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作狂」 其實是上癮表現,如何才能做到「健康且忙碌」?

「工作狂」 其實是上癮表現,如何才能做到「健康且忙碌」?

編者按:早班晚班,上班加班。「工作狂」寓意褒貶仍值得討論,但是其代表的工作方式卻有許多不合理之處。本文作者Melody Wilding在「How to Recognize Work Addiction and Shift to a Healthy Hustle」一文中講述了工作成癮的癥狀,以及必要的調整方法。

人們很難定義工作狂,尤其是身處一種完成工作的熱情和「奉獻集體」心態的文化氛圍中。但是熱愛自己的工作,與在情感上依賴它是完全兩碼事。

而一個人不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行動之時,就是上癮的標誌。事實上,在美國心理學家韋恩·奧茨50年前首次創造出「工作狂(workaholic)」這個詞時,他將其定義為「不受控制去不停工作的需要」。


投入與著迷相比,有什麼不同?是動機。

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懷揣激情,發現能夠愉快地專註到工作中,並且能夠有效分配工作,那麼很可能是一個投入的工作者。而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感受到一種來自於工作的內在壓迫力,尤其是那些無法抗拒的情緒和消極的想法,就可能是一個工作狂。

對於工作狂的定義多少存在些差異,但是其通常表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人們因為內心的壓力而被迫工作。

人們在非工作時間和場合不停思考工作的事情。

人們的工作超出了合理預期,儘管這會對他們的健康、幸福和人際關係產生影響。

心理治療師布萊恩·羅賓遜簡潔地總結道:「工作狂不是按小時定義。它是由我們內部的心理所決定。」


一個人如何才能分辨自己只是在努力工作,還是有點過於痴迷了?這裡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危險信號:

不記得上次生病是什麼時候。

即使是想放鬆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工作。

即使郵件並不緊急,確保能夠立即回復。

不相信自己團隊的其他成員能夠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完成。

由於忙於工作,而使得自己的人際關係正在衰減。

對於「關機」行為十分不放心。

有與壓力相關的噩夢或者失眠。

變得易怒、急躁,或是爆發憤怒。

有如胸痛和氣短等相關癥狀。

通常情況下,認為自己做的不夠,或是自己做的不夠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狂的狀態會發展到崩潰綜合征。它表現為,一個人外表看起來狀態很好,但是內心卻一片混亂。一項針對大型金融諮詢公司員工的研究發現,有強迫性工作心態的員工會有更頻繁的頭痛、失眠和體重增加等癥狀。更為糟糕的是,他們患上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更高,而這會進而導致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

工作成癮也會對家庭生活造成破壞。與存在酗酒者成員的孩子相比,有工作狂特質家長的孩子在抑鬱方面的得分要高出72%。而據報告稱,工作狂的配偶表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畢竟,愛上一個沒在狀態的人,無論是從身體還是情感來說,都是很難過的事情。


這種現象並非偶然事件。當今社會,瘋狂忙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老闆的要求,也是公司期望的承諾。

有些人認為換份工作或是職業道路就會神奇地解決掉這個問題。但不幸的是,這種快速解決思路並非是解決方案。許多人最終會帶著工作狂的狀態進入到新的角色中。

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健康地忙碌著的中間地帶。在這個狀態中,人們可以雄心勃勃大展宏圖,卻並不是在燃燒自己。一旦一個人可以改變既有的想法和習慣,就可以打破成癮型過度工作的循環。

1. 由結果決定

找出自己因過度工作上癮而產生的潛在後果。人們通常不會重複一種行為,除非他們能從中得到一些積極的好處。在辦公室呆到很晚是避免婚姻問題的一種方式嗎?代辦清單上的那麼多任務能滿足自己的深層心理需要嗎?

2. 面對成本

誠實回答一個問題,成為工作狂讓你得到了什麼?和你的家人和朋友交流,去發現你的習慣如何對產生影響。詢問他們希望看到你身上發生什麼變化。你可能會發現,他們並不會批評你,而是會表達他們多麼想念你,關心你是否快樂。

3. 摒棄「非一即百」的心態

你不會因為沒有完成任務清單而成為失敗者。如果你花費一個或兩個周末去多做幾個兼職工作,就不會偷懶。當你陷入這種無益的想法時,請及時撈自己。

對自己抱有同情。留給自己一些空閑。人無完人。從你的辭彙表中去掉「我應該」這種表達,將「我很忙」替換成「我很專註」。以對待親密朋友的態度對待自己。

4. 想像最好的自己

你是睡眼惺忪地趴在桌子上嗎?還是說,你很放鬆,休息的很好,並從事一項能夠發揮長處的工作?我猜應該是後者。「最好的自己」的相關研究來自積極心理學。你可以用這種心態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有意義的願景——你的工作能帶來快樂,而不是恐懼。

5. 從容知曉邊界

清楚界定自己的時間安排,特別是在家中工作,你要將自己從工作時間與非工作時間的混沌中區分開來。學會說「不」。與其出於壓力或得到支持而使自己承擔太多的壓力,不如回歸到工作需求本身。協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並且清楚明白期待。

6. 釐清安排

讓美好的一天從清晨開始,這會讓你感到快樂。它會幫助你在踏進辦公室或打開收件箱之前,有一種掌控感和自控力。以一種有趣的活動結束一天的工作,這樣你就有理由準時下班。同時,它也會給你一些期待,讓你在休息時刻能夠反覆回味。確保晚間活動能幫助你釐清自己的頭腦。

7. 控制壓力

如今,工作是一種應對機制,它可以幫助你避免不舒服的感覺。幸運的是,你可以更好管理困難的情緒,而不是讓工作把自己變得麻木。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工具是一個叫做HALT的簡單的私人清單,它會周期性問你是不是:

生氣

飢餓

孤獨

疲憊

這種做法被廣泛用於幫助成癮恢復。作為一種自我監控的有效方式,人們可以控制自己從而做出更好的決定。

8. 安排自我關心

我的許多客戶更喜歡把停工時間當作恢復時間,這有助於他們更積極主動安排日程。

如果工作狂症已經開始影響生活,那麼你就需要開始接受正確治療。從醫生、治療、或者像匿名工作狂這樣的團體那裡尋求支持。

最後,要謹記,變化是緩慢發生的。工作狂也是人生過程中緩慢形成的。一定要有耐心。致力於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更多的空間。這即是進步。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作為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財團的投資版圖究竟有多大?
近10家互聯網公司撒出去40億紅包,你都知道怎麼搶了嗎?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