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定都南京:洪秀全登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

定都南京:洪秀全登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

林風祥微微點頭,說:「小弟之言不知當不當講。我意建都南京,或是洛陽汴京,是北京,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們天國務要除妖凈盡,佔據全國,鬥爭不可半途而廢。如建都南京,稍事休整,就應掃清南京周圍,下攻鎮江、揚州,上取安慶、九江。最最重要的是北伐,打到清妖老窩去,」洪秀全用手捋捋鬍鬚,說:「有理,有理。」楊秀清說我看,定都南京,大家並不反對,就這樣定了。」洪秀全想了想說:「南京可更名天京。我們太平天國的理想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不幾日,即可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京城內諸人分為男行女行,設男館女館。待局勢平穩後,再恢復家庭制。男人除編入軍營者外,有手藝的編入諸匠營、百工衙女的編入女營或綉錦營。農人耕種收穫,留夠吃用外,一律上繳國庫。婚喪生育等,由國庫按統一規定的標準發給銀錢和糧食。總之,我們要建起一個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禁止買賣婚姻,禁止纏足,禁止吸鴉片,禁止賭博,此天條違反者,將受到嚴懲。從金田起事至今,已三年矣,雖碩果累累,但終未殺盡妖孽。

現那清妖欽差大臣向榮已在城東孝陵衛紮營,我等不可懈怠。」楊秀清見天王說罷,急忙搶先說:「清妖在天京城東孝陵衛建立了江南大營,與我相峙。據說,他們還要在揚州建起江北大營,對我天京形成包圍。」洪秀全問:「江南大營由哪個統率?」楊秀清說:「仍是那欽差大臣向榮,共有一萬七千多人馬。」洪秀全咬了咬牙,狠狠地說:「這向榮老賊總是與我糾纏,我定叫他不得好死!」大事議罷,各王、將軍、丞相離去。只有東王楊秀清留下。他說:「天王,這總督衙門已改為天王府,但需擴建,我看即日施工為宜。」

洪秀全點了點頭,說:「好吧。」在楊秀清指揮下,天王府擴建工程開始了。與此同時途修建了東王府、北王府,王府等等。擴建後的天王府,周圍十餘里,內外兩重,外城名日太陽城;內城名日金龍城。城門朝南,牌為真種榮光門,又稱皇天門。二門為真神聖天門左右設鐘鼓樓。進二門後有大殿名金龍殿,又稱天父上帝真神殿,極為壯。殿後為內宮,宮後建有後林苑。問洪秀全對天王府十分滿意,視察完畢,說:「我來寫副對聯,以表天威。」侍衛取來筆硯紙張,他寫了對聯,還寫了府門外的告示。

對聯是眾諸侯,自西自東自南自北予一人,乃聖乃神乃武乃文告示是:大小眾臣工到此至行蹤有詔方准進否則雲雪中。洪秀全登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他是上帝封的天王,奉命下凡誅妖。他不稱皇帝,因為拜上帝教教義認為「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上,才是帝」天王者受命於天也。他開始處處講究排場。臨朝時,他頭戴純金精製的王冠,脖頸上掛著金項鏈,身上穿著純金紐扣的綉金龍袍。出門時,乘宮女手牽的金車。他與楊秀清制訂了等級森嚴的禮制:官員均乘轎。天王用六十四人拾,東王用四十人抬。東王每次出巡,僅儀仗隊就有一千多人。官吏士兵百姓遇到天王或東王,都要迅速迴避。如若來不及躲開,就要跪在路邊歡呼「萬歲」「千歲」。

王及文武官員見了天王要下跪山呼萬歲,北王和翼王等及文武官員見了東王也需跪下三呼千歲。天京秩序漸漸穩定,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商議:「天國雖定都南京,但清妖仍未滅盡,南有江南大營,北有江北大營,那妖首咸豐仍盤踞北京。我們需派遣猛將北伐,直搗妖巢,你看誰能擔當此任?」楊秀清想了想說:「北伐任重,是否請北王前往。」洪秀全搖頭說:「不可。殺雞焉用牛刀。」楊秀清又說:「那,請翼王前去。」

洪秀全仍搖頭說:「不可,重任在身,需留天京。我看,請林風祥、李開芳率軍前去為好。」楊秀清低頭不語,好一會兒,抬起頭來說:「好吧,還可派吉文元隨他們一起去。」這吉文元是北王韋昌輝的姐夫,英勇善戰,封春官副丞相。洪秀全沉吟一下,說:「可以,只是詢問一下北王的意見才好。」楊秀清說:「不用了,派他去就是了。」

一脹配從一當,一北伐命令發出以後,天官副丞相林風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以及吉文元各部共兩萬餘兵馬彙集在揚州東門外廣場上。勇士們興高采烈,為肩負重任而感到驕傲。一列列整齊的隊伍,旌旗招展。陽光下,一片紅頭巾,襯著閃閃刀槍光芒,極為壯觀。林鳳祥對李開芳說:「請丞相講話。」李開芳擺擺手,說:「你知道,我不善言談。還是你講吧。」

吉文元也說:「風樣大哥講吧。」林鳳祥點頭說:「那我就當仁不讓了。林鳳祥身高一米七八以上,魁梧剛強,猶如鋼鑄一般。他登上高台,揮了揮手,霎時,台下鴉雀無聲。他聲音洪亮地說:「全體將士們,弟兄們,我們奉天王之命,今日就要北伐,直掃燕,除,紙霧,重整江山,建立鞏固的天業。我們過去戰無不勝,今日軍盪,明天光明在前讓我們都記住天王的囑咐:師行道,直搗清京城,萬無貪攻城奪地,靡費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三足鼎幾,洪秀全祖墳奇觀!
楊秀清是如何把握「神」和「人」的分寸,維持與洪秀全的關係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