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台灣重量級官員來大陸,釋放兩岸關係什麼信號?

這位台灣重量級官員來大陸,釋放兩岸關係什麼信號?

最近,長三角迎來了一位台灣客人。

3月21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台灣新北市長朱立倫受邀率團訪問江蘇省和上海市,具體參訪地點包括江蘇南京、蘇州、崑山及上海等。3月22日下午和23日中午,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分別在南京會見了朱立倫一行。

朱立倫此行之所以吸引外界關注,還在於其新北市長的身份。新北市與台北市合稱雙北,是台灣政治經濟中心地區。新北市也是全台灣人口最多的城市,在台灣政壇地位舉足輕重。而朱立倫也是繼去年借「雙城論壇」訪問上海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後,台灣方面又一位訪問大陸的重量級官員

朱立倫到南京中山陵致祭孫中山。

這次,朱立倫以新北市長身份訪問大陸,更多的是關心新北市與長三角地區的合作發展。朱立倫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表示欽佩,感謝了江蘇省對在蘇台胞、台商和台生的關心幫助,表示將發揮積極作用促進蘇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我的個性跟馬英九天差地別」

朱立倫此前曾四次訪問大陸。第一次是1995年,他以台灣大學副教授的身份,到北大進行短暫的交流訪問。第二次是1998年,他作為北大客座教授參加該校百年校慶。第三次是2009年,他作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赴廈門出席首屆海峽論壇。

而第四次是在2015年5月,朱立倫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率團到上海出席第十屆「國共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並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

當時,國民黨「九合一」選舉落敗,朱立倫臨危受命,從馬英九手中接下一個人心渙散、頹勢難免的「百年老店」,上任不足4個月,便被推到歷史的聚光燈下。

朱立倫

在朱立倫接手國民黨前,有人就給他貼上「馬英九2.0」的標籤。而朱立倫和馬英九確有不少共同點:相似的出身、同樣的教育背景和儒雅的氣質。

和馬英九一樣,朱立倫也是「外省二代」。他的父親朱樟興是浙江義烏人,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到了台灣,後與桃園大溪望族林家小姐林桂結婚。1961年,朱立倫出生在桃園八德市。讀小學時,他搬到八德眷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裡住著不少大陸去台的軍人。朱立倫從小耳濡目染,聽過很多國民黨的故事。這段經歷無疑影響了他之後的政治立場。

朱立倫起初並無意從政。1979年,他考入台灣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取得金融學碩士和會計學博士學位。1992年,朱立倫返回台灣大學任教,4年後成為該校最年輕的教授。不過,在父親和岳父的勸說下,他最終棄教從政。1998年,朱立倫當選「立法委員」,跨入政界。

朱立倫的政治仕途稱得上一帆風順。2001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力排眾議提名40歲的朱立倫參選桃園縣長。朱立倫成功當選,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縣長。他後來在自傳中回憶,能當選還要感謝馬英九,「要不是他1998年用好形象、高學歷打敗了民進黨的『明日之星』陳水扁,國民黨還不知道可以用年輕的一代來突破傳統」。

2005年8月,朱立倫(前中)與桃園縣百姓一起參加「大王蓮」活動。

2008年,朱立倫得到馬英九重用,出任國民黨副主席。2009年9月,因為「八八風災」救援不力,以「行政院」院長劉兆玄為首的「內閣」集體辭職。朱立倫被召入吳敦義「內閣」,出任「行政院」副院長。2010年,他在新北市長選舉中,擊敗蔡英文成功當選。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中,朱立倫又成功連任,為國民黨保住「一市」。

在一次接受採訪中,朱立倫笑言,比起主席和縣長,他更喜歡別人叫他老師。與朱立倫接觸過的記者也稱他是個「溫文儒雅的學者」,這份書生氣也常被媒體拿來和馬英九比較。不過,朱立倫並不太認同,總是說:「我的個性跟馬英九天差地別。」

