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一首宋詞,以樂寫哀,在同類題材中別緻新穎,發人深思!

這一首宋詞,以樂寫哀,在同類題材中別緻新穎,發人深思!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與一般懷人詞作不同的是,詞人所懷念的,不是舊日愛侶,而是曾經往來唱和的師友。晁沖之的從兄晁補之,位列「蘇門四學士」之一。晁沖之本人與蘇軾、蘇轍及「四學士」等不但在文學上互有往來,在政治上也很接近,故也捲入北宋新舊黨爭之中,命運與眾人一起沉浮。元祐八年,宣仁太后死,哲宗親政,新黨再度上台,舊黨人物打壓,「二蘇」及蘇門文士先後相繼連續被貶。晁沖之作為舊黨人物,也被迫離京隱居河南。昔日師友從此天各一方,陷入人生困厄。晁沖之在隱居生活中,懷念昔日師友,於是又了這一首詞。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宋代:晁沖之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詞上片追憶昔年眾人金明池的宴飲頻頻,感嘆曾經「多少歡娛」,當年的得意聚合,如今已成往事,現在眾人星散,離別後甚至沒有寄來一行書。這一句看似嗔怪有人無情,實際是隱晦地諷刺現實-----並非「不寄」,而是「不能寄」:眾人被貶,交通不便,受嚴厲打擊之下,也需要謹言慎行。不寄書信,即是自己潛身遠禍,也是避免牽連友人、招致禍端。由對往昔的回憶回到現實中,眾人分離,又消息不通,於是,詞人設想,如能相見,會怎麼樣呢?他的答案是,「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即使能尋常相見也不可能如當初那樣了。這一句說明,在當時的政治現實中,眾人各經歷磨難,即使見面,也難以再現當年的春風得意,意氣風發。劫後餘生之後,多半會謹小慎微,即便見面也不可能像當初一樣開懷痛飲,暢所欲言。這是經歷風雨之後的切身體會。

詞的下片借夢境寄託思念。詞人隱居河南,與被貶嶺南的蘇軾,黃庭堅、秦觀等人相比,不需要顛沛流離,生活安穩舒適得多,下片起句所謂「安穩錦屏」也就是表達的這種感受。友人在現實中難以相見,於是想像著夢中相見,一慰相思。趁著月明,夢魂飛渡江湖,去與友人相見。見面後要說些什麼呢?「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雖然彼此思念,但見面後不要問境況如何,春天已經逝去,還管得了落花嗎?「落花」,比喻舊日師友。他們飽受政治風雨摧殘,處境一落千丈。這裡用比喻手法,形象鮮明,以問句作結,留給讀者體會,意味深長。

這首詞撫今追昔,語言平淡,但寓沉痛的思念與其中,清朝人許昂霄《詞綜偶評》謂「情知春去後」二句,「淡語有深致,咀之無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為他人作嫁衣裳」,這句詩的全文和作者你都知道嗎?
杜牧中年所作一首詩,在後世尤其得到文人的讚賞!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