭顯上面都印有故事中的邪惡公司IOI的名字。也就是說,電影似乎沒有給任何VR廠商留下廣告位。

所以,這部電影所說的並非目前的VR技術。所以,大家還是不要錯誤地把電影里的理想化VR技術和今天的貨架上VR頭顯聯繫在一起了。

當然,有的人會將《頭號玩家》的VR技術誤認為當今VR技術應有的「完美」模樣——這顯然是不存在的。不過也難怪,畢竟很多人看來,現實中我們戴著VR頭顯的樣子與電影中的一模一樣。也許大多數人都會明白地認識到,對比《頭號玩家》里的VR技術,去年的《銀翼殺手2049》中的AR物體和人物或許更有可能成為現實。

電影與現實之間確實存在差距,但科幻作品仍然是推動公眾行為的強大動力,而向觀眾呈現一個場所或活動可能與在屏幕上閃動一個定位良好的可口可樂罐一樣強大。


要把觀眾吸引到某個特定的地點、活動和生活方式,似乎還沒有萬無一失的辦法,但是很明顯,好幾部大獲成功的電影已經表明,兩小時的科幻電影有時候就是一段好廣告。而《頭號玩家》,就是在給VR技術打廣告。

霍比特人是不存在的,在紐西蘭瑪塔瑪塔小鎮的一個私人農場里取景的霍比屯也不是一個「真實」的地方。但儘管如此,紐西蘭旅遊局仍然借著《指環王》和《霍比特人》三部曲的成功,把這個地方宣傳為「中土之地」。紐西蘭的國際遊客調查發現,2015年,16%的國際遊客表示《霍比特人》三部曲是他們前往該國旅行的首要原因。這種現象,你可以稱之為「《指環王》效應」。

當然,我們還有「《大河戀》效應」和「《壯志凌雲》效應」。

1993年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河戀》吸引了大量蒙大拿人眾湧入釣魚區,體驗一番影片充滿詩意的垂釣生活。在90年代後期的蒙大拿州,《大河戀》幾乎每天都掛在漁民的嘴邊,他們責怪這部電影把加利福尼亞人吸引進來。除了蒙大拿州借這部電影火了一把,郵購公司Orvi的釣魚工具銷量也提高了40%。

同樣地,《壯志凌雲》於1986年上映後,有興趣成為海軍飛行員的人數翻了5倍。由於美國海軍沒有公布任何數據,這部電影對實際登記人數的影響難以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人們從電影作品中看到了另一種生活,他們往往會希望嘗試這種生活。

有意思的是,把產品植入到電影中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在1983年電影《保送入學》中,湯姆·克魯斯戴了一雙雷朋Wayfarer太陽鏡,直接導致這款眼鏡在1983年這一年的銷售量就增加了近一倍。

當然,前面說過,《頭號玩家》推動VR普及並不會通過廣告植入。它是一部科幻電影,與某一款產品沒有直接聯繫。提高觀眾興趣,從而將興趣轉化為VR頭顯購買,這個過程並不是說毫無障礙的。


不同的選擇很多,但仍然存在「潑冷水」的可能性。這種「冷水」與目前的VR硬體技術沒有太大關係,更多的是與硬體入門有關。

當觀眾從電影院出來,準備花錢買頭顯的時候,實際供他們選擇的產品並不多。而且,他們絕大部分都需要從頭開始(沒有遊戲級電腦,沒有VR支持的旗艦手機,沒有PlayStation 4),所以為了得到一定的體驗質量,還需要再花個幾百美元。

儘管Oculus Rift和HTC Vive售價已經大幅下降,但加上一款中檔遊戲PC,整體投資對於這部電影的大部分目標受眾(13-30歲的男性)而言,仍然非常昂貴。

三星Gear VR和谷歌Daydream頭顯需要特定的旗艦智能手機,所以在頭顯和控制器的基礎上,你還需要花錢購買對應的手機產品。數量不多的VR一體機雖然是非常棒的入門級設備,但遊戲質量難以媲美Rift、Vive和Windows MR頭顯這些具有定位跟蹤的設備。

PS VR對於電影的目標受眾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沒有PS4,購買遊戲機和頭顯大約需要600美元。

部分頭顯新品即將推出,例如200美元的Oculus Go以及HTC Vive Focus,但前者具體發布日期遲遲未公布,後者甚至不確定是否登陸西方市場。400美元的聯想Mirage Solo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到5月5日才發布,已經超出了《頭號玩家》的黃金時段。觀眾也可能會嘗試一下更便宜的Cardboard,看看值不值得進一步入坑。


如果內容與原著一樣,那麼電影版《頭號玩家》將非常容易讓觀眾一瞬間產生「卧槽,VR的未來太酷了,我要趕緊入坑」的想法。當然了,前提是斯皮爾伯格可以把《頭號玩家》拍成《壯志凌雲》這種級別的經典作品。

把整本書的內容壓縮成一部兩小時的電影是不可能的,所以這部電影需要真正捕捉到原著的靈魂,而不能為了壓縮和配合傳統電影節奏而砍掉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是唯一的關鍵。

目前,爛番茄上這部電影總評分為80%,所以至少應該是一部過得去的作品,值得購票一看。當然了,光是斯皮爾伯格這個名字,就足夠給這部電影帶來名人效應了。

拭目以待吧,看看這部電影是否真的可以成功「激活」VR。如果這部電影不是特別出色,但也不至於爛片的話,對VR的普及並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最多只會慢慢淡出視線,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信息來源:roadtovr編譯:黑匣 愛德華多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匣 的精彩文章:

Yinscorp推出手機專用的AR投影儀,售價499美元
谷歌風投領投,Blue Vision Labs獲1700萬美元投資

TAG:黑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