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貧如洗的司馬光,想靠清廉來砸破北宋的奢靡之「缸」

一貧如洗的司馬光,想靠清廉來砸破北宋的奢靡之「缸」

司馬光幼年砸缸的故事,相傳近千載,幾乎婦孺皆知。其實進入宦海的司馬光,也想要砸破一口更堅固更龐大的「缸」——北宋日益盛行的奢靡之風。他砸缸的武器,是己身的清廉。

司馬光二十多歲就出仕為官,宦海浮沉四十餘年,頗受帝王的信賴和倚重。北宋又實行「官員高薪」制度,皇帝更於豐厚薪酬之外,厚加賞賜,籠絡臣心。據史載,宋仁宗嘉祐八年,皇帝詔賜司馬光金錢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宋神宗元豐七年,皇帝又下詔獎諭司馬光,並「賞與銀、絹、衣和馬」。宋哲宗即位後,垂簾聽政的宣仁太后也對司馬光多次予以厚賞。

但對於這些賞賜,司馬光一概上疏婉拒。只有一次例外,當時宋英宗剛剛即位,將宋仁宗的遺物遍賜群臣,司馬光也分到了近千緡。出於對先帝的懷念和尊重,司馬光收下了這筆財物。但不久,他即將它們交給諫院作為公款使用。

司馬光為何要逆當時風氣而動,一再堅持簡樸為官呢?這和他不滿於當時日益奢靡的風氣有關。北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官員享樂之風也隨之興起。宋真宗時期的名臣寇準,既是經世濟民的幹才,卻也是豪奢無度的享樂者。他家中蓄歌姬數十人,好為長夜之宴,當時昂貴的蠟燭往往點到天明。司馬光認為官員豪奢帶動了社會風氣的奢靡,鋪張無度浪費民財,他時常以寇準為教訓,勉勵自己簡樸為官,清廉為事。

據史載,司馬光日常生活非常簡樸,如果因公事在外用餐有剩餘,必定打包帶回,留給家人食用。為此蘇軾還作詩調侃道:「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

司馬光奉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簡陋,他就在家中挖了個地下室居住。當時宋英宗曾有詔諭,讓司馬光管理書局,財政供給並自擇屬官。可見朝廷對他的經濟支持是非常有力的,他只要輕輕揮動筆端,就能獲得可觀的錢財。但他克己奉公,不貪不佔,從不挪用公帑。當時還有一位叫王拱辰的官員,擁有非常豪華的三層別墅。所以當時流傳一句民諺叫「王家鑽天,司馬入地」。

司馬光公事之外,很少買地置業,他在洛陽僅有耕田三頃。後來妻子張氏去世,家中沒錢辦喪事。養子司馬康和一些親戚都主張借錢,將喪事辦得排場體面一點。司馬光卻不同意,堅持節儉薄葬,最終他典當了這塊地辦喪事。司馬光的「寒酸」,並非是對妻子的輕視。他和妻子一向感情深厚,妻子離世後他也一直沒有納妾。

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司馬光從陳州任上回到首都汴京,不久即入閣拜相,算得上位高權重。此時老友劉蒙從河北趕來,以父母無錢安葬、弟妹嫂侄需要撫恤為由,向司馬光借貸萬錢。司馬光雖想施以援手,卻苦於囊中羞澀,只能在《答劉蒙書》中說:「我一生簡樸為官,往往視地而後敢行,頓足然後敢立,平時親屬困難都沒錢接濟,如今更是一貧如洗了。」

晚年的司馬光身體不好,妻子病故又無人照料起居。朋友劉賢良準備花錢買一婢女來服侍他,司馬光卻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古人云:「廉非為政之極,而為政必自廉始。」司馬光的清廉簡樸,正是他為政治民的出發點,希冀由自己的率先垂範來引導社會風氣的從奢入儉。(新銳大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山東 的精彩文章:

TAG:澎湃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