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這些道教詩詞,頓感一股仙氣撲面而來!

讀這些道教詩詞,頓感一股仙氣撲面而來!

在道教發展歷史中,道門中人和道門外之人寫下了許多詩詞,內容大都跟修仙成道有關,或反映道教生活、表現神仙理想,或借道教神仙意象抒寫超凡脫俗的情感,這些激揚文字,正如近代學者傅勤家在《中國道教史》中所說:

「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塵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哉!」

這些詩詞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煉丹詩

即以煉丹為內容的詩歌作品。道教煉丹有內丹、外丹之分,故煉丹詩的內容也有內丹、外丹之別,或主內丹,或主外丹,或內外兼而有之。外丹詩如《太清金液神丹經》中載有一篇五百零四字的歌謠,其中有云:

「六一合和相須成,黃金鮮光入華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千變萬化無不宜。」

內丹詩如道教內丹派南宗開山之祖張伯端的這首《抱一》:

「國富民安後,修成體屬乾。

凝神歸妙道,抱一守丹田。

去住渾無礙,升騰任自然。

九年功滿日,獨步大羅仙。」


咒語詩

咒語是道士們召神驅鬼、治病求道的一種祝告之辭,在後來發展過程中逐漸文學化,主要分為散文體和詩體兩種,但以詩體居多。來看這則《凈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炁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道炁常存。

急急如律令。」


遊仙詩

這是一種歌詠神仙漫遊之情的詩篇,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楚辭》。遊仙詩的數量非常龐大。從作者身份來看,可分為道人遊仙詩和文人遊仙詩。前者如三國時著名道士葛玄,在晚年接受太上老君詔令而「升化」之際,心情非常激動而賦作的三首遊仙詩,其中第一首云:

「吾今獲輕舉,修行立功爾。

三界盡稽首,從容紫宮裡。

停駕虛無中,人生若流水。」

後者則歷代很多著名詩人都創作過遊仙詩,如三曹、嵇康、阮籍、郭璞、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等。來看唐代詩人施肩吾的這首《訪松嶺徐鍊師》:

「千仞峰頭一謫仙,何時種玉已成田?

開經猶在松陰里,讀到南華第幾篇。」


青詞

這是道教舉行齋醮儀式時呈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多用駢體。明朝的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偏愛青詞,多位內閣輔臣以善寫青詞而得寵,如袁煒曾作長聯:

「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誠有感。

岐山丹鳯雙呈祥,雌鳴六,雄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玄歌變文

道教的玄歌變文是以說唱的方式來講述神仙奇異變幻的故事,其目的是為了宣傳道教的信仰和教義。為了吸引聽眾,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稱手法敘述故事。來看《老子化胡經》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時,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四向集諸仙。

樂女擔漿酪,仙人歌玉文。

天龍翼從後,白虎口馳劖。

玄武負鐘鼓,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丈六金剛身。

時與訣口教,後當存經文。

吾升九天後,克木作吾身。」


步虛詞、贊詠詞

與玄歌相媲美的是道曲。其主要體式有步虛詞、贊詠詞、道情。相對而言,前二者雅,後者俗。來看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步虛詞》:

「華表千年一鶴歸,

凝丹為頂雪為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

卻向五雲翻翅飛。」


道情

道情多為遊方道士所演唱,通俗易懂,主要流行於民間。比如張三丰的《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其一云:

「無根樹,花正幽,貪戀紅塵誰肯修?

浮生事,苦海舟,盪去飄來不自由。

無邊無岸難泊系,長在魚龍險處游。

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

作者通過一系列比喻,以淺顯的語言啟人悟道,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正是:

「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水華究靈奧,陽精測神秘。

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巧合還是奇蹟?古老的西藏傳說被科學一一證實!
杭州並非南宋「名正言順」的首都,原來還跟風水有關!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