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戈幣——越國勾踐卧薪嘗膽

戈幣——越國勾踐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卧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戰國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然後卑躬曲膝去服事吳王夫差,親自替吳王做馬前的走卒,鞠躬盡瘁,目的就是為了讓吳王失去戒心。

等吳王失去戒心,讓勾踐回國後,勾踐先是利用美人計——獻上美女西施以消磨吳王的意志,另一個方面同時也是讓西施在吳國做內應,報告吳王的一舉一動。

此外,越王勾踐還在越國國內推動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政策。先讓百姓休生養息繁殖人口。並且十年之內,不用給國家交稅。盡量使人民生活富裕,而勾踐自已的生活卻十分刻苦耐勞,卧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二十年後終於打敗吳王夫差,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想法,此舉代代相傳。

戈幣為一九八六年以後才陸續出土,新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貨幣,因出土地點都在紹興附近,古時屬越國領地。故此錢推測,應屬越國之物。戈幣長度由71-144毫米,有大小多種重量由4-12公克不等。出土時有繩索由穿孔處據綁成扎,就如同刀布出土時情況。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小型殉葬陶俑所持兵器。此點作為收藏愛好者無以查證,就讓考古專家去驗證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人的佛燈 的精彩文章:

錢幣的故事——鬼臉錢

TAG:詩人的佛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