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地鯊魚:摩薩德神秘暗殺部門Kidon運作內幕-背景篇

陸地鯊魚:摩薩德神秘暗殺部門Kidon運作內幕-背景篇

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一直以行動縝密,不留痕迹著稱,但2010年暗殺馬哈茂德?馬巴胡赫事件,不僅使得摩薩德暗殺小組成員暴露在全球目光之中,同時也讓摩薩德內部的神秘的暗殺部門Kidon浮出水面。

摩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


陸地鯊魚:摩薩德神秘暗殺部門Kidon運作內幕(背景篇)

基頓(Kidon,希伯來語音譯,刺刀或尖矛之意)

最初引起筆者對Kidon這一部門關注的原因,是一篇關於前摩薩德特工Ben Zygier(雙面間諜,2010年於阿亞隆監獄自殺,稍後在摩薩德反間諜機構運作探析中,我們將談到此案)的報道(The life and strange death of Prisoner X,Jason Koutsoukis,2013),其中提到在摩薩德內部,有一個名為凱撒利亞(Caesarea)的部門,其男女僱員隨時準備實施海外行動。

但凱撒利亞(Caesarea)這一部門的職責、歷史、組織、行動,卻由於該單位的絕密性質,導致沒有可靠、系統的資料,目前曝光的資料均散碎而不成體系,後來筆者在對2010年發生在迪拜的對哈馬斯高官馬哈茂德?馬巴胡赫的暗殺事件進行研究時,又一次獲得了凱撒利亞及其下屬部門Kidon的信息,在暗殺行動發生後的幾個月,一些國際情報專家向媒體表示,這次行動很可能出自Kidon之手,但因國際社會缺少對Kidon這一神秘部門的了解,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

有鑒於此,筆者根據現有的公開信息,嘗試揭開這一有著「最高機密」之稱,時刻處於迷霧中的神秘部門。


完美的暗殺與失敗的行動

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一直以行動縝密,不留痕迹著稱,但2010年暗殺馬哈茂德?馬巴胡赫事件,不僅使得摩薩德暗殺小組成員暴露在全球目光之中,同時被迪拜警方曝光的監控視頻文件,更讓世界看到了一出不亞於007最新電影的諜戰大戲。

2010年1月20日,哈馬斯(HAMAS,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軍事組織「伊茲丁?卡桑旅」領導人馬哈茂德?馬巴胡赫抵達迪拜,在入住迪拜五星級酒店布斯坦羅塔娜,大約5小時後既神秘死亡,隨後趕到的警察、法醫在現場並未發現可疑情況。

監控視頻記錄下的行動路線

9天後,馬巴胡赫的血液樣品被送到法國巴黎分析檢測,檢測人員從中發現了有毒物質。

迪拜警方宣布馬哈茂德?馬巴胡赫死於謀殺。

迪拜警方向媒體通報

迪拜警察局副局長瑪澤伊納向媒體解釋說:「殺手用枕頭將馬巴胡赫悶死前,向他體內注射名為琥珀醯膽鹼的化學物質,目的是將他麻醉,防止掙扎,使他看起來似乎是自然死亡。」

這起暗殺行動雖成功完成,但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卻在行動上不可避免的留下大量的線索,當迪拜警方從海量的監控視頻中還原行動軌跡、確定嫌疑人後,迪拜警方宣稱有證據顯示這起暗殺事件是由以色列摩薩德特工實施。

摩薩德特工的暗殺歷史上第一次被監控全程記錄,並在全球播出。

迪拜警方公布的嫌疑人照片

迪拜警察局長達西·哈爾凡·塔米姆向媒體公布,在被指控的26名嫌疑人中,有12人持英國護照,6人持愛爾蘭護照,4人持法國護照,3人持澳大利亞護照、1人持德國護照,各種證據表明,這些人均為摩薩德特工,護照被證實是通過非法或欺詐手段獲取。

監控視頻記錄下的行動路線

一名前摩薩德特工表示「在20、30年以前,你可以用假護照你自己印製的假護照,有時質量甚至比正版好,但始終是假冒。但這在2010年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一名迪拜機場的關員都有一個比50年前胡佛年代的聯邦調查局更大型的資料庫,所以護照必須是真的。」

雖然以色列政府拒絕就此發表評論,但暗殺事件卻迅速在全球發酵,由於涉案特工偽造英法德等國護照,以色列政府除了遭到中東各國抨擊,也受到歐盟各國譴責,引發了以色列與這些國家嚴重的外交糾紛。

不僅如此,隨著暗殺行動的曝光,在以色列內部也引起了批評,而矛頭直指綽號「幕後幽靈」的摩薩德時任局長梅爾·達甘。

有著「幕後幽靈」之稱的摩薩德前局長梅爾·達甘

其實早在2004年,摩薩德時任局長梅爾·達甘就由於不斷在海外實施大量高風險的秘密行動,在「摩薩德」內部引發不滿,並在隨後的幾個月,超過200名特工辭職,其中包括7名部門主管。

最終,在國內外強大的壓力之下,摩薩德局長梅爾·達甘宣布辭職。

這一暗殺行動,既讓摩薩德內神秘的暗殺部門Kidon浮出水面,也成為了研究Kidon的絕佳案例。

作者簡介:楊旭,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後就職於中直機關,現任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副院長,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新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國際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