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仙湖碧水,一季春華

仙湖碧水,一季春華

本文由

玉溪漢服

玥灼文化

共同推出

探春

《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

《禮記·月令》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東郊。」

在我國古代,探春踏青不僅僅是現在的「春天出去玩一玩」這麼簡單,更是我國的一種節令民俗,甚至被列入了禮制範疇。

踏青 春日郊遊

《東京夢華錄 · 探春》

文章很~長,前面講的都是北宋京師踏青遊玩的聖地,要說當時的盛景,玥灼君覺得最後幾段文字值得細細品味。

踏青 春遊

次第春容滿野,暖律暄晴,萬花爭出粉牆。

細柳斜籠綺陌,香輪暖輾,芳草如茵,駿騎驕嘶,杏花如綉,鶯啼芳樹,燕舞晴空。

紅妝按樂於寶榭層樓,白面行歌近畫橋流水,舉目則鞦(秋)韆(千)巧笑,觸處則蹴鞠疎狂。

尋芳選盛,花絮時墜金樽;折柳簪紅,蜂蝶暗隨歸騎。

中國與花

說起探春不得不提起的就是「花」,中國的人情世故與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紅紫萬千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一個願意相信萬物有靈的民族,一個與自然為友的民族,是離不開花的。

我們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吟誦聲中度過童年,在「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感慨中走過青春。最終人生遲暮,不免感慨「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華夏的精神與花,總有諸般牽連...或作為閑時消遣的「琴棋書畫茶酒花」,或作為詩詞賦比興之意向,或作為「白髮簪花君莫笑」的妝點,於花於我來說,全無一點壞事。所以中國人,對花是熱愛的,對百千紅紫斗芳菲的春天更是寄託了無限的想像....

花朝節

花朝節

夏曆2月

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游賞。

「花朝節是我國民間的歲時八節之一,也叫花神節,俗稱百花生日。花朝節與氣候時令關係密切,故而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我們中學課文學過袁宏道的《滿井遊記》,其中提到「花朝節後,余寒猶厲」這麼一句,各地花朝,均在夏曆的2月份,正是早春時節,咋暖還寒。論節氣,大約在「驚蟄」到「春分」之間。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綻或盛開。這天,各地的百姓,尤其是花農,都要祭百花以求庇佑。」

2018年3月25日,趁著澄江櫻花節,

玉溪漢服文化學會的同袍們結伴

來到了美麗的撫仙湖畔,

舉行了花朝節春遊賞櫻活動。

同袍們聽琴觀舞,賞櫻拍照,還積极參与了「尋找花神」的遊戲。

1

湖畔留影

花間曼舞

2

1

尋找「花神」

山鄉野間遊樂一番,怡樂融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玥灼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玥灼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