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由古詩文學習談起,「吟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由古詩文學習談起,「吟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就必須充分尊重本民族的語言特點。在語文學科剛剛作為一個概念誕生的時候,吟誦本是語文課堂學習的一個環節。但是今天,我們對吟誦已經感到陌生。事實上,吟誦可以讓我們觸摸到文字的溫度,可以讓古詩文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01

吟誦之樂,飄飄意遠

文人吟誦詩文多出之以鄉音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離世。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徐健順以吟誦方式重溫《鄉愁》,送別余先生。

徐健順向記者介紹,余光中這位鄉愁詩人正是得閩腔吳調的口授啟蒙,兼采哦嘆之音,日後才發展出唯其獨有的曼吟回唱。

在徐健順看來,余先生的曼吟回唱就是吟誦,這是漢詩文的讀法,是其固有的聲音、本來的聲音、傳統的聲音。幾千年來,漢詩文就是這樣的聲音,它是漢詩文的活態。「但現在我們只知讀音,不知讀法。」

余光中生前曾談到,中國文人吟誦詩文,多出之以鄉音,曼聲諷詠,反覆感嘆,抑揚頓挫,隨情轉腔,其調在「讀」與「唱」之間,進入中國古詩意境,這是最自然最深切的感性之途。

「也曾多次聯繫,得到先生應允與回復,但由於種種原因未成行……我們要在遺憾之前,趕緊接過前輩們遞過來的接力棒!」徐健順說。

事實上,吟誦採錄工作從2008年開始,從未間斷。被採錄的這些人中,不乏文史大家和著名藝術家:戴逸、周有光、華鋒、錢紹武、陳以鴻、屠岸、林東海、葉嘉瑩……

採錄工作人員還搜集了大量的早期吟誦影音,包括胡適、趙元任、夏承燾、唐圭璋、趙朴初、臧克家、林庚、周谷城、錢昌照、潘希逸、夏青等,具有非常重大的文獻價值。

「吟誦的採錄工作仍在進行。我們估計,尚在的吟誦老先生有數千人,分散在民間,並以每天數名的速度離開我們。」徐健順不無感慨。

2010年,「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被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辦重大課題指南。同年12月,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下達立項通知,由首師大和南開大學共同承接這個項目,首師大中國詩歌研究中心負責吟誦的搶救和整理工作。

安徽合肥市蓮花小學教師在吟誦《遊子吟》,表達對母親的愛和祝福。新華社發

吟誦是寫詩的重要入門途徑

在古代,「讀書」是上學的代稱,「讀書人」是文人的代稱,因為「讀」是學習文化的基本方法。

古人讀書的方式有很多。有帶旋律曲調的歌唱方式,有不帶旋律曲調的誦讀方式;有拖長的吟詠方式,有加嘆詞的哦嘆方式;有看著書的讀念方式,也有背書的諷誦方式。古人讀書的狀態也有很多,有高、低、朗、默、急、緩、恬、苦、長、短、細、漫等,所以有高歌、高唱、高吟、高詠,也有低歌、低唱、低吟、低詠;有朗歌、朗唱、朗吟、朗詠,也有默歌、默唱、默吟、默詠。所有這些方式,統稱為「讀」,今天則改稱為「吟誦」。

現在人們都以為讀書的樂趣在於讀的內容好。其實對古人來說,「讀」本身就是「樂」。曾國藩曾言: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

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各地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啟用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教材,其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選篇數量陡增。那麼,古詩文應該怎麼學?

「部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曾說,要讓學生多誦讀、多吟誦,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不要把課文分析搞得那麼瑣碎、程式化。

吟誦是學習中國古典詩歌非常重要的入門途徑。「吟誦不但是讀詩、欣賞詩、理解詩的重要法門,而且是寫詩的重要入門途徑。詩要自己『跑』出來,怎麼做?你要對詩歌中文字的音聲、節奏、韻律非常熟悉。你熟於吟誦,於是你的詩便會隨著聲音『跑』出來。」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說,詩歌一定要會吟誦,才能得到它的精華。

吟誦不僅僅是漢詩文的讀法,它還是傳統教育的基本教學方法。漢詩文不單是文字藝術,更是聲音的作品。聲音是有意義的,不僅讀法會影響含義,讀音也會帶來情緒感覺。「世界上有聲調語言的民族,它們的詩歌和文章多數天然就是可唱的。我們中國的詩歌傳統,是用聲音作詩。了解吟誦的老師都知道,一旦吟誦起來,所有的聲韻都展示出來,那些古詩是一下子煥發了多大的光彩!就像明珠拂去泥塵,陡然間艷照四壁。」徐健順說。

在廣西武宣縣城文化廣場,小朋友誦讀《論語》

吟誦改變了古詩文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吟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反覆地吟誦、揣摩,無論好聽與否,都是情感的領悟與表達。用中正平和的聲音去吟誦,將自己的心與古人的心連接在一起,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啊!」何虹霖是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六年級的學生,「班上有幾位同學也喜歡吟誦,我們經常趁著課間聚在一起吟誦。」

