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略論痛風之病因及治療

略論痛風之病因及治療

在國家經歷長期富強繁榮人民生活富足的當下,高尿酸血症,現已成為常見的慢性病。所謂慢性病,是指沒有傳染性,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慢性病,一般多與新陳代謝的功能衰退有關。慢性病,病程長且病程遷延不愈,病因病情複雜,至今尚未被完全了解,如果醫治不當,將會由功能衰退輕症轉化為器質性損害的重症,最終造成極大的痛苦並危及生命。

慢性病,唯其病程發展緩慢,早期,只表現為肌體的功能衰退,人們只感到輕微不適,故經常被忍耐而不積極主動尋求治療。然而,其漸進性發展的性質,一旦功能衰退累積到一定程度,即中期後期,出現功能嚴重衰退時,身體將會感到嚴重不適,繼而產生器質性病變,其癥狀將會很劇烈,病變遍及多器官系統,使人痛苦無比,無一刻舒服,且又極難治療,最後的結果是使人在極度痛苦的漫長折磨中因功能衰竭而死亡。為此,對待慢性病,不能簡單地定義為亞健康狀態,而漠視之,欲得健康長壽,必須要予以重視,積極尋求診治。

下文,本人將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及自身患病的治療經驗,略論痛風(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和治療。

一、病因

痛風,是高尿酸血症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所出現的急性關節炎疾病。

(一)痛風類型

痛風類型,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風,是指先天性遺傳造成的嘌呤代謝障礙生成尿酸過多或尿酸排泄功能不足,而導致的發病。繼發性痛風,是其他疾病存在或其他不健康因素,造成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下降而導致的發病。原發性痛風,多由基因異常而形成的,一般較為少見,中西醫皆難根治。繼發性痛風,若無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只要消除病因,皆可有效治療,但療效則要視乎個人的年齡、體質、飲食、運動等情況而定,能遵醫囑的,一般都有明顯的療效,理想的,甚至能接近於根治。

(二)痛風(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因

1.尿酸生成過多。

體內嘌呤生物合成代謝紊亂,或飲食不節等,皆可以造成尿酸生成過多。尿酸的生成,可分為內源性與外源性的兩個來源。(1)內源性尿酸的生成,是由體內細胞蛋白質分解代謝,或其他嘌呤類化合物,經一些酶的作用最終代謝而生成,占尿酸生成總量的80%。因此,痛風患者,即使堅持健康飲食,長期食用低嘌呤類食物,盡量降低外源性尿酸生成,也可能會發作痛風。(2)外源性尿酸的生成,是由食物的嘌呤類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經消化與吸收後,經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占尿酸生成總量的20%。為此,改善飲食結構,多食用低嘌呤類食品,有助於降低尿酸生成,從而可適度降低痛風發作的頻率與發病的嚴重程度,但僅依靠飲食控制並不能杜絕痛風發作。

2.尿酸排泄過少。

尿酸的少部分,可以被身體分解成其他物質,但大部分都是通過大小二便排泄途徑而消除。(1)小便排泄。尿酸的三分之二,經腎臟分泌排出。當腎臟功能下降時,就會造成尿酸排泄不足,積聚於體內。(2)大便排泄。尿酸的三分之一,經腸道細菌降解隨糞便排泄。當體內尿酸濃度上升時,腸道能增加尿酸降解量,所以,大便不暢,會導致尿酸積聚。

3.體液酸性化的影響。

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是肌體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稱為內環境,其主要包括:組織液(細胞間隙液)、血漿(血液的液體部分)、淋巴、腦脊液等,占體重的三分之一。組織液,是細胞與胞外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由血漿在毛細血脈動脈端濾過管壁而生成的,多呈凝膠狀態。組織液的酸鹼度,正常人的PH值為7.0~7.4,而血液的PH值為7.35~7.45。此外,其他各個器官也有各自的酸鹼度範圍,且差別甚大,如腎中尿液的PH值為4.8~8.4,腸道糞便為4.6~8.4,唾液為6.50~7.50,胰液為8.00~8.30,胃液為0.80~1.50等。在酸性化的內環境中,細胞的物質交換能力,吸附力等功能會顯著下降,如當血液的酸性上升0.1,紅細胞對氧氣的吸附力會下降30%,可以導致肌體缺氧;同樣地,也可導致胰島素的活力下降30%,造成血糖升高,等等。總之,體質偏酸性化,會嚴重影響肌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效率,這是導致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眾多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度食用肉類、油脂,可以造成體液偏酸性化。肉類、油脂等食物,多含有氯、磷、硫等元素,經消化後,在體內會轉化為強酸並積聚,故為酸性食物。蔬菜、果類等食物,多含有金屬元素,消化後能中和酸性,使體液鹼性化,故為鹼性食物。注意,口感上的酸辛甘苦咸等的味覺,並不能作為判斷食物酸鹼性的標準,即使是鹼性水,其吸收消化後,對體液的酸鹼性的影響,也是很有限的。

