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啰啰嗦嗦的中藥煎煮方法合集

啰啰嗦嗦的中藥煎煮方法合集

從廈門歸前,到廈門著名中醫劉醫生那裡看一下身體,回來後,把藥方給師父看,師父說:「方子是好方子,但如果你不會煎藥,也不用喝了。」什麼?煎藥不就是拿電藥罐加水煮嗎?有這麼重要?師父接著說:「現在很多人說中藥效果不好了,一部分是藥材原因,其實還有很大部分,是不會煎藥了。」

聽的我萬分汗顏,看來自己折騰著學習的野路子中醫,果然是,和沒學差不多啊。我趕緊遍閱資料,又問了惟相、惟澤,勉力整理出來一份詳(啰)細(嗦)的中藥煎煮指南,先便宜便宜你們。

1、首先是容器。一般來說銅鐵之流都不行,因為它們化學性質太活潑,不利於你喝的葯。最好的選擇是紫砂,陶瓷次之。

2、一般來說,中醫就是拿水煎的,當然有些情況也加酒或醋等等。水用純凈水的好,礦泉水反而不好。煎藥前大多數藥用冷水浸泡半小時為宜,不要用熱水,熱水不利於煎藥,泡太久也不好,葯容易變質。

3、放的水一般要超過藥物表面,質地輕的藥材(葉子之流)加水可多寫,質地重的藥材(炮製的片片)加水應少些。同時,解表劑(排毒,治感冒一類的),煎煮時候應該少,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即可;滋補劑就要多煮,要三十到四十分鐘。這個時候是指水沸騰之後。

4、有些特殊的藥物,中藥包里一般會標「先煎」、「後下」、「包煎」、「沖服」等,如果想病好就要聽話。

那麼,說說這些特殊的煎煮方法吧:

①先煎:礦石類的葯比較多,如牡蠣、龍骨、生石膏等,開水煮20~30分鐘後,再下其他藥物,對烏頭、附子等有毒的藥物,要先煎1.5~2小時,降低毒性,讓用藥更安全。

②後下:木香、沉香、豆蔻、草豆蔻等芳香藥物,久煮有效成分易於揮發;大黃等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壞,一般於煮葯結束前5分鐘放入。

③包煎:對於蛤粉、滑石、青黛等黏性強的藥物或者粉末藥物,一般先用紗布包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

④另煎:人蔘、鹿角這些很貴的葯,往往單獨另煎2~3小時,以便能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

⑤溶化:又稱烊化。如阿膠、雞血藤膠及蜂蜜、飴糖等為避免粘鍋,一般用水加熱溶化兌服。

⑥沖服:某些貴重藥物如麝香、牛黃,人蔘、蛤蚧等。根據病情需要,為提高藥效,如三七、白及、瓦楞子、海蛤殼、延胡索等。某些藥物高溫容易破壞藥效或有效成分難溶於水,如雷丸、鶴草芽、硃砂等。此外,還有一些液體藥物如竹瀝汁、薑汁、藕汁、荸薺汁、鮮地黃汁等也須沖服。

啰啰嗦嗦說完了,最後那個葯,耀意師還沒有來得及吃,因為他去看書研究煎藥去了……

版權頁:

文/耀意師,惟相,惟澤

插圖/耀恆

校對/惟量

版面/惟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汝意處 的精彩文章:

TAG:汝意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