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70後徐靜蕾凍卵90後昆凌想拼三胎,她們生娃差別為什麼這麼大?

70後徐靜蕾凍卵90後昆凌想拼三胎,她們生娃差別為什麼這麼大?

文丨謙叔 圖丨來源於網路

不久前,Angelababy過生日,楊冪慶生還不忘催生。

《機器人爭霸》發布會上,Angelababy主動透露二胎計劃:

我想過幾年,等到小海綿到四歲左右生二胎。

《三個院子》里,應采兒也自爆打算生二胎。

想生就生,自主權相當之大了。畢竟,女明星們(曾經)是晚生晚育人群的集中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台娛樂圈盛產巨星:劉嘉玲、關之琳、周慧敏……都在這一時代大放光彩的。

1967年出生的周慧敏,剛過20歲就演電影《三人世界》提名最佳新人,三年後第一張EP《周慧敏》,獲得白金唱片銷量,成為無數歌迷心中的玉女。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大約是23-30歲,對應在周慧敏身上,1990-1997年是她最紅的時期。

1992年,專輯《流言》賣了30萬張,電視劇《大時代》獲得觀眾認可。

1994年,她和葉倩文、王菲、鄭秀文並稱歌壇「四大天后」,站上紅館開個唱,一路紅到日本……

周慧敏的90年代,每一年都排得滿滿當當,想要生兒育女,時間上就很難排開。

另一方面,當時是「四大天王」稱霸的時代,女明星的機會相對少,不進則退。

在生存壓力巨大的香港,即使是女明星,也不敢掉以輕心。

當時的「四大天后」,除了王菲,其他三位同樣都沒有選擇在最好的年紀生育。

到了30歲(1997年),「玉女界」有了梁詠琪、陳慧琳這批接班人,周慧敏結束告別演唱會後,旅居溫哥華。

(網上曾流傳過一封周慧敏寫給粉絲的公開信,感謝粉絲的支持。)

最適合生育的那幾年,把自己的光華都貢獻給了娛樂圈,身邊伴侶兜兜轉轉還是倪震。

資深媒體人查小欣當時形容為:周慧敏中降(頭),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

外界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女明星,其實擇偶的範圍比一般人還狹窄。因為接觸得最多的人是同行,而老牌男明星沉重的偶像負擔,同樣不允許他們早早結婚育人。

一對明星CP,想要同時滿足「同行+愛人+孩子爹媽」的個人需求,還要同時在大眾面前扮演不食人間煙火的偶像,比登天還難了點。

最適合生的時候,周慧敏除了忙事業,還有好幾樣興趣愛好,都做得有聲有色:畫作入選過首屆「中國水彩人物畫展」,在「香港撞球女子公開賽」中她曾位列第三……

哪一樣不比奶孩子有趣多了?

這跟很多精英女性如出一轍:初入職場就不懈怠,生活精彩到沒有男伴也不會枯燥。人生選項中,有趣的事情太多,生娃根本不會成為優先考慮的選項。

所以到了40歲以後,她徹底斷了當媽媽的念想,對粉絲的「催生」,回應也是:我可以助養嗎?

70後的女明星趕上了娛樂圈女性崛起,可以在一線的位置上跟男性分庭抗禮,職業上能夠自主,生育觀就能擺脫人設的綁架。

同為1974年出生,楊千嬅和徐靜蕾就示範了熟女的兩種可能:想生就生&想不生不就不生。

三十歲之前,楊千嬅都是「港女」的代表,表現出的形象是獨立、單身,還有著名金句:心口掛著個「勇」字。

2005年發了一張專輯,名字索性就叫《Single》。(可以解釋為單身,也可以解釋為單曲)

當時楊千嬅跟唯一緋聞男友鄭中基分了手,一門心思拼事業,感情觀相當佛系:

外面的人卻老是認為我悲慘,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2009年8月,跟丁子高在拉斯維加斯即興結婚,是因為她覺得:時間到了,人也對了:

我25歲的時候很恐婚,到32歲,覺得自己什麼都有了,不需要結。所以生活上最大的勇氣,我相信就是我確定去結婚。

2012年6月5日,楊千嬅剖腹產下愛子Torres ,隔年慶祝結婚四周年時,既有愛人也有孩子。

現在沒人去追究她當年的不婚言論,因為每一步都是自己選的。能過得了自己這一關,就代表把一切都想好了,所以關別人什麼事呢?

當媽媽的時間不算早,有過一孩之後,楊千嬅好幾次被拍到去婦科醫院「凍卵」。

這種考慮,是因為手頭工作暫時不能停,又有意追生,所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說到「凍卵」,更轟轟烈烈的代表一定是徐靜蕾。

雖然是內地第一代偶像劇里走出的「玉女」,徐靜蕾一點兒沒把偶像負擔往身上套。

拍戲拍得差不多了,就自己當導演,有口碑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有實驗風格的《我和爸爸》,也有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杜拉拉」系列。

