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的教育觀

孔子的教育觀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他是儒家創始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國人最崇拜的聖人。他被中國封建統治者封為 「萬世師表」,被近代國際社會公推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孔子還是中國師道理論的創始人,也是踐行中國師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生涯長達近50年。漢代劉向《新序》載:「孔子年二十三歲始教於闕里,顏路、曾點、琴張之徒,往受學焉。」是孔子第一次收徒設教。後來,孔子在其門下匯聚了龐大的弟子徒眾,形成了最早的儒家學派。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對自己人生不同年齡段一段精彩的總結,正如所說,孔子用一生的心血來踐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這也是作為萬世師表對世俗人生最好的教育。

《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孔子對教育的重視,要治理好一個國,有了眾多的人口,就要努力發展經濟,使它富足起來。已經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

教育故事

「子夏問師道於孔子」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是最有名的老師,許多英才都不遠萬里來拜他為師。一天,孔子收了一個新的學生,叫子夏。子夏看到孔子後,非常吃驚。因為孔子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論相貌,並不英俊瀟洒;論身材,也不壯碩;論談吐及智慧,也很普通。

子夏想:「我的老師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師,可是看來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呀!是不是言過其實呢?」子夏又反觀自己的同學,個個幾乎都很優秀,有許多人的外貌比老師英武得多,還有一些談吐和聰明也不輸給老師。

子夏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些人既已比老師優秀,又何必從各個國家千里迢迢、翻山越嶺地來追隨老師呢?」

有一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就跑去找孔子,問個明白。他跪在老師的身邊,急切地提出問題。

子夏問孔子:「老師呀!您覺得顏回的為人怎麼樣?」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就說:「顏回的仁義比我好。」

子夏:「那麼,你覺得子貢的為人怎麼樣?」孔子說:「子貢的口才比我好多了!」

子夏:「那麼,子路的為人又如何呢?」孔子說:「子路的勇敢遠遠的勝過我呀!」

子夏:「那麼,子張的為人又如何呢?」孔子說:「子張的為人莊重是我萬萬不及的呀!」

子夏原本跪著,這時吃驚的站起來,說:「老師!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問題。這些學生都比您好,為什麼他們要拜在你的門下學習呢?」

孔子笑了起來,說:「來,你不用跪著,也不用站著,坐下來,讓我告訴你。顏回的仁義心很強,但是不知道變通;子貢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夠謙虛;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讓;子張為人莊重,但是不和人群。

這些學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們的長處和短處,發掘他們的優點,改善他們的缺點。他們雖然都有比我強的地方,卻並不是完善的,這是他們一直跟著我,不願離開我的原因啊!」

不只是師生之間是這樣,父母與子女、上司與下屬也是這樣。天下沒有完美的學生,也沒有完美的子女。如何激發潛能,使優點長處得以發揮,並改進缺點,彌補短處,才是教導者的責任。

循道明理

「性相近,習相遠也。」是孔子提出的論斷,孔子認為人先天具有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互相之間差異很大。所以人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教育,才能完善後天的習性。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從孔子這個論斷中,可以得出人生下來不學習就能明白道理的存在。生而知之,其實與佛家的本自具足和本自圓滿是一個意思。每一個人本來具有宇宙全部的信息,只是被後天的愚鈍給蒙蔽了。只有學習才明白道理,則為第二等人,遇到了困難再學習的人,更次之,屬於第三等人,遇到困難還不學習那就是最最下等的人了。孔子眼裡的教育,首先是喚醒天賦,其次才是後天勤補,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則是循道明理。

不朽師道

孔子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被奉為圭臬,在兩千多年來的中國傳統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今天,仍然有教育思維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吻合,閃爍著科學和智慧的光芒。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作為一個老師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教好學生的前提就得要自己學好,要學好就不能厭煩。誨人不倦是作為一個老師最高的境界,教導別人而不倦怠才能讓學生徹底領悟。

同時作為老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只有老師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作為學生也才能做到學習知識不厭煩,受到老師的循循善誘而不疲倦,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培養有道德的「士」

孔子認為,通過興辦教育可以對國家和個人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孔子特別重視學生思想品格和倫理道德的教育,並將其放在首要地位。《論語》多次提到要致力於培養士、君子、成人。

孔子重視德育,智仁勇並舉,而以仁為中心。他的教學內容相當多的是以道德教育為統領《論語·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與操行、道德、禮義有關的內容占很大一部分。「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其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

《論語·學而》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弟子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長,說話要謹慎、誠實,廣泛地友愛大眾,親近仁德之人。做到這些之後,有多餘的力量,再來學習文化知識。

這些就是素質教育所提倡的「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的歷史淵源。

有教無類

《論語·述而》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孔子認為無論貧富、貴賤、智愚,只要帶一束「干肉」作為「學費」,有志於學,都可以收為弟子,施以教誨。在當時那個社會,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教育革新。衝破了此前學在官府只有少數富家子弟和官宦闊少才享有受教育權利的樊籬。以實際行動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等級制度,首次提出教育的平民化。

孔門弟子人數眾多,成分複雜。既有魯國權貴之子孟懿子,又有「貧且賤」的顏淵、仲弓;既有「家累千金,結駟連騎」的子貢,又有曾為罪犯的公冶長。

孔子收子路為徒的故事:

一天,孔子行走在曲阜街頭,看到一個年輕人,頭插公雞毛,身披野豬皮,帶把劍,像個不良少年的樣子,這人就是子路。

孔子問:「你怎麼不來跟我學習呢?」子路說:「何必學習呢?南山有竹,資質非常好,砍下來當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認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資質很好。

孔子說:「那麼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裝上箭頭,後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嗎?」子路立刻明白了,天生資質好,再加上後天的磨練,可以更有作為。於是,子路拜孔子為師。

孔子這種不分華夷、無論貴賤、廣收學徒的做法,滿足了社會的需求,順應了歷史的潮流。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宋代教育家朱熹對孔子教學經驗的經典總結。

《論語·雍也》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意思是說:對中等以上才智的學生,可以給他講授比較高深的學問;對中等以下才智的學生,則不宜講授高深的學問。

孔子也善於觀察學生,對所有學生了如指掌。他曾說:「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唁。」「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

學生問孝、問仁、問政,他的回答因人而異,繁簡不同。

由此可知,學生千差萬別,教師就應該胸中有數,既不能拾優棄劣,又不能良莠不分,最好是因材施教,統籌兼顧。

循循善誘

「循循然,善誘人」就是現在所謂的「啟發式」教學,是孔子首次提出來的。

《論語·述而》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學生必須在有疑問時,老師才能加以引導;不到學生努力想懂時,不去引導;不到努力想說而說不出時,不去引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即告訴學生一個角落如此,如果不能隨之聯想到另外三個角落如此,就不再多說了。

孔子還提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以己推人,取譬喻義,學思並重,由博返約等多種誘導方式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學而優則仕

孔子「為政在人」、「舉賢才」的主張,子夏用「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對孔子的教育目的加以概括。儘管對這句話的解釋分歧不小,但將學習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則是毋庸置疑的。做官的人應該是受過教育的人,學習成績優異的人應該被授予一定的官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想的永遠都是對的!
「喜歡你,大概是一種慣性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