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飛大敗,劉備告急,為何諸葛亮不肯出兵來救,原來他心中有恨意

張飛大敗,劉備告急,為何諸葛亮不肯出兵來救,原來他心中有恨意

原標題:張飛大敗,劉備告急,為何諸葛亮不肯出兵來救,原來他心中有恨意


出兵漢中接連失敗


建安二十三年的春天,劉備將諸葛亮留守在成都,令其主持後勤保障工作。。之後,他兵分兩路殺向漢中。其中一部親自率領,攜法正、趙雲、黃忠、魏延等大將;另一路則由漢將吳蘭攜張飛、馬超直撲下辯。


先說張飛馬超這一路,吳蘭主力部隊被曹洪集中精銳兵力攻破,吳蘭手下大將任夔被當場斬殺,吳蘭敗走途中被氐人殺死,張飛與馬超只得敗走漢中。再說劉備率軍駐紮陽平關,對手是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張郃、徐晃。曹操這邊,夏侯淵與徐晃對峙劉備,張郃屯廣石為掎角之勢。劉備用兵不當,命陳式率兵切斷馬鳴閣棧道,哪知道虛晃早已識破劉備意圖,大破陳式,而劉備的主力部隊也被張郃手下大將張楯極力的抵抗,許久不能攻破。



漢中告急,諸葛亮卻遲遲不出兵

劉備勞師親戰,得到的卻是損兵折將的下場,接連的作戰失敗讓劉備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便曹操不在漢中,自己也無法輕易取勝。劉備一面與對手周旋,一面急忙作書諸葛亮,令發益州兵支援。然而,就在劉備急的火燒眉毛時候,大後方成都的諸葛亮卻不急不躁,壓住援兵做籌碼,開始與遠在漢中的劉備展開了一輪討價還價。



其實,諸葛亮的肱股之臣地位,是劉備掛了之後才有的。在他開府治事之前,諸葛亮的職務雖高,但地位比較尷尬。自諸葛亮出山之後,與魯肅渡江促成孫、劉聯盟可以算做他出山第一功。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四郡,諸葛亮寸功未立,此後也只是安排調三郡賦稅之事而已;劉備入蜀,只是帶著新人龐統踏上西進道路,諸葛亮只有干吞口水的份;劉備平定益州之後,龐統英年早逝,代替龐統角色的不是他卻是另一個新人法正。在許多重大決策上,諸葛亮也失去了話語權。



換做任何凡人,對待這等不公平的待遇,諸葛亮心中漸漸產生了恨意。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這樣過。沉浮宦海多年的諸葛孔明不再是初出茅廬的那個乳臭未乾青年了,未來命運必須要自己掌握。於是,諸葛亮決定——該出手時就出手!

他先是詢問手下親信從事楊洪對發兵一事的意見,楊洪不明究竟,侃侃言道: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楊洪傳》)


劉備、諸葛亮君臣二人,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許多事情只可意會、無法言傳,政治尤其如此!見楊洪這樣講,諸葛亮明白他沒有理會自己意思,只好徑自「表洪領蜀郡太守」。打劫的碰上賊祖宗了,劉備是何許人?焉能讀不懂諸葛亮的言外之意。迫於形勢,退一步海闊天空,只得暫時同意。沒有多久,劉備立即對楊洪職務作了調整:「頃之,轉為益州治中從事」。



宇宙在手、萬化由心的諸葛亮與劉備斗心機,明顯略遜一籌。好在諸葛亮年輕有資本,在將龐統、法正、劉備熬的掛了之後,諸葛亮鹹魚翻身,終於成了蜀漢政權的實際掌舵人。掌握軍政大權之後的諸葛亮排斥打擊異己,清洗、肅反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得閣主人 的精彩文章:

唐朝一相術大師的神預測,一家歡喜兩家愁
這一戰朱元璋逃過死劫,靠的是劉基掐指一算和敵人的神助攻

TAG:一得閣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