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量化歷史研究】「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性政治參與對教育平等的影響

【量化歷史研究】「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性政治參與對教育平等的影響

原標題:【量化歷史研究】「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性政治參與對教育平等的影響


225


70年代宣傳畫「婦女能頂半邊天」



我們熟悉的白居易《長恨歌》中寫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女性所能實現的政治權力改變了當時人們對於性別的一些看法。據陳鴻《長恨歌傳》雲,當時民謠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政治榜樣的存在改變了人們對於培養女孩的回報預期。


這與今天關注性別問題的經濟學家觀點不謀而合,不少學者發現,女性政治參與的加強不僅能夠促進性別平等方面的議題,其本身也會改變人們傳統的性別偏見。最近,姚洋和游五嶽發表在World Development的論文「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gender gaps of education in China: 1950–1990」,揭示了當代中國在這方面的進步,女性在當地黨員中所佔的比例越高,該地區教育性別平等程度也會越高。

眾所周知,楊貴妃這樣的女性在中國歷史上只是滄海一粟般的存在,中國女性長期處在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封建傳統中,其地位直到近代特別是1949年之後才得到改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長期進行解放婦女的宣傳和活動,新中國建立後更是強調「婦女可頂半邊天」,大量女性被組織起來參與到革命和建設中去。


該時期,政治生活的核心無疑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那個年代,政治參與基本上就等於政党參與。作者認為,婦女在黨員中所佔比例越高,其政治地位及社會地位上升越快,就越會改變人們對於女性的偏見。而對於女性的影響首先是在教育上,因此作者認為女性的政党參與可能會縮小當地的兩性入學率差距,促進教育性別平等。作者收集整理了黨史和地方志資料中的政黨數據、人口普查數據以及CFPS微觀調查數據等來驗證這一假說。



圖1 作者收集使用的部分數據


首先,作者按照1950年女性政党參與的強弱(FP50,1950年該縣黨員中女性所佔比例)將所有縣進行四等分,並繪製出四分位上每組縣平均兩性入學率差異(FMR,女性入學率比之男性入學率)的時間趨勢線。結果可以發現,在1949年前,各組沒有明顯差異;在1950年後,各組開始出現分異;並且在之後三十餘年中,FP50越高的組、擁有越高的FMR,即女性政党參與越強,當地兩性入學率差距越小。


圖2 四分位各組性別平等的長期趨勢


然後,作者用回歸模型將女性政党參與對於教育平等的長期影響做了估計,在控制當地初始的入學率差異(FMR50)、成人平均入學率和黨員所佔比例後,發現女性的政治參與提高會使得兩性在教育年限、識字率、各階段入學率的差距均有顯著的縮小。一般而言,1950年某縣黨員中女性所佔比例每高一個百分點,到了1990年會提高該縣在教育性別平等指標上的0.16-0.34個百分點。



圖3 女性政治參與、教育平等的基準回歸結果

1950年各地女性的入黨除了少數知識分子之外,大多直接源自於共產黨在革命中發動群眾解放婦女的各項活動,因此共產黨在當地紮根越深、活動越久,越有可能更廣泛地吸收女性黨員。於是,作者以地方志中關於各地解放時間的記載作為對女性黨員比例的工具變數,進行了新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確實是解放越早,女性比例越高;而且如果單就1948-1949年冬夏之際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的省市而論,因為是更為直接的階段性地縱向進軍,其差異顯得更為明顯,每提前解放1個月,可以提高黨員中女性比例0.07個百分點。



圖4 各地區解放時間差異


圖5 各地區黨員中女性比例差異


作者還利用CFPS提供的調查數據進行了其他分析。首先是一個面板數據回歸,根據調查中受訪人的出生年份估計其上學年代,以控制時間固定效應,並且在排除父母親教育情況、民族差異、城鄉差異、家庭中女性地位等因素後,微觀結果同樣支持原先的結論。


利用上學年代的數據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分析,作者計算了受訪人6歲前後那兩年全國黨員中婦女所佔比例的變動趨勢(也就是求導),因為當年的趨勢直接會影響家長對於女孩的教育預期,發現這個導數越大,或者說那年婦女形勢越有利,這一時期上學的女孩所能接受的教育相對於男孩也就越平等。值得一提的是,1966-1976年這十年尤為突出,雖然經歷了十年浩劫,但是由於這一時期社會導向最為激進,客觀上傾向於提高原來的弱勢群體地位,即女性、底層勞動者等等。


最後,作者還討論了教育性別平等實現的機制,發現女性政党參與並沒有提高當地的教育財政支出,但是從微觀層面改變了家長對於教育的觀念。



圖6 四分位各組黨員中女性比例的時間趨勢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女性地位的改善無疑是一個重要方面。至少在教育上,當年黃梅戲所唱的「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早就不是稀奇事,女狀元、女科學家早已層出不窮。通過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不斷的政治參與,女性也從「解放全中國」最終向自我的解放進發。



文章來源:Yao Yang, You Wuyue.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gender gaps of education in China: 1950–1990. World Development, Vol.106,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化歷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亞洲經濟史雙年會(AHEC2018)投稿截止日期為3月15日

TAG:量化歷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