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寬鬆世代又如何》:平成廢宅與佛系青年

《寬鬆世代又如何》:平成廢宅與佛系青年

網上經常有吐槽當代日本年輕人的梗,叫做「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豚」。

前幾項不贅述,最後一個「平成養豚」有點意思。「平成」是日本明仁天皇的年號(1989年至今),「豚」在日語里是豬的意思,意思是,在平成年代成長起來的日本年輕人,大體都是一些廢宅一般的傢伙,和豬差不多。這一代人,在日本的語系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寬鬆世代」,指1987年以後出生的小孩,因其考試不發表排行榜成績,奉行寬鬆的教育方法,所以把這一批孩子叫做「寬鬆世代」,其成長特點是,學校「不排名次」,「不安排過重的作業」,讓孩子有一個寬鬆的自由的成長環境。

是不是很熟悉。

換成咱們中國的語境,就是「減負」嘛!

中國的「減負」時間上要落後於日本的「寬鬆」,所以,有些類似的措施在中國還處於摸著石頭階段,而在日本已經「初見成效」——他們「驚喜」的發現自己培養了一大群「平成廢宅」。

編劇大神宮藤宮九郎在2016年的電視劇《寬鬆世代又如何》中,把矛頭對準了最早一批經歷寬鬆教育的年輕人,開啟了吐槽模式。

劇中三個男主角都是29歲,年近而立。男一號工作7年,業績倒數第一,加之情商超低,連最基礎的新人工作都做不好,上司放棄了他,將他調離總部降職。

男二號在小學當老師,苦惱於領導嚴厲、家長難纏、學生不聽話。因為從沒談過戀愛,還是處男,遭到所有人的嘲笑。

男三號自視甚高,復讀11年只為考東京大學,日常收入主要靠拉皮條和敲詐嫖客。他和非法滯留日本的遊客生了孩子,但沒有辦理結婚手續。

說白了,這就是一群眼高手低,幹啥啥不會,做啥啥不行的的廢物點心,一入社會,就開始處處碰壁。難怪一些職場老人們在嫌棄他們時,都會說:

就像是在中國,看到一個年輕人大大咧咧,粗心愚鈍,做事各種不靠譜,領導們總會揶揄一聲:「你們90後確實不太一樣。」然後互相交換一個心領神會的眼神。

自2002年起,日本政府推行「寬鬆教育」,旨在摒棄死記硬背的填鴨式,轉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力和知識運用力。

學得少 ,教育大綱中教學內容和課時減少三成。

學得淺 ,圓周率記到3就行(我們是π=3.14,他們只需要知道π=3就好了)。

學得短 , 上5天課休息2天。

而結果呢?

日本的「減負」減去了升學壓力、年級排名,順便也減去了「受挫體驗」,減去了那種「我努力一下,下次考試就能進步幾名」的競爭精神。從小玩大的一代人,根本無法開展「利益相關的社會型交際」。

編劇宮藤官九郎,借主角山路之口一針見血——

學習能力下降,走上社會後被人說沒用、軟弱、沒有精神、只會做要求做的事。

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更沒有緊張感,無法隨機應變。

做什麼,都是找茬。

突然想到,最近很流行的一個稱呼,「佛系90後」。

是不是,很像。

可是,正如劇名所說的,那又如何呢?

其實啊,大家都一樣呀。

每一代人都一樣呀。

所謂垮掉的一代也好,寬鬆世代也好,獨生子女,80後,90後,00後,等等等等。每一個標籤背後,都逃不過被年長者搖著頭念叨「想當初我們……」,「你們這一代人……啊」所套路。

所以又如何呢?

每一代在長輩心中好像會把整個社會毀掉的年輕人,在十年二十年後無一不成為了支撐社會的主力軍,當然了,似乎也遺傳了前輩們吐槽下一代的毛病。

所以,寬鬆世代又如何呢?80後,90後,00後,又如何呢?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歸最後還是我們的。

誰還不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再見了,親愛的……
千元機裡面的「王者機」——Meizu 魅族 魅藍S6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