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限制「洋垃圾」進口,這也遭到了美方指責

中國限制「洋垃圾」進口,這也遭到了美方指責

針對美國官員指責中國停收「洋垃圾」的表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說,禁止「洋垃圾」入境是中國依法享有的權利,美方官員就此表達的所謂「關切」於情不合,於理不通,於法無據。

華春瑩說,美方官員上綱上線的說法「非常虛偽」。她還說,「難道美方對華限制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就是正當的,而中國依法限制『洋垃圾』進口就是違法的嗎?」

這套雙重標準玩得也太虛偽

有記者問:據報道,美國官員23日在世貿組織貨物貿易理事會對中國決定停止接收「洋垃圾」表示關切,並稱中國限制進口可再利用商品嚴重干擾了全球廢舊物資供應鏈。中國似乎正在違反世貿組織義務,區別對待國內和國外垃圾產業並採取過度貿易限制政策。美方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實施有關措施。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表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中國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的一個重大舉措。「這也是中國政府根據國際法享有的權利,得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堅決支持。」

華春瑩說:「這名美方官員將中方正當合法舉動上綱上線,說中方『似乎』正在違反世貿組織義務,這是非常虛偽的。難道美方對華限制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就是正當的,而中國依法限制『洋垃圾』進口就是違法的嗎?」

來,探討一下何為真正義務

據華春瑩介紹,上世紀80年代末《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充分確認,各個國家有權禁止外國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進入本國領土。公約還規定,各國有義務就近減量和處理各自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

華春瑩說:「希望美方根據巴塞爾公約精神,立足於自己減量、處理和消化自己產生的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為世界承擔更多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說「不」 倒逼美國企業「自謀出路」

隨著中國對「洋垃圾」說「不」,也「倒逼」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垃圾回收產業「再謀出路」。對此,記者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就做過調查報道。

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可回收垃圾最多的國家,大約三分之一可回收垃圾出口國外,其中約一半流入中國。

美國廢品回收業協會統計,2016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市值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2億元)可回收垃圾,其中約一半為廢舊紙製品,重量超過1300萬噸。

以往,二次分揀工作都由中方完成,費時費力不說,還存在環保風險。比如「未經分揀的廢紙」,指的是在可回收廢紙中摻有不可回收物。美國回收系統的工作人員承認,經常會在可回收廢紙的垃圾桶內發現玻璃瓶、油氈、手提包、甚至毛衣這樣的不可回收物。

中國「洋垃圾」入境禁令去年7月出台後,美國可回收廢品的價格一路走低。去年10月,廢紙的價格暴跌35%至40%。

美國廢品回收業協會高級主管阿迪娜·阿德勒說,中國的高標準、嚴要求對美國企業而言也不都是壞事,一場垃圾回收革命的號角或許已經吹響。

為達到中國設定的進口標準,一些美國廢品回收企業啟用人工智慧完成垃圾分揀。

俄勒岡州一家企業就引進這樣一套系統:機器人將不可回收物從可回收物中挑出,機械手臂每分鐘可以分揀80次,而最高效的工人只能達到每分鐘準確分揀30次。不過這套系統價格昂貴,並非每家企業都用得起。

對於多數廢品回收企業來說,細化垃圾分類、從源頭控制可回收垃圾的「清潔性」或許是最實際的選擇。

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重新制定回收垃圾標準,並考慮增加廢紙專用垃圾桶,以減輕垃圾分揀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春節減肥指南:從入門到放棄
十句古詩詞,說透了人生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