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唇齒開啟間,便是你的前世今生

唇齒開啟間,便是你的前世今生

Every Breath You Take

 Synchronicity

The Police 

00:00/04:13

在美妙絕倫的音樂會上,旁邊就座的是一對英國老年夫婦,他們的銀婚紀念旅行目的地選擇了音樂之都。老先生來自倫敦郊區,老太太來自英格蘭北約克郡首府約克市(York),他們定居於雷丁Reading(靠近大倫敦的一座城鎮)。作為鄰座,我們在場間休息時的交流非常默契,不知不覺我們談到了英國英語的發音上。老實說從第一句問候開始,我就妥妥地將銀髮老太太納入了自家陣營,因為我們的英文發音不僅非常接近,加之對現場演繹的施特勞斯與莫扎特作品的解讀也如出一轍,真是他鄉遇知音。

在母語人士面前我也算考證到自己當下英語口音、腔調的淵源,原來我就是那英格蘭北區的約克腔與倫敦郊區腔的混合體。說起英國英語,人們普遍聯想到標準倫敦音,也稱女王音(Queen"s Accent),如以BBC為代表的字正腔圓的發音(標準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一般來說在本土常被認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表現。英國北部蘇格蘭(Scotland)、西南威爾士(Wales)及北愛爾蘭(Northen Ireland)地區的口音因地域差異而催生了種種方言。像西部利物浦(Liverpool)的口音,與工業革命時期當地的工人群體習慣性發重音、吞音有很大關係。在利物浦讀書的孩子們可以有機會去體驗、挖掘當地英文的不同。放眼每一個有自己文字、語言的民族,各區域口音的不同就確實在那裡,不來不去,這與千年的文化傳承、生活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時至今日,經歷在英格蘭耳濡目染的歷練,現在我也基本都能一耳辨識出是否倫敦音來。當然有研究表明,英國英語每隔數公里就有一些變化,所以有些發音就連本土英國人之間也相互不容易聽懂,我們外國人就不用過度在意了。

地道的英語母語人士,常能從一個人的發音才揣摩其背景、教育甚至性格(我們中文母語也一樣),所以在專業人士面前,所謂滔滔不絕、自以為流利的外語表達,可能早已將你自己的一切功底與水準顯露出來了。記得我的加拿大外教曾如是教導:「你認為的脫口而出並不代表你的外語語言能力有多強,經過大腦處理、組織的英語表達即使慢條斯理,反而更有吸引力」。

前蘇聯經典諜戰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里,潛伏在蓋世太保機構的蘇聯女間諜凱特十月懷胎分娩在即,然而生孩子時的極致宮縮疼痛致使她痛苦萬分,她呻吟著,潛意識裡喊叫出一句俄語「媽媽」,徹底暴露了她是俄國人的身份。

雖然在這之前,她的上司施季里茨提醒過她去別處生孩子或要求她憑意志力改用其他語言喊叫,因為他們很清楚,在一個母親生下孩子的痛苦經歷中釋放的是最原始的吶喊,即便是一個訓練有素的間諜也面臨著來自人之本性本能的考驗,然而這一切最終還是敗落在刻入骨髓的母語上。

為什麼呢?心理學研究分析,人在身心最脆弱、精神最疲憊的時刻往往情不自禁脫口而出的都是來自童年的地地道道的「母語」。這種「母語」可以精確追溯到你兒時的特定環境與背景來源。電視劇的這個情節也許是原著原形的真實體現,也不否認也有從藝術角度的渲染,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語言它終究帶有你的前世今生的淵源,我們在操練外語時,也就始終帶著你來時的那些標籤。

二戰時期,蘇德都在對方安插了間諜以滲透、獲取戰時情報,對於蘇聯人來說,發現德國間諜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利用非常規之發音的俄語辭彙來試驗德國人,而恰恰成年德國人(即使是語言天賦很好的間諜)的舌頭很難發出精準的俄語彈舌音,就這麼一個又一個德國間諜暴露了。

人們往往會說某一些群體(比如日本人)的英文發音不太標準,那也是因為受其母語(如日語發音r)的影響。一些方言口音很重的中國人,同樣說普通話(Mandarin)、講外語始終帶有濃重的腔調,這並非說其方言有何不好,只是說其方言的母語環境對其普通話、外語存在客觀的、更根深蒂固的影響。我常留意傾聽那些持有一級甲等普通話證的電視台播音員們,其實還是很容易就能辨識其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首當其衝的就是拼音W的發音,因為在江南,我們很少將這個拼音字母發成咬唇音,多為口型音,而北方人普遍會將它發得很重;另外一個就是兒化音的運用。比如China的首音節發音,北方人多半會自帶類似於「che」的音,而我們不會捲舌發此音,相比較更接近英文原音。

談了這麼多,難道我們就沒有練就如火純青的英語水平的可能了?那也不絕對,我們講的是普遍情況、大概率可能,認知(心理)學派(Cognitive and Learning Science/Cognitive Psychology)學者認為如果從兒童時代就接受第二語言在大腦「白板」上的塑造,那也是可能企及外語母語水準的,因為兒童的可塑性(Plasticity)極強,當然過了一定的關鍵期(特定年齡段,據說是12歲)就很難或者說不太可能實現這一目標了。凡事都不絕對,世上也有各種天才,語言學、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也一直沒有停步。即便同樣年齡的兒童,英語發音、習得成果也會千差萬別,這又與孩子的性格、興趣、學習策略、學習動機、家庭環境等關聯。對於我們這些不太可能練就母語般英語的成年人,也不用放棄,水滴石穿、持之以恆地積累,一定會有所提高與進步,你所實現的成果就是一點點剝離那植入骨髓的方言、母語的障礙。

The (foreign) language you speak, your origin. You can make it with your persistent effort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盈盈微風拂面來 的精彩文章:

經曆法蘭克福機場,你的任性無處安放

TAG:盈盈微風拂面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