在全國各地,更多的學校、更多的教師在推開吟誦之門,慢慢瀏覽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

「那平仄相間、長短高低的錯落之致,那平上去入、輕重疾緩的詩韻之別,那復沓迴環、對偶互文的形式之美,一下子從文字里復活了起來。」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一直在學校里和小學語文界宣傳吟誦教學法。

依字行腔、依義行調、入短韻長、平長仄短、平低仄高、虛實重長的吟誦規則,讓枯燥無味的古文讀起來有了生氣,《詩經》《楚辭》等古文中那些難懂的字變成了鮮活的音符……

吟誦,改變了古詩文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孩子們因吟誦而愛上古詩文,愛上漢語漢字,愛上中國文化。這種變化正在全國上萬個開展吟誦教學的班級里發生著。

02

簡說吟誦

吟誦,是我國先秦時代產生的一種傳統漢語詩文口頭表達方式,此後逐漸成為讀書的主要方法之一。吟誦包括「吟」和「誦」兩種主要方式。「吟」是將古詩文的語音長短有致地延長,聽上去有種接近於歌唱的旋律感,所以有人將其稱之為「吟詠」或「吟唱」。「誦」是在口語基礎上強化語音張力和節奏感,產生一種抑揚頓挫的效果。「吟」和「誦」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有所結合,從而產生了或偏於「吟」或偏於「誦」的多樣化形式。

吟誦之所以成為古人喜愛的詩文口傳方式,主要是基於兩點:一是漢語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聲調;二是古詩文本身所具有的節奏韻律。通過漢語四聲的高低和發聲的長短,再配合古詩文本身內容結構上的起承轉合,自然就會形成具有優美旋律的聲音形式。而這個聲音形式只靠眼睛來看,只靠默讀的方式是無法體現的,只有通過有聲的吟誦才能表達出來。所以我們說:聲音既是古詩文意義得以表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古詩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吟誦恰恰是表現古詩文聲音之美的最好方式。古人在詩文創作的過程中,自然就離不開吟誦,並漸漸成為一種創作習慣。

古人的讀書學習也離不開吟誦,如孔子和墨子都有「誦詩三百」之說。用吟誦的方式學習詩文,是因為它符合學習的規律。過去人們把小學生上學堂學習稱為「讀書」或者「念書」,而不是「看書」。這說明有聲的「讀」和「念」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學習語言文字也強調「聽」「說」「讀」「寫」並重。在這四者當中,前三者都與「聲音」有直接關係,這是人們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經驗。通過有節奏、有韻律的聲音進行「聽」「說」「讀」,可以調動更多的人體感官參與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和促進記憶。

四川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學生楊立行在三蘇祠遊覽時,在國畫前賦詩吟誦。

吟誦是藉助聲音來學習古詩文的方法,但它與現代人們所說的朗誦不同。吟誦和朗誦的最大不同在於吟誦更注重四聲和對作品形式的研究,這使它形成了一定的規則,便於學習和把握。漢語四聲本就有高低和長短的不同,將四聲讀准,加上適當的停頓或者延長,就會形成一定的節奏和旋律。與此同時,把握好古詩文的形式特點和內在節律,如古體詩、古文的內容層次與段落結構,近體詩詞的格律規定,自然就會形成一首旋律優美的吟誦調。

這些年,我們通過在全國範圍內的吟誦採錄工作發現,儘管各地的語言習慣不同,吟誦還是遵循了一些共同的原則和方法。在字讀上,要求發音正確,通語要求盡量純正,方言也要以該方言的「正音」為準,切不可「倒字」;在節奏上,要求按詞、片語的音步、音節停頓或延長,切不可「破句」;同時注意把握詩文內在的神理氣韻,從而達到「聲音形象」與「文學意趣」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藝術之美。在漫長的歷史傳承和實踐中,各地學人根據自己的方言特點和對古詩文的體會,形成了許多優美動聽的傳統吟誦調。

需要重視的是,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吟誦的傳承出現了危機。有少數學者如唐文治、趙元任、葉聖陶、朱自清等,在保留吟誦傳統、從事吟誦教育、培育吟誦人才等方面進行了可貴的努力。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古詩文吟誦。吟誦正在重新成為人們認知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成為學校進行古典詩文教學的一種新穎有效的方式。

讓吟誦回歸語文

03

在語文學科剛剛作為一個概念誕生的時候,吟誦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

《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葉聖陶、朱自清著)的前言,實際上是講了語文教學的步驟:通讀全文、認識生字生語、解答教師所提示的問題、教師講解、吟誦、參讀相關的文章、應對教師的考問。在今天的語文課堂上,獨獨少了吟誦。

