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嘉靖倭亂:倭寇不少都是中國人

明朝嘉靖倭亂:倭寇不少都是中國人

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在十六世紀的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場禍及沿海的「倭亂」。而製造倭亂的,就是人們常說的「倭寇」。那麼到底是誰在統領倭寇呢?

從倭寇的「倭」字,再加上人們對倭寇是日本海盜的通常印象,很多人都會認為倭寇的統領者是日本人。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先看一下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歷史學家陳懋恆女士所著的《明代倭寇考略》中倭寇主要首領名錄:許棟、王直(汪直)、徐海、陳東、葉明、何亞八、林國顯、蕭顯、鄧文俊、林碧川、沈南山、毛海峰、洪迪珍、許朝光、嚴山老、張璉、吳平、曾一本。

從上述名字中不難看出,倭寇的主要首領全部都是中國人。陳懋恆師從顧頡剛和錢穆,在明清史研究上多有貢獻,被顧頡剛譽為一代才女,她的著述應當是可信的。如果還有所懷疑,我們也可以看看與嘉靖倭亂同時期的人的說法。嘉靖年間,御倭官員王忬曾上奏朝廷,曆數了最著名的倭寇頭目:「臣詢訪在海賊首約有百人,其雄狡著名者,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寧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華山,泉州洪朝堅。」全是安徽、浙江和福建人。胡宗憲主持編纂的《籌海圖編》詳列了危害最大的14股海盜首領名字及籍貫等,也是清一色的中國人。明朝官員,福建長樂人謝傑則在《虔台倭纂》中明明白白指出了倭寇首領的真實身份:「皆潮(州)人、漳(州)人、寧(波)紹(興)人主之也」。

現在我們再說說「倭寇王」汪直。在很多人印象里,汪直是日本的走狗,是漢奸。這種說法很值得辯駁。翻開史料,我們找不到汪直曾經隸屬於任何一個日本人的證據。相反,汪直本人卻在日本建立了政權,號曰「宋國」,並自稱徽王。對於這個跑到自己家裡來建國的人,當時沒有任何一個日本大名有能力將汪直驅逐出去。所以,說汪直是日本的走狗是荒誕的,倒不如說是汪直「侵略」了日本。而對於汪直在日本的赫赫威儀,也可從史料描寫中略知一二——汪直出行「緋袍玉帶,金頂五檐黃傘……侍衛五十人,皆金甲銀盔,出鞘明刀」,其建造的巨艦可容納兩千人,甲板上可以馳馬往來,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

而在明政府這裡,「御倭」即是「御汪」。在整個嘉靖抗倭鬥爭中,從未見明政府把哪個日本大名當作敵人,所有的抗倭行動都是直指汪直為「東南禍本」。大明朝廷為了擒拿汪直,甚至還開出了封伯爵,賞萬金的厚賞。

可能大家對於這個賞格不甚明了,那我拿另一個人來舉例:李如松。

李如松,明朝萬曆年間名將。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傾舉國之兵二十萬進攻朝鮮。同年十二月,李如松率軍五萬入朝,次年正月破平壤,四月收漢城,五月復慶州,不到半年時間就把日軍從鴨綠江趕到了朝鮮海峽。此功不可謂不大。(而且李如松打得才是如假包換的日本兵)然而戰後,李如松也不過從提督變成了左都督,升了一個品級而已。至於爵位,直到他五年後與蒙古人交戰戰死,才追封了寧遠伯。

一個痛打二十萬正牌鬼子的名將直到死後才追封伯爵,一個「二鬼子」汪直明朝朝廷就開出了伯爵的賞格,是明廷不會算賬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擷英 的精彩文章:

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
光武帝劉秀為何重賞「強項令」董宣?

TAG:史海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