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為什麼批評「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年輕人?

孔子為什麼批評「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年輕人?

家風故事

孩子教育、夫妻關係、婆媳矛盾,請聽【家風故事】

關注

【雲說《論語》】《論語·公冶長第五篇》第二十二章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大意】

孔子在陳國(現河南東周口一帶)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思想激進,行為粗率簡單,文章寫得尚好,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雲說】

我們先來看幾個關鍵詞。

黨:有個詞叫「鄰里鄉黨」,應是人口、人數的代名詞。周朝的時候,1鄰=5家,1里=5鄰,1黨=500家,1鄉=12500家。泛稱一鄉的人。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實行三長制,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三長製成為基本行政制度。

孔子當時說吾黨,應指的是自己的家鄉。

狂簡:狂,激進、驕傲之意;簡,粗率、簡單,大概就是說的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 年輕人。

裁:就是約束、自檢。

孔子為啥要說這樣的話呢?

我們來還原一下現場。

孔子在陳國說這段話的時候,正是魯國季康子執政,想召冉求回去協助政務之時。孔子當然希望魯國能施行仁政,也希望他的學生能「學而優則仕」,所以藉此時機表達了:既希望魯國家鄉的學生們,能實現儒家遠大的志向,回家鄉去福國利民,同時也提醒他們行事禮節還不夠周延謹慎,要懂得權衡變通,要因應人事時地物等各種實際情況去權衡、制宜,早些成熟起來。

從這樣的精神要旨可以看出:方方面面都要講個中庸才好,要兼顧兩端,不偏不倚。從大處著眼,也要小處著手,志向儘管恢弘遠大,做事卻要落到實處。

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曾經在陳國停留了一段時間,知道自己的治國理念不能實現,感慨說,我本來是想要讓大道施行於天下,如今流落至此,仍然沒有任用我的國君,普天下競沒有我施展的舞台啊。我還是回到魯國去吧!我還是回到魯國去吧!我的理念雖然沒有實現,但我要把它們傳給後代。我家鄉的年輕人中,有不少見識高明,志向遠大,不拘小節的人,看他們的行為言詞,頗有可觀之處。但是他們的志向太過高遠,學力又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不知道用中正的道理約束自己,經常做出不合規矩的事。如果能根據他們的才學性格,抑制他們的過失,糾正他們的偏頗,使他們歸於中正,就可以擔負起施行大道的重任,完成我沒完成的事業,又何必周遊列國而求一用呢!

夫子為當時考慮,因此前半生欲施行大道於天下,夫子為後世考慮,因此後半生傳道授業解惑。其心把天下看作一家,把古今看作一時,因此繼往開來,成為萬世之師。

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把教育推向社會、面向全民的「私學」、並形成相當規模、在當時和對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的,當推孔子。孔子不僅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也是中國民辦教育歷史上的開山鼻祖。

孔子雖為貴族後裔,但家境早已衰微,僅作過「陬邑宰」(相當於現在的鄉長)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即去世。孔母顏徵帶著這個孤兒離家寄居曲阜,過著貧苦的日子。

孔子後來回憶,他曾經種過菜,趕過車,放過羊,甚至當過吹鼓手。這些使他掌握了許多生活技能。孔子自幼好學,到30歲時,他已身懷六藝、博古通今了。

孔子學業有成之後,立即對貴族壟斷教育的沉重傳統發起衝擊,率先舉起「私學」的大旗,公然開門授徒,面向全社會招收學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樂事」。在中國歷史上,孔子創立私學、發展民辦教育的成就是罕見的,他創造出許多今天仍有借鑒意義的辦學經驗。

孔子 廣招學生,來者不拒,徹底打破了過去只為少數貴族服務的教育模式,使交一點學費的求學者都可以入門受教。孔子自己說他是「有教無類」,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無論貴賤、貧富、賢愚,不分地區、國界、年齡,一切願意學習的人都可受教。如此廣泛地招收學生,以至同時代的南郭惠子也諷刺地說:「夫子之門何其雜也!」而正是這個雜,這個不拘一格,才使孔子的私學越辦越興旺,越辦越出名,達到「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

今天我們可以記住這個成語:「斐然成章」。

斐然,有文採的樣子。章,有條理的花紋。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若誇獎誰的文章好,完全可以用「斐然成章」這種讚譽。其近義詞為:情文並茂、奇文瑰句。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學《論語》很簡單,無需三更眠五更起,堅持誦讀,不斷實踐,而已。

學《論語》也困難,最忌一日曝十日寒,心血來潮,打漁曬網,這般。

片頭提問:王子申

片尾朗誦:張正伊

家好,百事順;家和,萬事興。家,是大廈之基、大樹之根、大業之本,是社會最小的細胞,是一切組織的源頭。

您披星戴月的忙碌,您櫛(zhì)風沐雨的奮鬥,不是為了這個家嗎?

讓孩子有志、有為、有位,讓夫妻和順、和諧、和美,讓父母安閑、安心、安康,不是您的心愿嗎?

聽「家風故事」,幸福從這裡出發!

家風故事

孩子教育

夫妻關係

婆媳矛盾

請聽【家風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建雲說 的精彩文章:

人不去偽善和虛偽,只有一個辦法:讓道德佔位心靈,不給邪惡留存一絲空間……
難道釋迦牟尼還不如普通寺廟一個掃地燒火的和尚嗎?

TAG:張建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