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三種奇葩「腦洞武器」:盾牌後面裝燈籠,這是要恍暈對手?
文史
03-28
三叉戟主要是一種匕首,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按動開關,「三叉戟」會自動彈出兩個「側臂」刀片,從而形成三叉形狀。
時至今日,已有大量的類似武器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但卻沒有任何文獻書稿對此有詳細的作戰使用說明。它的設計方式使得匕首的刺傷能力得以保持,這意味著它能夠提高防禦能力,而不會完全犧牲其攻擊性能。
這個叫做捕手的武器包括一個箍和它裡面的尖刺。它被用來扼住騎手的脖子,將他們從馬上拖下來,把他們殺死。在1500年代,該裝置的使用數額相當可觀。當然,在這之後,捕手也有二次使用。
在戰爭期間,它有時被用來捕捉重要的敵人(如貴族),使他們活著。在和平時期捕捉罪犯也是有用的,這使得它比現代手銬要可怕得多。捕手的捕獲端是彈簧載入的,使得頸部可以容易地滑動,而尖峰與頸部保持一定距離。
歷史上一些創意不一定是改變武器。有時候,人們努力修改防禦性武器,使他們更具有攻擊性。比如這個「燈籠盾」:
燈籠盾的底座是圓形的盾牌。附上盾牌是一個鐵鎧,在鎧甲上有兩個鋸齒狀刀片,用於捕捉對手的刀。如果這還不夠,平行的鎧甲上附著一個更長的刀片,可以用作進攻刺刀。
給這個武器這樣命名,是因為隱藏在其中的秘密武器。在盾牌的後面,會將放置一個點燃的燈籠。盾牌前面的一個小皮瓣可以舉起,露出後面的燈籠。
這個想法是,如果有人攻擊你,你可以打開襟翼。來自燈籠的光線會讓你的對手「眩暈和迷惑 」。這個想法可能對我們來說似乎無效,有些愚蠢,但是鑒於強盜們還會攜帶燈籠來遮擋對手,這個想法也許還有一定可能性。


※古代皇帝龍袍大比拼,哪個朝代的最寒酸?
※2018讓這把寶劍陪你實現夢想!
TAG:中華冷兵器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