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蘭亭序的前世今生

蘭亭序的前世今生

修禊在古時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在江南富庶地區,人們的重視程度更是要高一些,生活在浙江紹興的山東琅琊人王羲之自然也會不可避免地重視這件事。彼時羲之是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且為東晉貴族,交遊之人自然非富即貴。於是他要修禊,邀約之人,自然非比尋常,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

東晉的文人士大夫性情風流曠達,極有閒情逸緻。即便是平時聚會也要以清雅為第一要務,更遑論修禊這樣的大聚了。於是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的這次修禊,他們便玩了一種叫做流觴飲酒的遊戲,以此來提高聚會的檔次。所謂流暢,就是將杯盞盛入盤中放入蜿蜒的流水之中,參加聚會的人們列坐其次,杯子停到誰那兒,誰就要作詩一首,做不出來的就罰酒一杯。類似於我們今天喝酒時的成語接龍、明七暗七遊戲,只不過這玩法難度係數較高。於是一番「流觴曲水」下來,詩作頻出者有之,時有時無者有之,更有甚者,有的人竟然一首詩都沒做出來。這些都有清晰的歷史記載,在浙江紹興的蘭亭,至今還清楚地記錄著當時參加聚會諸人詩作的情況,情況具體到某某人寫了幾首,內容是什麼,寫得好不好。

當然,總體來說,詩作的數量還是不少的,否則就不會有《蘭亭集》這本詩集了,沒有詩集,王羲之的序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故而,關於蘭亭序的更準確說法應該是蘭亭集序,因為這畢竟是王羲之為這部詩集寫的序嘛。然而想必王羲之當時也是沒做幾首詩的,因為眾所周知,他喝醉了。喝醉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做不出詩來被罰酒,罰得多了,自然也就醉了。那既然詩沒做多少,就得干點別的活兒。當時大家都知道他字兒寫得好,於是就把為詩集寫序的活兒交給了他。作為書法家的王羲之當然也不便推辭,趁著酒興,一揮而就,神品蘭亭序也便應運而生了。

第二天羲之同志酒醒了,看看昨日寫的作品確實不賴。但畢竟是酒後所做,有諸多錯訛、塗抹之處,就想再重新認真寫一下。可奇怪的是任憑他怎麼寫,再也寫不出當時的感覺了。也就是說清醒時寫得還不如喝醉時呢。於是只好作罷,就這樣了。

細看這幅蘭亭序,字都很小,也沒落款。完全是一種天然的模樣,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但卻法度森嚴、氣象萬千,裡面所蘊含的字法、筆法、章法,沒有高超的書法造詣很難參詳其精妙。尤其是每個字都暗含了很多複雜的動作,翻來攪去,神采飛揚,令人嘆為觀止。

於是這幅作品就被作為王氏的傳家之寶流傳下來了。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對於蘭亭序更是垂涎已久,後經多方打聽,得知真跡在一個叫辯機的和尚那裡,就派御史蕭翼喬裝打扮,用計騙走了這幅真跡。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這蘭亭序也如那後宮佳麗一般,再也沒有出得這宮門。後來太宗病重,彌留之際專門交代太子李治,一定要將這蘭亭序陪葬。孝順的李治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但歷史的疑點就在這裡,這李治雖然孝順,但同時還有個更加顯著的特點——怕老婆,而他的老婆武則天本也是一位書法家,自然也對王羲之推崇備至。所以李治雖然答應了,但有沒有照做就只有天知道了。很有可能將其送給了心愛的老婆大人。

到了五代時期,著名的職業軍閥、兼職盜墓賊溫韜打開了唐昭陵,然遍尋陪葬之物,文玩珍寶倒是不計其數,唯獨不見蘭亭序。於是他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將矛頭指向了武則天的乾陵,覺得既然昭陵沒有,那一定是被武則天私藏了。然而歷史就是這麼神奇,不想揭開的謎團,任憑人們怎麼折騰,他都不會告訴你正確答案。溫韜就是這樣,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人定勝天本就是一句騙人的鬼話。這位仁兄連續三次率領大隊人馬去開掘乾陵,然連續三次遭遇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溫盜墓賊打心眼裡怕了,他覺得這是武則天顯靈,要給他點兒顏色看看。被嚇得屁滾尿流,奪路而逃。

既然是溫韜以軍閥的身份,率領大隊人馬都不能完成的盜墓事業,後世的盜墓同行們自然也就不敢再做此想了。於是時至今日,乾陵也沒有被打開過,蘭亭序究竟在不在武則天那裡自此成迷。

在這種情況下,後人的想像力便再度充分地發揮了起來。最天馬行空的說法是,蘭亭序本就沒有,我們所見到的蘭亭序其實只是唐人假託王羲之之名創作出來的,什麼東陽蘭亭、定武蘭亭、神龍蘭亭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畢竟,王羲之的傳世真跡不是很少,而是沒有。換言之,王羲之的字究竟什麼樣,沒人知道。就連一些所謂的羲之墨跡,也不過是唐宋諸人的摹本而已,甚至連羲之的《長風貼》也有人說本就是米芾根據羲之的書風自己創作的,連摹本都不是。

然而所謂無風不起浪,羲之的書法當是不錯的,否則不會天下共寶之。尤其是李世民同志,幾乎搜羅了由晉至唐所能流傳下來的所有王書真跡。剛才說羲之真跡我們是見不著了,但是世民同志絕對是見過的,不僅見過,他還做到了一件更絕的事情,那即是我李世民見過就行了,其他人就不必再見了吧。當然,為防激起眾怒,他還做了一些補充工作,讓當時的書法家們都來臨摹王氏書法——真跡我自己留著,你們想看就看摹本吧。而這,也是時至今日,我們還能依稀看到羲之書法形跡的唯一原因。有人說,這是太宗對於書法最大的貢獻。然而換個角度去看,這也是對書法最大的破壞。眾所周知,太宗本人也是大書法家,而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大書法家,與其見過那麼多的羲之真跡有很大關係。結果是他因為學過真跡而成為大家了,沒有見過真跡的後世諸人就只有盯著摹本苦思冥想了。然而摹本本就與原作有差異,有時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很有可能就與書學要義背道而馳了。所以自唐以後,書法再無發展,當與此大有關係。

說著說著有點偏激了,然而畢竟,蘭亭序在書壇的地位是無出其右的,多少人趨之若鶩,終生臨習而不能得其精妙。聊作此文,以表敬仰之情吧。但願有一天,真跡能夠重見天日。讓眾多愛好書法的人們能夠了卻這樁心愿,得見神品真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宋說吧 的精彩文章:

小宋文史漫談同聲相應
小宋文史漫談奇妙的方言

TAG:小宋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