當演員、當導演都不是她的目標所在,而是更看重生活本身好不好玩兒。

大概也只有這樣的女人,才會把時間空出來去串珠子、做手工,因為只要自己高興,不把演藝經歷當成KPI去拼。

雖然活在男性話語權主導的世界,但是因為自己業務夠強,心理成長足夠完整,所以不需要男性力量的庇護,更不需要去嫁富豪生子換取長期飯票。

在她身上能看到:獨立女性並不比賢妻良母活的慘。

外界不能給她壓迫感,伴侶也沒有以生育問題相要挾,讓兩個人也有比較的時間來相處,來體驗愛情本身,而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生育而生育。

「四大花旦」中,生了的(趙薇、章子怡)沒生的(徐靜蕾、周迅)各佔一半。

到了80後的女明星,以往女明星那種必須時刻完美、必須常年出現在觀眾視線中的模式,已經不是必選項。

愛對了人就敢走進婚姻,願意時間分配給家庭,不管生還是不生,生幾個,主動權都在自己手裡,根據不同時期的心態調整計劃。這種生育觀,就很現代化。

孫儷自小經歷過父母離異,在婚戀觀上一度非常保守,甚至跟媽媽發誓:我這輩子不結婚了。

跟鄧超結婚之後,孫儷一開始沒想那麼快當媽,當年懷兒子等等,在她口中「是個意外」。(等等該多傷心啊……)

孫儷考慮的因素很現實:

一方面,當時剛剛結婚,兩人想多過過二人世界。

還有一方面,當時的房子很小,只夠夫妻倆住。

等等在客廳睡了一年,爸媽換了大房子之後,才有自己的房間。

這狀況是不是跟很多80後、90後的考量一樣?

第一次為人父母時,鄧超32歲,孫儷29歲,跟普通人比算晚的,在明星中算早的。

育齡未到30歲,吃的苦頭相對少,事業上也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2011年生等等之前,孫儷還在橫跨大小銀幕,除了國民級的電視劇《甜蜜蜜》,也拍過《畫壁》之類的電影,但只能算預備役一線。

生完一年之後,孫儷靠一部《甄嬛傳》拿了多少獎,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甚至連國際艾美獎最佳女演員獎都提名了孫儷。

作為孩子父親,鄧超轉型當導演,一腳就邁進了「億元票房導演俱樂部」。

還自己張羅著弄了個「超劇場」,圓自己的話劇夢。

跑男帶來的超級人氣紅利,到現在也沒減退。

倆人都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好,三年後再生小花妹妹的時候,心態也自然平順了好多。

原先擔心的房子問題,也已經不成問題。據說僅僅在上海,孫儷就有四處房產,市價都過千萬。

一家四口住在四層複式房子,自帶小花園,面對黃浦江畔,孩子的成長環境相當幸福。

有兒有女,有家有愛,孫儷泡腳拍戲,鄧超風風火火在外面忙,搭配也很理想。

85後、90後一代的小花們,自主意識更強。結婚生子都不是她們的顧慮,撒狗糧、曬幸福反而更讓粉絲覺得親近而接地氣。

1993年出生的孫怡,從跟董子健的親密合影曝光,到二人自己發微博坦白,給緋聞蓋章的時間還不到12個小時。

頭一年公布消息,第二年就為人父母,當媽的時候孫怡才23歲。

生完孩子之後,資源變差了嗎?並沒有。

《因為遇見你》搭檔鄧倫,《十五年等待候鳥》搭張若昀,都是一線小生。

生完孩子之後,狀態變差了嗎?也沒有。

正值體力最好的年紀,很快就恢復到產前水平。站在時尚活動的現場,還是美少女一枚啊!

跟孫怡算同齡人的昆凌,甚至透露過:希望能在25歲以前拼三胎。

年初有一篇爆文《被罵慘的90後,可能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寫道:90後是第一批即使當媽後也不放棄自己的人。這個結論,在90後的女明星身上已經應驗了。

很長時間裡,藝人意味著異於常人,明星意味著需要滿足公眾的幻想。加上早期的女明星大多出生在匱乏年代,其中不乏單身家庭出身,早早出道掙錢養家,她們的思想背景里,始終會有不安全感。

對她們來說,「生孩子」這件事背後,是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可能會沒戲可拍、可能再也接不到主要角色、還要面對粉絲的流失……

而娛樂圈發展到今天,幾乎每個月都有新面孔源源不斷地出來,大家在數據榜上進進出出很正常,沒有誰可以一輩子佔據中心位置,也就沒有「非紅不可」的壯烈和決絕。

粉絲的熱度只是一時,大多數正常人都有不止一個愛豆。看清了這一點之後,與其討好受眾,還不如聽聽自己內心的需要,跟合適的人結婚,在體力最好的時間段生娃。

從一些70後女星選擇不生,到90後很多女星選擇二胎,其中的生育觀變化,也體現了中國女性成長曆程。

生娃不僅僅是個人的選擇,甚至成為兩個家庭的決定,更是直接影響了女性在職場,婚姻中的角色和人生。

所以,無論是堅定的丁克、凍卵,還是趁著年輕早點生倆,都意味著越來越多元的選擇,想清楚了,才不會後悔。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昆凌 的精彩文章:

昆凌老公眼袋浮腫,杰倫你這是咋了
「最會嫁」的六位,昆凌嫁了周杰倫,最後一位24歲成為了百億富豪

TAG:昆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