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停暖了,在北京你需要一鍋熱氣騰騰的壽喜鍋

停暖了,在北京你需要一鍋熱氣騰騰的壽喜鍋

--零獸,有點故事

當家的阿菜在上大學的時候,和日本交流生們住前後樓。每當校園落英繽紛之時,這些交流生便會穿上傳統和服,腳踩木屐,小步含羞地在櫻花園的茶道室外輕聲細語,這風景時常弄得阿菜陶醉不已。四年下來,阿菜在隔窗相望中學會了「偶依稀」、「阿里嘎多,口袋一麻絲」……凡是跟吃沾點邊的日語,阿菜基本都會了。

國民治癒系小火鍋

提到溫野菜涮涮鍋,在日本恐怕無人不曉。第一家門店於2000年在東京開設,之後在日本各地擁有超過350家店鋪,是日本排名第一的涮涮鍋品牌。

這是一家日式放題(自助)式的壽喜燒(火鍋)店。放題是在固定價格下按菜單提供的選擇中任意點餐(分限量和不限量),而自助是拿著餐盤自選。

當然,按照放題的流程一整套吃下來,幾乎也不用再追加了。

那放題的流程是什麼?

重頭戲當然是壽喜鍋。對於日本人,壽喜鍋重要到什麼程度呢?每到寒冷之日,日本人都會燙上一壺清酒,跟家人朋友圍坐在一起,煮上這樣一份牛肉火鍋。現在,壽喜鍋也越來越被國人所愛,伴著咕嚕嚕的氣泡聲和氤氳的香氣,夾一片牛肉放入口中,再抿上一口鮮香微甜的壽喜湯,無論屋外如何寒氣凜冽,只要有壽喜鍋,人們就能被瞬間治癒。

日本明治時期開始流行關東牛肉火鍋,這種鍋會事先調好湯汁,享用時把牛肉、蔬菜、豆腐等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燜煮。湯汁主要由出汁(鰹魚和昆布做的高湯)、少許醬油、砂糖、味醂調製而成,口味清淡鮮甜。

現在關東派的牛鍋在國外比較常見,更為普遍的是日本關西派的鋤燒。關西派的鋤燒事先不放湯汁,而是等鍋燒熱後刷上一層牛油,直接夾起牛肉貼到鍋底進行煎烤,半熟時倒入砂糖、醬汁。等牛肉烤好後加入易出水的蔬菜,最後再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煎煮。

具體到朝陽大悅城的這家溫野菜,人們選擇比較多的是壽喜和豆乳搭配而成的鴛鴦鍋,蘸料有生雞蛋和辣醬兩種。嘖嘖嘖,這太極八卦鍋亮瞎了我的鈦金眼。

溫野菜的壽喜鍋甜味有點重。不過作為經典搭配,甜能最好的激發食材本味,這時候一片片涮和牛最合適。另一端的豆乳鍋更像豆味香醇的咸豆漿,開鍋後倒入一小碟膠原慢慢咕嘟,可以直接喝,因為燙肉有些寡淡。放涼後豆乳會結一層豆皮,在那個曾經物質匱乏的年代,這層極具營養的豆皮救活了很多體質孱弱的孩童。

然後是和牛,官方認證的和牛(wagyu)品種有四種:黑毛和牛、褐毛和牛、無角和牛和短角和牛。和牛的口感就像頂級鵝肝,在你的舌尖融化並留下如同醇厚威士忌的絲綢光滑感。對全世界的美食家來說,和牛象徵著最奢華的味蕾享受。溫野菜的牛肩雪花肉質嬌嫩味道卻豐厚,而上腦則是較瘦的肉加上一條肥肉帶,口感富有層次,有咬頭。個人覺得牛上腦適合厚切,要跟吊龍一樣,不適合薄片燙,有時候會燙飛找不到了。

無論是關東還是關西,吃壽喜燒的時候要用食材蘸生蛋液,除了有降溫效果外,還可使肉質更加嫩滑順口。據說雞蛋只需攪拌「九又二分之一」下即可食用,這樣才好最大限度地保持蛋清的粘稠口感。

僅僅吃壽喜鍋會覺得有些單調,店裡的日本料理能讓一頓飯變得豐富起來。刺身拼盤是不可錯過的選擇,三文魚在入口一瞬間就能感受到滿口細膩的觸感而引發大腦產生多巴胺。我最喜歡的是北極貝,透出一股海洋的清鮮。

蝦也值得一提,品質極其新鮮,個頭大,入口極其細膩柔軟,蝦肉非常鮮甜。不知道為啥蝦籽是藍色的,多汁鮮美。

原諒阿菜天生是個好吃貨,一口甜品吞下去,一向敏感的舌尖仍然感受到了抹茶大福外層軟糯內餡不膩的質感。

小菜中的海松茸是少見的藻類,口感很有趣,既脆又有肉感。調味後微辣又含有水生物特有的海味,像「香辣熱狗腸」的神韻。每段海松茸之間會有類似藻類植物特有的黏液,夾菜的時候很考驗拿筷子的功夫。

壽司拼盤內容豐富,特別表揚口感清脆的「嘎扎卷」。建議下次去跳過拼盤,直接單點。

牛奶布丁還沒吃就喜歡上了這個小瓶子。濃郁的牛奶味,入口滑滑的。

來溫野菜,排隊是頭等大事。一年多以前,阿菜就因為缺乏經驗與它失之交臂,所以這裡給大家來個小貼士。

1、他們不接受電話預訂,各位可以跳過這一步。

2、現場排號。午市10:30排號,11:15第一波進場,中午最多三場;晚市16:30排號,17:15第一波進場。每場三十到三十五桌左右,90分鐘一場。(限時就餐這一點有點小不爽)

3、購買鈦卡,吃飯不等位。

總體來說,溫野菜日本涮涮鍋還是很好的繼承了日本餐飲營養多樣、口感豐富,食味清淡的傳統。除去有些齁的辣醬,其他都不錯。

時間不等人,還不去試試?

【零獸】釋放行業原力,零獸如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獸 的精彩文章:

TAG:零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