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一月天子」,在位期間發生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明朝「一月天子」,在位期間發生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晚明三大疑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這三大事件標誌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其中一位皇帝在位一個月卻發生了其中的一件疑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曆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繼位,改年號為泰昌,史稱泰昌帝。朱常洛的身世和明神宗一樣,都是父皇偶然臨幸宮女而生。本來這種事情,內侍要記錄相關的年月以及賞賜的物事,可是皇帝對自己做這件事卻不願提起,1581年(萬曆九年)一天,朱翊鈞臨幸了一個宮女,次年四月,王氏被封為恭妃。八月,產下皇長子朱常洛,朱翊鈞對這個兒子不是很上心。

朱翊鈞對恭妃敬而遠之,卻對鄭貴妃百般寵愛。1584年,鄭貴妃產下皇二子朱常漵,可惜夭折。皇帝對她寵愛不減,兩年後,鄭貴妃產下皇三子朱常洵,隨即加封皇貴妃。

為了平息越演越烈的皇儲爭議,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十月,朱翊鈞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為福王、五子朱常浩為瑞王、六子朱常潤為惠王、七子朱常瀛為桂王。

其實萬曆皇帝朱翊鈞是很想立鄭貴妃三子朱常洵為太子的,可是迫於朝臣,以及皇后和太后的壓力,最終只能封宮女王氏生下的朱常洛為太子。

朱常洛在自己的父皇鄙視下生活了很多年,萬曆皇帝在位時間又很長,在父親的壓力下總是膽戰心驚的生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廢掉太子之位。終於在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登基。

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沖粹無病容」還是活蹦亂跳的,登記後泰昌帝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發銀100萬兩犒勞遼東等處邊防將士,罷免礦稅、榷稅,撤回礦稅使,增補閣臣,運轉中樞,「朝野感動」。

本來一切都向著好的方面發展,新君登基會有一番新作為,但是僅僅過了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泰昌皇帝在服用太醫開的藥方後沒有效果,泰昌帝有病亂投醫,竟擅自斥退太醫院醫官,而請內侍崔文升給他看病。崔文升開了一個方子,皇帝吃後大瀉不止,一夜之間如廁三四十次,現已昏迷不醒,急請內閣處置。內閣首輔方從哲是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資格入閣的,他在萬曆朝擔任了七年首輔,很能處理君臣間的關係。

當方從哲帶著閣臣們趕到太和門時,內廷已經亂成了一團,皇帝昏迷不醒,太醫們束手無策。方從哲又火速進了乾清宮。泰昌帝伸出有些顫抖的手握住方從哲說:「太醫院一幫庸醫,朕信不過。」方從哲說道:「萬歲若信不過太醫院,臣當傳檄天下,廣召名醫。」泰昌帝問:「聽說鴻臚寺有官員來進葯,如今為何還不送來?」方從哲說:「鴻臚寺丞李可灼曾上本說他有仙方可治萬歲病症,但臣與內閣諸臣計議,以為不可輕信,所以已將李可灼斥退了。」泰昌帝面露嗔色:「太醫無用,仙方又不可信,難道叫朕束手待斃?」方從哲嚇得連連叩頭說:「微臣怎敢?只是李可灼之言實不可信,皇上三思。」泰昌帝揮了一下手說:「你傳旨下去,朕要試試這個仙方。」

朱常洛又命身邊太監速召李可灼進宮。李可灼診視完畢,泰昌帝命快快進葯。諸臣再三囑咐李可灼慎重用藥,泰昌帝則不斷催促趕快和葯。到日午,李可灼進一粒紅丸。泰昌帝先飲湯,氣直喘。待葯入,即不喘。於是稱讚李可灼為「忠臣」。大臣們都心懷不安,等候在宮門外。

晚上,朱常洛又要求再服一丸,李可灼又進了一顆紅色丸藥。結果,不大一會兒,皇上就手捂心口,瞪著兩眼,掙扎幾下,一命嗚呼了。

泰昌帝繼位一個月即駕崩,加之朝廷內黨派紛爭激烈,使得關於此案的議論甚囂塵上,並且多少帶著東林黨藉機伐異的意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明朝忠臣 以9000人打敗10萬大軍 一個「反間計」落得凌遲下場
為什麼明朝多昏君,清朝多明君?真相居然是這樣!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