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人不愛吃牛肉竟是因為這個原因?

唐朝人不愛吃牛肉竟是因為這個原因?

從古到今流傳到現在的農作物很多,今天我們就了解了解在唐朝大家都吃些什麼。在唐代的飲食生活中,蔬菜佔有很大的比重。人們一日兩餐,都離不開蔬菜。所以穀物和蔬菜是唐代飲食中的兩大主體,也是當時人們最基本的食物來源。唐代蔬菜的供應主要來自園圃種植,人們利用各種條件,大量栽種蔬菜。凡有農田墾作之處,都會見到繁茂生長的菜園。唐代蔬菜的品種很多,普及食用的就達幾十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是經常吃的。

葵葵,按收穫季節分的話有春葵、秋葵和冬葵(不清楚有無夏葵)。唐朝時,人們曾大面積種植,稱之為園葵。而且由於當時葵菜的數量多,價格低,產地廣,所以人們日常飲食中,葵佔了較大比例。雖然葵菜上市期極長,但唐朝人最喜歡秋季的葵菜,俗稱秋葵,亦稱露葵。在當時人們的飲食生活中,葵菜常與穀物相配合。葵葉形狀圓如豬耳,葉梗正綠,吃在嘴裡口感黏滑,烹葵配白米飯,是唐朝人最熟悉的家常味道。韭菜韭菜是先秦以來我國的傳統蔬菜,到唐朝時,韭菜的栽培進一步擴大,凡有園圃之處,都少不了韭菜的地盤。韭菜可以常年連作,故而唐人四季均以韭菜為蔬食。在當時,韭菜還常被當作調味用料,其功用與蔥蒜類似。

芹菜我國古代芹菜多指水芹,為我國原生。旱芹有外域傳入,俗稱胡芹。唐朝時,這兩種芹菜均供食用,但人們主要還是食用水芹。唐朝人非常喜歡吃芹菜,唐朝名相魏徵特愛芹菜。唐代筆記《龍城錄》里有一則關於魏徵與醋芹的軼事:魏徵在朝堂上喜歡提意見,且常讓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著對大臣們說:「那個山羊鼻子整天板著臉,不知有什麼東西能夠讓他動心。」李世民身邊的侍臣回答:「魏徵喜歡吃醋芹。」第二天,李世民賜宴,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見了,食指大動,宴會還沒結束,三大杯醋芹就吃完了。李世民說:「你看你看,你說自己沒什麼喜好,我現在終於見識到了。」被揭短的魏徵回答李世民說:「皇帝喜歡無為(而不是奢靡無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麼偏好。我就好這一口(醋芹)罷了。」李世民因此感嘆好久。

蔥蒜蔥蒜作為辛香型蔬菜,在唐代已廣為栽培。大蒜最初在漢朝時引進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已作為調料品使用。但論對大蒜的喜愛的話,是沒有那個朝代比得上唐朝的。在唐朝大蒜是被當作葷菜的,出家人是禁食的。但據《廣五行記》記載,唐咸亨年間,有個和尚因為沒有大蒜,連吃魚肉都沒胃口,這足以見唐朝人對大蒜的喜愛。唐朝人不僅吃菜離不開蒜,吃魚要拌蒜,吃肉也要有蒜。他們把蒜加工成蒜齏或蒜醬,吃肉的時候蘸著吃,全唐詩里就有「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的說法。

薤薤菜,先秦時已被我國馴育成蔬菜。《黃帝內經 素問》把薤列為五菜之一,排在蔥、韭之前。到唐代時,薤仍為我國居民的主要蔬菜,栽培極多。蘿蔔、蔓菁在唐代蔬菜中,蘿蔔、蔓菁這樣的塊根作物,產地極廣,食用方法也很多。蔓菁蘿蔔芋頭在唐代,常見的芋頭品種有6種,其中,除野芋不可食用外,其他5種均可食用,只是青芋須在初煮時加灰汁以去毒,並換水熟煮。當時芋頭的吃法仍以煮食為主,也有將其與肉一起調湯作羹的。《本草綱目》引唐代醫學家蘇恭《唐本草》就說:「芋有六種:青芋、紫芋、真芋、白芋、連禪芋、野芋也。其類雖多,苗並相似。莖高尺余,葉大如扇,似荷葉而長,根類薯蕷而圓。其青芋多子,細長而毒多,初煮須灰汁,更易水煮熟,乃堪食爾。白芋、真芋、連禪、紫芋,並毒少,正可煮啖之,兼肉作羹甚佳。蹲鴟之饒,蓋謂此也。野芋大毒,不可啖之。關陝諸芋遍有,山南、江左惟有青、白、紫三芋而已。」唐朝人對芋頭有多種烹食方式,人們將芋頭放置在火上烤熟,稱作煨芋。除了煨芋之外,唐朝人還多將芋頭做成蒸芋或做成羹。