我們都知道葉聖陶先生、朱自清先生是語文課的主要締造者,可是我們不知道語文課在締造之初是有吟誦這個必要環節的,而這個環節多次出現在教學過程中——

「讀法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吟誦,一種是宣讀。無論文言白話,都可以用這兩種讀法來讀。」

「但在把一篇文字討究完畢以後,學生對於文章的細微曲折之處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誦。或者先由教師吟誦,再令學生仿讀。在自修的時候,尤其應該吟誦;只要聲音低一點,不妨礙他人的自修。」

吟誦,從預習,到課堂領讀,到誦讀練習,到課後複習,貫穿語文課的始終,涵蓋古詩文和白話詩文。這就是語文課最初的設計規劃。

不僅如此。葉聖陶先生還指明了吟誦的方法:

吟誦的語調,雖說各地方人未必一致,卻也有客觀的規律。聲調的差別,不外乎高低、強弱、緩急三類。高低是從聲帶的張弛而來的分別。強弱是從肺部發出空氣的多少而來的分別。緩急是聲音與時間的關係,在一段時間內,發音數少是緩,發音數多就是急。吟誦一篇文章,無非依據了對於文字的了解與體會,錯綜地使用這三類聲調而已。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別主眼,或是前後的詞彼此相關聯照應的,發聲都得高一點。就一句來說,如意義未完的文句,命令或絕叫的文句,疑問或驚訝的文句,都得前低後高。意義未完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後低……以上這些規律,都應合著文字所表達的意義與情感,所以依照規律吟誦,最合於語言的自然。

吟誦,並不是誰發明的強加的一套方法,它就是漢語的自然,是漢詩文的固有形式,是漢詩文本來的聲音,作者心裡口裡的聲音。聲音是有意義的,不僅讀法會影響含義,讀音也會帶來情緒感覺,充分地傳達出漢詩文本來的意思,使得語文教學達到傳承文化的目的。

葉聖陶先生還再次發展了吟誦符號:

上面所說的三類聲調,可以用符號來表示,如把「·」作為這個字發聲須高一點的符號,把「△」作為這一句該前低後高的符號,把「▽」作為這一句該前高後低的符號……在文字上記上符號,練習吟誦就不至於漫無憑依。符號當然可以隨意規定,多少也沒有限制,但是應用符號總是對教學有幫助的。

葉聖陶

葉聖陶先生還說明了吟誦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方式:

吟誦第一求其合於規律;第二求其通體純熟。從前書塾里讀書,學生為了要早一點到教師跟前去背誦,往往把字句勉強記住。這樣強記的辦法是要不得的,不久之後連字句都忘記了,還哪裡說得上體會?令學生吟誦,要使他們看作一種享受而不看作一種負擔。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得親切,並不希望早一點能夠背誦,而自然達到純熟的境界。抱著這樣享受的態度是最容易得益的。

這些論述,對今天的語文吟誦教學是多麼寶貴!語文吟誦,在創立之初,就是如此完整,如此傳統,又如此中正,只可惜它與語文失散了多年。今天,我們所做的不是標新,只是讓吟誦回歸語文。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04

古詩文背誦的篇目陡然增加到72篇(首),不少家長驚呼,如此「海量」,孩子們如何吃得消?

看到這個消息,我的那些畢業多年的學生反應卻很積極。如今在山東大學學習,馬上就要到浙大讀博的學生郝韻致,第一時間就在微信朋友圈發了條狀態:「忽然想到了吟誦。背誦我不愁,手動@哲峰老師!」

我的學生從不發愁古詩文的背誦。莫說是詩詞,即便是背誦《逍遙遊》《滕王閣序》《離騷》這樣或鴻篇巨製或佶屈聱牙的作品也不在話下。如果偶有遺忘,吟誦調子一哼,自然就想起來了。

一九三五年葉聖陶、夏丏尊合著《文心》的讀法符號。

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就必須充分尊重本民族的語言特點。在古詩文的教學中,我們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要有選擇地傳承本民族的學習方式,積極探尋語文本身的生命氣象。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文言文和舊詩詞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聲調里;不吟誦不能完全領略它們的味兒。」因為吟誦,我的學生沒有將古詩文看作是僵死的文字、風乾的語言標本,而是透過這種古老的聲音,觸摸到了文字的溫度,將古詩文學習視作一種莫大的享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你喜歡上了詩文,背誦就不是問題了。倡導吟誦,絕非私塾教育模式的簡單回歸,而是適當地將吟誦融入我們的課堂,以吟誦喚醒熱情,借吟誦潛心揣摩,倚吟誦掌握方法,用吟誦鞏固提升,提高古詩文誦讀的力度,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語文教學。

你還會喜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鑒賞古詩詞的意象內蘊:景中寓情,一切景語皆情語
古詩中暗藏的好名字,驚艷古今,值得收藏!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