台灣有媒體評價朱立倫「兼具學者的理想與政客的身段」。和馬英九信奉「君子不黨」、要做政壇「不粘鍋」不同,朱立倫身段更柔軟,在政壇極少與人交惡。在一次民調中,朱立倫的聲望超過了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他立即擺出「尊吳」的低姿態,令外界無文章可作。

朱立倫的母族大溪林家立場偏「綠」,出過多位民進黨籍的官員。這樣的成長背景,使得朱立倫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知道如何溝通和尋求共識。與朱立倫共過事的國民黨「立委」朱鳳芝說,他「是個非常聰明、有能力又有方法的人」,「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該講的話會講,不該講的話不講」。就連以「大嘴敢言」著稱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與朱立倫會面時也說:「我跟你合作沒問題,容易多了。」

站在歷史的節點上

2008年,朱立倫(左一)向大陸考察團介紹桃園縣。

2009年5月,時任國民黨副主席的朱立倫率團到福建廈門參加首屆「海峽論壇」。儘管當時朱立倫的知名度遠比不上馬英九,但這張略顯新鮮的面孔還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一位參加過海峽論壇的人士告訴《環球人物》記者:「朱立倫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被媒體圍堵,他的行程很趕,即使約好的採訪活動也只能縮短。」而他的言行也給媒體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思維敏捷,出口成章」「極少說廢話,講話很謹慎,滴水不漏」「圓潤通透,為人親和」等,都是《環球人物》記者在採訪中多次聽到的評價。

在論壇開幕致辭中,朱立倫說:「60年的分割、上一代的衝突對抗,應該要結束了,讓我們這一代、讓我們的未來選擇共同發展,共創雙贏。」兩次「我們」意味豐富。而在隨後接受採訪時,他解釋國民黨派他來的原因:「也是希望讓大陸能夠認識我們國民黨新一代這些朋友,讓大家能夠共同來交流。」從「新一代」的表述中不難看出他對未來的期許。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朱立倫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

圖源:新華網

在「習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岸關係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兩岸關係路應該如何走,是擺在兩岸所有政黨和社會各界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億萬民眾福祉,需要我們大家認真思考。國共兩黨應該加強交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擘畫兩黨關係發展新前景,共同開創兩岸關係未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

而朱立倫在兩岸關係上也一直比較積極、務實,不乏前瞻性的理念。2015年,《環球人物》記者曾採訪過當時在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的張順。張順告訴記者,在擔任「立法委員」時,朱立倫就提出不少新想法。當時,台灣當局每年在安置和遣返大陸偷渡客的問題上會有不少開支。朱立倫在「立法院」做質詢時提出,應該開放大陸新娘到台灣工作,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到台灣工作。張順說:「他那時就對陸資入島、開放兩岸觀光表現得非常積極,呼籲台當局應該放手讓兩岸市場自然地融合分工,調整戒急用忍的舊思維,促進兩岸的互利和共榮。」

當時還是民進黨執政,這些想法無法落實。但在主政桃園縣後,朱立倫有了實現理念的土壤。其間,他積極從大陸招商引資,不僅派官員來大陸,還在桃園縣舉辦展銷會。2008年兩岸開放直航後,朱立倫更是親自接待赴台考察的企業家,他還打造專門對大陸團體的觀光項目,建設「兩蔣文化園」。他請來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設計商品,親自上陣當導遊,錄推廣視頻。

在兩岸交流上,朱立倫最值得一提的是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參與和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FCA)」。在促進兩岸的互利共贏上,朱立倫扮演了重要角色。

敗選台灣大選

2016年1月16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得票第二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當晚承認敗選,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台灣新領導人。宣布敗選後朱立倫表示,作為黨主席,他責無旁貸,將會負起最大的責任,即刻辭去國民黨黨主席職務。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然而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面對兩岸關係現狀,作為台灣政壇有重要影響力的朱立倫訪問大陸,無疑釋放了良好信號。

作者:鄭心儀 徐力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人物雜誌 的精彩文章:

陳小魯與父親陳毅
她與董明珠並稱「商界雙姝」,因捐款96億,震驚國外媒體

TAG:環球人物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