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神:蚩尤!一副「蚩尤畫像」,萬國皆臣服

戰神:蚩尤!一副「蚩尤畫像」,萬國皆臣服

尤其是古籍中關於蚩尤之死的記載,更把蚩尤是機器人這一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路史?蚩尤傳》曰:「黃帝轉戰,執蚩尤於中冀,而殊之,愛謂之解。」注意這裡的「殊」、「解」二字,袁珂解曰:「殊:斷絕、分離。」而「解」無疑就是「分解」、「拆散」的意思。「殊之,爰謂之解」就是說把蚩尤這個機器人拆散成了零部件。

《皇覽?冢墓記》曰:「傳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所謂「身體異處」、「別葬之」。都是說黃帝把蚩尤拆散成了零部件,並且還把這些零部件「別葬之」,即埋在不同的地方。這很可能說明蚩尤這種具有極高科技含量的外星機器人還有自動組裝的功能,所以才「別葬之」。

《皇覽?冢墓記》曰:「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亘天,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陽鉅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冢等。」傳說下來的蚩尤墳僅兩處,一處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叫「蚩尤冢」,另一處在山陽鉅野縣,叫「肩髀冢」。「肩髀冢」顯然是說這裡埋的是蚩尤的「肩膀」和「大腿」(髀)部分。由此推知,那麼「蚩尤冢」就理當是埋的其頭部和軀幹。

《皇覽》又說「蚩尤冢」常有「有赤氣出亘天,如匹絳帛」,即說「蚩尤冢」中常有紅色光束髮向天空,並經久不散,就像掛在空中的綢緞一樣,當地老百姓稱之為「蚩尤旗」。這顯然是這種機器人身軀中的能量在向外發光,說不定還具有召喚其主人來修復自己的作用。

《晉書?天文志》曰:「蚩尤旗,類彗而後曲,象旗,主所見之,天下有兵。」

《夢溪筆談》曰:「解州鹽澤,鹵色正赤,俚俗謂之『蚩尤血』。」這些應當都是後人的附會之說。

《雲笈七箋?軒轅本紀》曰:「黃帝殺蚩尤,於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後化為楓木之林。」郭璞解日:「黃帝得蚩尤,械而殺之,已摘其械,化而為樹也。」

《山海經-大荒南經》曰:「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注意這裡「械」字的反覆出現,「械」者「機械」、「器械」也,這也同樣明顯指示了蚩尤的「機器」性質。

《龍魚河圖》曰:「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由此可知。蚩尤在上古時代具有多麼巨大的、無人能勝的強大威力,當天下復擾亂時,黃帝掛出蚩尤的圖畫,天下人以為蚩尤沒死,於是萬國皆來臣服於黃帝。這再次充分證明蚩尤「華夏第一戰神」之至高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墨史書 的精彩文章:

長生不老、軀體巨大、能力超群的「神」,都是對英雄人物的崇拜!
為了解決軍營士兵的生理問題,越王勾踐發明了一種制度,流傳千年

TAG:筆墨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