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這5種肢體語言暴露了你的想法!

心理學家:這5種肢體語言暴露了你的想法!

大家下午好,關於大家熱議的抑鬱症有關話題,我們將在後面繼續和大家探討分享。小小今天將給大家介紹行為心理學——肢體表現是如何暴露我們內心的想法的?

我們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往往採用多種方式,可以是直面的言語交流,也可利用電子設備上不同的APP傳遞文字信息,或者是通過肢體語言傳達。肢體語言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最為形象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緊張的時候會擺弄衣角或搓手,難過的時候會垂頭喪氣,高興的時候會手舞足蹈,這些都是不同的身體語言的講述,那麼還有哪些肢體行為可以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他人呢?

1、快樂時的肢體表現

如果一個人內心是愉悅的,他整個人都會處在一种放松而自然的狀態中,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雙腳,伴隨著美麗的心情他的雙腳可能會不自覺的來回擺動,或是按照一種恆定的頻率顫動。學生最喜歡的時間莫過於是下課了,心理研究人士發現,臨近課堂結束時學生抖動腳的頻率會明顯增加。

2、接受他人時肢體表現

當你全身心的接受一個人你會變得很主動,比如遠遠的看見他就會飛快的跑向他,也會不經意間的挪動自己的身體和方向,確保自己可以全方位的朝向對方。那麼如果一個人背對著你,當你喊他的時候他也只是回頭而沒有轉身,那麼可能他並沒有完全的接受你。

3、感到厭煩時肢體表現

如果你在和他人交流時,對方開始慢慢的疏遠你,目光也開始逐漸的遊離,腳尖的方向逐漸指向遠方,表明可能他已經不想要繼續交流下去了。如果他已經把雙手放在雙膝上,或者頻繁的看手錶,他一定是厭煩了。

4、樹立權威時肢體表現

柔和的進行交流和溝通時,通常人們不會有較大幅度的動作,雙方的注意力也都在對方的身上。但是,如果你在和他人溝通時,對方突然將雙腳叉得很開,他一定是有了對立的想法,想要表達自己的堅持和威信。

5、 自在舒適時肢體表現

當人們處於較為警覺的環境中時,他一定不會採用交叉雙腿的姿勢,因為這樣非常不利於逃跑或是進攻。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獨自一人的時候更喜歡翹著二郎腿,或者和家人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時更自在和放鬆呢。

上述幾點總結是基於大部分人的行為和心理特徵,當然因為個體所具有的差異性不能代表全部。但在實際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更多肢體行為的觀察來了解他人內心想法及感受。

例如當你靠近一個人,如果他沒什麼反應那麼他對你應該是接受的態度,如果他抗拒性的躲避了,那麼你們或許還需要更多時間來相互了解,喜歡今天的行為心理學內容嗎?對心理學感興趣可以關注小小哦。

心理學家:18歲初入社會,需要注意三點!
心理學家:通過這8個動作細節,可以判斷對方是否在撒謊!

TAG:神奇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