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詩中的書房雅趣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詩中的書房雅趣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是主人志趣的寫照,是古來描寫書房的名作。明代歸有光,在青少年時代也曾廝守於一間極為窄小的書齋,名曰項脊軒。「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作者卻「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陸遊在閑居故里紹興時,曾作詩《假中閉戶終日偶得絕句》描寫生活處境:

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

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溪詩。

而《冬日齋中即事》中有:

讀書雖所樂,置之固亦佳;

燒香袖手坐,自足紓幽懷

明代李曄所說的《紫桃軒雜綴》的理想書齋環境是:

「在溪山紆曲處擇書屋,結構只三間,上加層樓,以觀雲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風;南面長松一株,可掛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縟苔,周於砌下。東屋置道、釋二家之書,西房置儒家典籍。中橫几榻之外,雜置法書名繪。朝夕白飯、魚羹、 名酒 、精茗。一健丁守關,拒絕俗客往來。」

築室于山間水涯並不現實,但可以造出山房的趣味。齋中撫琴,也是文人的一種雅好,悠遠的琴聲「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常建);淡泊的琴聲「彷彿弦指外,遂見初古人」(王昌齡);琴聲最宜伴月「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琴聲也可對酒「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孟浩然)。琴聲擴大了書齋之趣,琴聲提煉了書齋之韻。而這些詩中的書房雅趣,也為文人的生活平添了一份自在悠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白詩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長白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