蓮藕唐朝人對蓮藕深有偏愛,南北各地都充分利用水塘資源,廣泛種植蓮藕,形成了可觀的產業。其中,蘇州出產的蓮藕品質最優,被朝廷指定為貢品。

野菜唐人最常採食的野菜有蒓、蕨、薇、薺、蓼、蒼耳、馬齒莧等品種。蒓菜,又名水葵,屬水生睡蓮科植物,其葉片浮於水面,我國長江以南多野生,春夏采其嫩葉可作蔬菜食用。蒓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並且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蕨,屬蕨類植物,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南北荒山中均有生長。幼葉可食,稱蕨菜。春荒時期,新生的蕨菜作為天然食物,往往可以幫助人們度過艱難歲月。薇菜,俗叫微菜,是豆科植物中的大巢菜,多生於山地,味甘,其蛋白質含量高於同類野菜。《詩經》中「採薇」就是指采野豌豆。薺菜,屬十字花科植物,多生於田野及庭園,春季鮮嫩時可食。味道鮮美清香,營養非常豐富。

肉類

肉類是我國古代副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唐朝時,中原及江南地區農業發達,因而穀物和蔬菜的供應都很充足。而唐代內地的牲畜多用於農作和運輸,是重要的勞動工具。一般情況下不準宰殺,所以,畜肉的供應受到限制。唐武宗有一詔令,其中有雲「牛,稼穡之資,中國禁人屠宰,羊,中國所鮮,出於北方雜虜,國家未嘗科調」從這段資料可以看出,唐代政府對耕牛嚴加保護,而內地人又很少養羊,唐朝廷為了與邊疆各族保持良好關係,從來不向游牧民族徵調肉食羊,因此唐朝牛羊肉的上市量都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唐人心目中,只有豪門貴族才能日日食肉,一般的家庭很少吃肉。你是不是想說,唐朝人難道只能吃菜嗎?當然不是,唐朝人除了食用家畜家禽之外,還會吃各種野味,什麼馬驢鹿熊、各種飛禽走獸,儘是唐人的盤中之餐。

牛肉

在唐代的肉類食品中,牛肉被當作最佳品種,可有人會問,唐朝政府不是禁止在牛嗎?是,唐朝政府確實禁止宰牛,但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能力,不允許我殺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再說了,那些王公貴族想吃牛肉,那誰敢攔著呀。所以唐人發明了許多烹飪牛肉的方法。比如《北戶錄》里的記載「南人取嫩牛頭火上燂過,復以湯(燙)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蔥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調以蘇膏椒橘之類,都內於瓶瓮中以泥泥過,煻火重燒,其名曰褒」。做法很複雜,能牛頭先烤了,再加上各種酒、豆豉、蔥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瓮里用泥封口,埋起來點上火慢慢烤。我想味道肯定很不錯。

羊肉

由於唐代禁止屠牛,所以牛肉的供應量遠不如羊肉多,在唐人的肉食中,食用量比例最高的還是羊肉,唐人把羊肉當作肉食中的上佳美味(因為他們多數吃不到牛肉)所謂"肥羊美醞",是很多人的追求。唐人做羊肉,一般採用炙的方法,說白了,就是烤羊肉。

豬肉

豬肉,唐人又稱之為彘肉、豚肉,是經常食用的食品,但值得注意的是,隋朝以前,中國人重羊輕豬,因為他們認為豬是骯髒的動物,所以有錢人都不屑去吃,所以相比牛羊肉,豬肉是更加平民化的食物。唐代烹飪豬肉多用蒸法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也提到了蒸豬肉。唐人烹食豬肉,總以「蒸」為主,這在當時是一種飲食習慣。

除了蒸之外,還有一種做豬肉的方法:把帶皮豬肉切成五寸見方,燉熟,再放一升豬油、二升酒、三升鹽小火煮半天,然後把它放瓮里,吃的時候還要再用水煮……

驢肉驢肉屬於優質肉類,唐人也為之食用。《南部新書》記載:以灰水飲驢,盪其腸胃,然後圍之以火,翻以酒調五味。狗肉唐人偶爾也吃狗肉,但供應量並不多。在隋唐一般人的觀念中,狗已不是可以用來食用的動物了,人們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屠狗食肉,如唐代廬江人楊褒旅遊至一親戚家「其家貧無備,舍惟養一犬,欲烹而飼之。」

唐朝吃的美食和我們現在吃的很多都是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唐朝大英雄,滅掉了三個國家,卻被當作奸人罵了幾百年
大唐帝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文明、最發達的國家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