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主齊桓公和趙武靈王半生輝煌,可最終結局竟然是餓死!

英主齊桓公和趙武靈王半生輝煌,可最終結局竟然是餓死!

齊桓公和趙武靈王可是名垂青史一等一的英明君主。

齊桓公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開「春秋五霸」之首先河。其中他和名相管仲君明臣賢的相得益彰合作流傳千古,奠定了齊國春秋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改革開放,不僅一舉改變了趙國積貧積弱的落後面貌,而且確立了趙國列國爭雄的超強大國地位。

然而成也英主,敗也英主,英雄也有落寞時,聰明反被聰明誤。齊桓公和趙武靈王后來都在繼承人的選拔上栽了跟頭,先後被自己的兒子們囚禁慘遭餓死,上演了一出人生高開低走的曠古悲劇。

當時的實情是怎樣的呢?《史記》是這樣記載齊桓公的:「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辛巳夜,斂殯。」就是說因為諸公子爭位,齊桓公被餓死後屍體腐爛蟲子都爬出來了。《史記》是這麼記載趙武靈王的:是時王少,成、兌專政,畏誅,故圍主父。主父初以長子章為太子,後得吳娃,愛之,為不出者數歲,生子何,乃廢太子章而立何為王。吳娃死,愛弛,憐故太子,兩王之,猶豫未決,故亂起,以至父子俱死,為天下笑,豈不痛乎!後世有人作詩專門論述:武靈遺恨滿沙丘,趙氏英明於此休。年來月去春寂寞,故宮雀鼠尚含羞。

是他們晚年的昏聵老邁害了自己嗎?實質是封建「家天下」沒落本質害了他們,害了中國上千年!

人生自古誰無死,可這也死得太小兒科,太讓人不可思議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瑤說 的精彩文章:

林沖就是一個有能力的普通人

TAG:文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