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觀陰入界,十乘觀法

觀陰入界,十乘觀法

第一、觀陰入界境者:

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

「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入」者:涉入,亦名「輪門」。「界」名「界別」,亦名「性分」。

《毘婆沙》明三科開合:

若迷心,開心為四陰;色為一陰。

若迷色,開色為十入,及一入少分;心為一意入,及法入少分。

若具迷者,開為十八界也。

數人說:五陰同時;識是心王,四陰是數。約有門明義,故王、數相扶,同時而起。

論人說:「識」先了別,次「受」領納,「想」取相貌,「行」起違從,「色」由「行」感。約空門明義,故次第相生。

若就能生所生,從細至麁,故識在前。若從修行,從麁至細,故色在前。皆不得以數隔王。

若論四念處,則王在中,此就言說為便耳。

又分別九種: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無記五陰」;起見起愛者,兩「污穢五陰」;動身口業,「善惡兩五陰」;變化示現,「工巧五陰」;五善根人,「方便五陰」;證四果者,「無漏五陰」。如是種種,源從心出。

《正法念》云:「如畫師手,畫出五彩,黑、青、赤、黃、白、白白。」畫手譬心;黑色譬地獄陰;青色譬鬼;赤譬畜;黃譬脩羅;白譬人;白白譬天。此六種陰,止齊界內。若依《華嚴》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界內界外,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

世間色心尚叵窮盡,況復出世,寧可凡心知?凡眼翳,尚不見近,那得見遠?彌生曠劫,不覩界內一隅,況復界外邊衣?如渴鹿逐炎,狂狗嚙(niè)雷,何有得理?縱令解悟小乘,終非大道!故《大集》云:「常見之人,說異念斷;斷見之人,說一念斷。」皆墮二邊,不會中道。況佛去世,後人根轉鈍,執名起諍,互相是非,悉墮邪見。故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皆如炎、幻、響、化,悉不可得。寧更執於王、數同時、異時耶?

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

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也。

既自達妙境;即起誓悲他;次作行填願,願行既巧;破無不遍;遍破之中,精識通塞;令道品進行;又用助開道;道中之位,己他皆識;安忍內外榮辱;莫著中道法愛。故得疾入菩薩位。

譬如毘首羯磨,造得勝堂,不疎不密,間隙容綖;巍巍昂昂,峙於上天,非拙匠所能揆則。又如善畫,圖其匡郭,寫像偪真,骨法精靈,生氣飛動,豈填彩人所能點綴?

此十重觀法,橫豎收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則安忍無著。意圓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送行者到彼薩雲。非暗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蓋由如來積劫之所勤求,道場之所妙悟,身子之所三請,法譬之所三說,正在茲乎!

文章 | 智 者 大 師

圖片 |玉 泉 禪 寺 數 據 中 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道偉法師:少些計較 多些包容
道偉法師:收回閑逛的心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