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甲子光年創始人張一甲:大部分區塊鏈項目處於內測前階段,離普及應用還很遙遠

甲子光年創始人張一甲:大部分區塊鏈項目處於內測前階段,離普及應用還很遙遠

3月28日,由甲子光年主辦的正本清源 ·2018「中國區塊鏈第一辯」暨行業領袖峰會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召開。美麗說創始人、HIGO創始人徐易容,分散式資本執行董事余文波,火星財經發起人王峰,ArcBlock區塊基石創始人老冒等近50位行業大咖在這裡展開了一場新技術之辯。

以下為甲子光年創始人演講實錄,由瓦斯財經(ID:pinduqukuailian)精編整理,有刪減:

我大概從2016年陸續採訪區塊鏈的創業者,當時的區塊鏈行業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也不知何時會亮。

2017年,突然一束聚光燈打來,但這條區塊鏈小路卻被圍得水泄不通,彷彿一夜之間變成通天台。

進入2018年後,我越來越不敢看區塊鏈相關的報道和新聞,為什麼?因為談哲理、談觀點、談消息的太多,但談事實的太少。很多奮力投身於區塊鏈漩渦之中的中流擊水者對區塊鏈的底層技術知道的其實很少,也就是說推動這場革命的變革者可能對於這場革命所面臨的邊界、未知、風險和局限性也沒有充分的研究、思考和準備。

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在於使用區塊鏈的人究竟抱著怎樣的目的。很多人說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嚴重被巨頭壟斷,被「玩壞」的生態當中,區塊鏈是回歸初衷唯一的方式,這是區塊鏈閃光的一面。但這枚硬幣的另一面卻是,2017年數字貨幣瘋狂增長之後,很多人不願意看到,也不願意談及區塊鏈,泥沙之下混雜著太多投機、悲劇與財富神話,大多數人的目光被數字貨幣緊緊吸住,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追問區塊鏈本身的意義。但無論正面還是背面,它在社會大眾的認知度更高了。

2017年區塊鏈瘋狂的供市,讓很多處於邊緣地位的年輕技術從業者成了自我賦權者。2018年春天有很多原本瞧不起區塊鏈的人也開始靜下心來去學習、去思考。這個春天於區塊鏈於我們而言都是最大的禮物。

放眼整個區塊鏈生態,我們發現大部分項目處於內測前階段。一項技術從誕生到發展到落地生根,往往會經歷三步:首先技術驗證,然後應用驗證,第三步才是量產商用驗證。目前,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還在第一步,只有少數區塊鏈項目走在第二步,離真正的普及應用還很遙遠。而在這場高風險、眾籌碼、長周期的遊戲中,又有多少人能等到普及應用的那一天呢?

很多人會拿互聯網的昨天比喻區塊鏈的今天,互聯網的誕生本就是一個由去中心化走向中心化的發展史。區塊鏈中心化的誕生就是服務好更多去中心化的人,以更穩定的投入換得更穩定的產出。

每當我們看待技術迭代的一次又一次的浪潮時,我們的心情很複雜,因為任何一個時期的歷史橫截面都不是那個正確答案的終點。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是不斷踏浪前行,不斷迎接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快手赴港上市有望今年完成;滴滴與北汽達成戰略合作
雲勢軟體獲4000萬元+融資,加速AI輔助藥物研發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