尿酸的主要成分是單鈉尿酸鹽,其結晶沉積是引發急性痛風關節炎的主要原因。體液的酸性越高,尿酸鹽的溶解能力越弱,越容易因過飽和而結晶沉積,從而導致痛風發作;相對地,鹼度越高,其溶解尿酸鹽的能力也變強,從而能減少結晶沉積引發痛風發生。但要注意,即使鹼性體質不易發作痛風,但是尿酸積聚對身體所造成的其他損害,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不同的PH值下,單鈉尿酸鹽的結晶形狀及速度是有很大分別的,在酸度達到一定程度,結晶會呈現針狀、桿狀,而隨著鹼度的上升,結晶會逐漸鈍化,變成粒狀,甚至溶解消失。結晶的形狀及速度,決定了痛風發作的疼痛感及病情。在組織液PH值為7.4時,正常成年男性的尿酸濃度為416.5μmol/L(7mg/dl),女性為357μmol/L(6mg/dl)。這是正常人的尿酸濃度的上限,超過,則為高尿酸血症。

4.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會對新陳代謝功能造成極大的損害。對很多人來說,長期過度食用肉類、油脂、糖等,是造成血液粘稠的主要原因。其次,運動不足,可致使體內的脂肪和糖分燃燒不充分,最終變成脂肪在體內囤積,又可致使代謝機能下降,殘留在體內的廢物不能及時被排出,兩者都是導致血液變粘稠的原因。除此,長期壓力過大,過度飲酒吸煙,水分飲用不足等,也是造成血液粘稠的原因。

血液粘稠,會傷害毛細血管,甚至堵塞毛細血管,從而降低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效率,因此,血液粘稠,會嚴重導致肌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下降並引發紊亂,最終影響尿酸的生成與排泄,造成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此外,血液粘稠,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眾多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5.其他原因。

疲勞、精神抑鬱、損傷、感冒等,造成氣血不暢,對於高尿酸血症患者,皆可引起痛風發作。用藥不當,也會造成高尿酸血症,繼而引發痛風。其他,如正常人,短期內暴飲暴食啤酒蝦蟹等,導致尿酸急劇上升,若不能及時有效排出,也會引起痛風發作。另外,短時內大量攝入果糖,如甘蔗等,其也與肉類一樣,會導致尿酸大量生成,造成不良效果。

二、痛風(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性

高尿酸血症的自然病程,按漸進性發展,可劃分為四期:1.無癥狀高尿酸血症期,2.急性期,3.間歇期,4.慢性期。

無癥狀時期,抽血化驗可見尿酸濃度升高,一般不會出現急性關節炎、痛風石、腎結石等癥狀。但是,高尿酸血症存在一段時間後,部分人會有消化不良,或劇烈運動後關節酸痛,以及其他的不適癥狀,一般不嚴重,可以忍受。

急性期,即發作急性痛風關節炎時期。發病關節,呈現疼痛漸進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熱、跳痛,皮膚緊張和功能受限,不可觸摸。一般2周內,會自行緩解。多數人會經常反覆發作,首次發作多在第一跖趾關節,其後會逐漸累及其他關節,呈現遊走性,所以中醫稱之為「歷節風」、「白虎風」等。長期反覆痛風發作,會損害骨質,造成活動能力下降,甚至致殘。

