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不正確的打坐姿勢所引致的缺失

不正確的打坐姿勢所引致的缺失

正確的坐姿,它可依不同的分類法,歸為五支或七支坐法。我們知道此種坐姿不僅可以產生止息的作用,同時它所產生的是一種特別能導入正觀的止息作用。我們在這方面有許多有關個人的實證,以及論典和口傳教法的開示。這些尤其談到了心氣之間的關係,以及姿勢如何影響氣能,而讓行者生起正觀和了悟等。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談不正確的姿勢所可能引致的缺失。

姿勢不正或不直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我們知道坐姿可以決定氣脈的位置而產生氣行,進而影響心識的作用。如果姿勢不正,臂如斜向兩邊等,便會導致我們的念頭紛飛。由於氣脈的位置不對且不直,所以氣便無法走得很順暢。在此情況下,心也會因此而變得浮躁不安,妄念叢生。

更仔細的說,在打坐時若斜向右邊,剛開始時,我們可能會感覺心很清凈,不過若再繼續坐下去的話,這種清明的感覺便會轉變成為一種瞋念,同時造成可能受到外境所謂魔王的干擾。他是來自行者本身之瞋念所感召的一種外在的化現,將對我們修行造成障礙。

但若我們在打坐時慣於斜向左邊的話,便有可能在剛開始時產生一種喜悅的感覺。但很快的這種感覺會轉變成為一種貪念——一種猛烈而無法控制的貪意,以致我們可能遭受到魔女的干擾和傷害。不論你相不相信是否有所謂外魔的存在,但重點在於透過這兩種煩惱業障的感召,將導致它們化成一種我們外在的覺受。

我們感到瞋念以及貪慾的生起(前者象徵一種陽性,而後者則象徵一種陰性的力量),並對我們的修行造成障礙。這些都是來自我們坐姿上的缺失所引起的心理障礙。同理,打坐時若向前傾,則剛開始時我們會產生一種無念的感覺。不過當我們持續坐下去時,這種感覺便會轉變成為無明愚痴,並感召外境化為稱之為「土神」的魔障,而生起種種妄想。它有可能只是一種妄想的心態,不過也有可能真正轉化成某種幻覺的狀態。

就此種狀態而言,隨便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看到兩個人靜靜的在講話時,便會馬上懷疑他們是否在談論我們。受制於不正姿勢的影響,當有人對我們講話時,我們可能會誤以為他們是在咒罵我們或什麼的。這全是由於坐姿向前傾,導致命氣逆行而產生一種妄想的境界。

打坐時姿勢若向後傾,首先我們會自然產生一種空的覺受。但空的覺受會慢慢轉變成一種我慢的心態,而後感召外魔的侵入,或產生我們之前所談到的一些狀況。基本上,我們的心會變得浮躁不安;它無法安定下來,老向著外面的目標搜尋。常常當有人聽到這種講法時,他明顯的反應便是,既然大部分人的姿勢,多數時間不是斜向這邊就是斜向那邊,那麼為什麼他們不會被這種事情困住而發瘋?

這其中的相異處在於,通常當我們向後仰,或向前傾,或斜向一邊時,是自然而然做出的一種動作,並非刻意在打坐。在一般的狀況下坐姿不正與在打坐中坐姿不正,其中的差別就像把頭靠近一支已退彈的槍支的槍口,和把頭靠近一支已上膛的槍支的槍口,而且就準備扣板機一樣。

任何坐姿上的缺失都會導致妄念的生起,同時影響身體。氣行若不順,我們的皮膚便會因失去光澤而顯得蒼白,同時身體也會變得乾癟。對男女兩性而言,內分泌會不自覺的停止,而導致體能上的衰老和心情上的抑鬱。

因此,當我們在修行時,我希望諸位能藉由修行獲得利益,同時培養定力,而非蒙受其害。希望能達成目標最主要的一件工作便是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所以,我們必須要費點心力保持端正的坐姿。

菩提迦耶金剛座前,法王噶瑪巴開示禪修身要:金剛七支坐法。

法王 禪修引導

「我們是噶舉修傳派的人,應該都知道禪修的身要」,法王再簡略說了一次禪修的身要,為了「讓心如箭」,強而有力的射向前方,我們應不昏沈、不散亂,我們修習「七支坐法

、身正:「身正,則心正」。

、金剛跏趺坐:就是雙盤,采單盤「菩薩坐」亦可。

、背脊挺直:法王提醒,冬日天寒,大家又裹在暖暖的大袍里,如果彎著身體,很容易就睡著了,要挺直,才不昏沈;但也不能太直,易散亂。

、微收下顎。

、兩肩自然下垂,頭穩穩的放在頸子上。

、兩眼自然垂視鼻尖,但不要太用力看。

、兩手結禪定印,右上左下交扣。

以上是「身要」。

在心要方面,法王說,有很多不同的修法,以心為所緣,容易開發神通。「現在,讓心放輕鬆,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一念的心中,安住在那一念清晰、覺照的心,就這樣禪修五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行路線圖 的精彩文章:

斷舍離——成長的第一步!
如何在工作中修行佛法?

TAG:修行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