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的底氣真的有

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的底氣真的有

從過去的「被動挨打」,到今天的「奉陪到底」,中美貿易戰刷屏背後是中國國力的真正崛起和世界格局的真實轉變。

作者 | 諾亞財富品牌市場中心 繆欣欣

事實勝於雄辯,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的底氣真的有。

在經歷了一場全球股市大震蕩之後,今日A股全線反彈,其中美國擬對從中國大規模加征關稅的產品領域,如中國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科技、高端裝備等方向,電子行業,成本輪漲幅的重點對象。

今日下午,多位權威專家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任何國家都不應低估中國經濟日益強大的適應能力、抗打擊能力和反制能力。

然而,「國際貿易戰」從來都不是一個新鮮事,早在1840年,我們在和英國的一場貿易摩擦中,被迫打開國門,接受來自外國的貨物傾銷。

100多年過去了,從過去的「被動挨打」,到今天的「奉陪到底」,中美貿易戰刷屏背後是中國國力的真正崛起和世界格局的真實轉變。

貿易戰爭由來已久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就是從一場著名的貿易摩擦開始。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用一句話講:其實就是兩國之間貿易逆差的問題。

當時的大清帝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雖然落後於工業革命後的西方社會很多,但是在和英國的貿易中,中國卻一直處於貿易順差之中,並且是巨額順差。

中國生產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貴族們的歡迎,每年英國都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的貨物。另一方面,長期自給自足的中國,卻沒有什麼需要從英國進口的東西。

為了保持貿易平衡,英國人迫切希望中國能放開貿易。但清政府覺得實在沒有什麼特別需要的,過往從英國進口的羊毛製品等,在國內也並不受人待見。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獲取暴利,企圖奪迴流出的資本。

忍無可忍的清政府於1838年派林則徐奔赴廣東查禁鴉片,一下子徹底擋住了英國人的財路。

於是,英國藉此噱頭,發動了軍事戰爭開端的「貿易戰」,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

這場戰爭除了拉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現代意義,就是告訴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平衡很重要。

貿易戰爭其實很簡單

由於各國經濟的特殊結構,這個貿易順差的故事,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其實國際貿易平衡的解釋很簡單,基本就是我賣你一個橘子,你賣我一個蘋果的節奏,大家互利互惠而已。雖然兩個國家的出口與進口不可能絕對持平,但也不能相差太多。

但是,很不幸的,2017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竟然達到逆天的3700億美元!

所以特朗普才會譴責中國「強盜式」的行徑:「中國自從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偷走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多的就業機會。」

在本次中美貿易戰上,特朗普便動用了兩大重拳來行使對中國的貿易制裁:

1.用301條款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徵收45%的懲罰性關稅;

2.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增加商品稅。

還有哪些國家佔了美國的「便宜」?

美國自崛起以來,便從不吝惜和他國掀起貿易戰。

正如特朗普在一次電視採訪中所說,「WTO對任何人都有利,就是對我們沒有。他們(其他國家)佔美國便宜到了你想像不到的程度。」

美國的貿易摩擦不始於特朗普(儘管特朗普自上台以後,就在不遺餘力地加築其貿易壁壘),歷史上,美國也曾多次因貿易摩擦和其他國家展開貿易戰,對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 美蘇石油貿易戰

美蘇自二戰結束後開始就明爭暗鬥,美國政府抓住每一次機會限制西方對蘇聯的技術出口,遏制並打擊蘇聯可以換取外匯的經濟領域。

蘇聯經濟的弱點在於它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很大,如果國際油價下降,蘇聯出口換匯能力就會下降,而外匯儲備下降,主權風險就增加,西歐國家的銀行在給蘇聯發放貸款時就會更加謹慎,據此,美國便把蘇聯的石油產業作為重點打擊對象

美國一方面說服沙烏地阿拉伯增加原油產量來降低國際油價,另一方面採取縮減本國需求和戰略儲備等舉措進一步打壓油價,美國還要求西歐及日本時刻做好準備,一旦油價上漲,就拋售戰略石油儲備,以打擊石油投機,平抑油價

在美國的強大攻勢下,蘇聯的出口收入因國際油價下跌而大幅下降,美元貶值又進一步使其出口所得外匯縮水,經濟陷入一片混亂,最終走向全面崩潰。

#日美汽車貿易戰

儘管美國和日本現在是貿易上的好夥伴,兩者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間也曾摩擦不斷:50年代摩擦的焦點是紡織品,60年代轉而變為鋼鐵,70年代是彩電;80年代是汽車。

1978年,美國從日本進口的汽車占汽車總進口的80%,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高達20%。

為了挽回局面,向來奉行自由貿易政策的美國政府開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通過政治施壓的方式逼迫日本簽訂自願出口協議,限制日本對美出口的產品和數量,並對日本開展反傾銷調查,並對當時日本出口美國的半導體和其他電信業產品收取懲罰性關稅。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貿易逆差的GDP佔比開始下降,日美貿易關係才有所改善。

# 美歐香蕉貿易戰

相比蘇聯和日本,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的起源更「生活化」一些,雙方因香蕉進口配額的矛盾,在食品領域展開了貿易戰。

1993年,歐盟成立統一的內部市場,制定了一整套香蕉進口制度,給予歐盟國家原來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國家以特殊優惠待遇。

這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對。

美國認為歐盟的規定偏袒了與歐洲國家關係密切的一些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香蕉生產國,因此向世貿組織起訴歐盟。

儘管美國並不生產香蕉,但之前歐盟香蕉市場上70%以上的香蕉來自拉美國家,而拉美國家香蕉的出口,主要由兩家美國的跨國公司,即奇蹟達(CHIQUITA)和都樂(dole)公司來控制,其利益也深卷其中。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等。

諾亞熱搜

投資者教育

諾亞和它的朋友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亞財富 的精彩文章:

對話吳軍:為什麼中產階級的孩子最辛苦?
區塊鏈投資就是炒幣?大錯特錯,區塊鏈是和互聯網一樣偉大的技術

TAG:諾亞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