間歇期,即痛風發作的間歇期。痛風發病緩解後,一般無明顯後遺症。間歇期,隨個人的情況不同而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律。此時期,或會出現比無癥狀期更嚴重的消化系統不適,胃酸反流,小關節經常輕微壓痛,腎臟(腰骶部)酸麻等癥狀。

慢性期,會出現皮下痛風石,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等。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臟時,會導致腎功能下降,嚴重沉積在腎小管時,可引起急性腎衰竭,危及生命;在泌尿系統結晶沉積,會引起排尿不暢,血尿,尿痛,積水等癥狀。

三、治則

經過上文的病因分析,已大概了解痛風發病的原因。治療,便是化解病因,使肌體恢復正常新陳代謝狀態的診治方法及過程。這又可分為三種情況:1.對於先天遺傳性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只能採用長期控制尿酸水平,降低病情的發展速度和阻止痛風發作,由於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故無根治的方法;2.對於初患高尿酸血症的輕症者,通過節制飲食,適當運動,調神養生等,或適當地輔以藥物治療,一般都能痊癒;3.對於後天性的高尿酸血症重症或有痛風患者,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病情將呈漸進性加重發展,後果嚴重。以下,就以後天性的高尿酸血症重症或有痛風情況,進行中西醫治療簡略分析。

(一)西醫療法

1.針對高尿酸血症重症或有痛風患者,西醫治療方法很多,一般而言,多採用別嘌呤醇等抑制尿酸生成;服用丙磺舒、笨磺唑酮等,促進尿酸排泄;服用秋水仙鹼等,進行消炎止痛(秋水仙鹼,沒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注射碳酸氫鈉等,使尿液鹼性化,增加尿酸鹽溶解度並隨小便排出。歸納之,西醫的治則,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1)抑制尿酸生成;(2)促進尿酸排泄;(3)消炎止痛;(4)鹼化尿液,提高尿酸鹽溶解度,利於排出。總之,西醫的治法甚多,藥品更是眾多。由於對西醫知之有限,故只能道其大概。

2.西醫的療效。西醫治療,如施治用藥得當,效果明顯,能迅速有效緩解病情。問題是,西醫治療,一般都只是應對階段性的尿酸生成與排泄,雖短期內功效顯著,但是,並沒有化解病因,只能算是控制性治療,由於沒有改善體質使新陳代謝恢復正常,因此,病情仍會呈漸進性加重發展,而不能達到治本的作用。特別注意的是,西醫藥液,對不適宜者,可能會引發短時間的明顯副作用,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短期副作用,如長期服用,也是存在引發慢性副作用風險的。

(二)中醫療法

1.據本人的醫治經驗,基本是以:調理氣血,消炎止痛,散瘀化滯,分清泌濁,調節酸鹼,溶石排毒,舒筋活絡等,為總治則。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個性體質,配伍用藥,進行施治。例如,風勝者,加強祛風;寒勝者,溫陽散寒;熱勝者,養陰清熱;濕勝者,通滯化濕;肝腎虧虛者,補益肝腎,總之,結合不同患者的體質,施以固本培元治療,以求消除病因及恢復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最終達至治本的目的。

2.在中醫藥療的基礎上,還必須要結合以下幾方面實行共治,方能採得明顯療效。(1)膳食治療,即通過改善飲食結構和數量,控制外源性尿酸生成量;減少油脂糖類等能量的撮入,防止營養過剩,導致血液粘稠;多飲溫開水,稀釋血液,促進排毒。(2)適當運動。動則生陽,有利於提升新陳代謝效率,促進代謝與廢物排出,防止毒素積聚。在痛風發作期,除應多卧床休息外,也要盡量做些不影響發病關節的輕微活動,以促進新陳代謝。(3)調神養生。精神舒暢,利於陰陽平衡,能幫助肌體新陳代謝正常而不生紊亂。

3.中醫的療效。在經過一段強化藥物治療以及輔以保健治療,即通過調節體質,固本培元的方法,將能達到緩解病情與消除病因,從而能恢復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並調動身體潛能,最終獲得治本復元的效果。歷經數千年人體草藥試驗的中醫,在治療功能衰退慢性病,系統性疾病等方面,確是有顯著的特殊功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痛風病 痛風患者千萬別碰它
痛風到底能不能喝紅酒?原來弄錯了這麼多年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