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培育世界第一流的飛行員,L15教練機助力我國空軍戰力實現騰飛

培育世界第一流的飛行員,L15教練機助力我國空軍戰力實現騰飛

一個國家空軍部隊的戰鬥力,誠然與現役人員的飛行技術和部隊的裝備水平密切相關,但後備人才的培養和補充同樣不能忽視。在二戰中,在採取所謂「精兵」政策培養的日軍海航飛行員消耗殆盡之後,日軍航母戰鬥力立刻滑坡就是非常經典的反例。為保證飛行員能夠從對飛行一無所知穩步地成長到足以駕馭最新型的戰機,教練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又因為初級的飛行訓練和戰機的飛行訓練之間難度的差異很大,所以往往在教練機上,還要用初級教練機和高級教練機這兩個階段來保證訓練難度的跨度不會太大。

圖為中國空軍的殲-11戰鬥機

在1991年時,中國開始引進蘇-27系列戰鬥機,並在隨後自行生產了殲-11系列。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JL-11教練機(K-8國內稱呼)雖然飛行品質雖好,但作為一種亞音速的飛機,其操縱特性與身為三代機的蘇-27相差還是太大,結果延長了飛行員在蘇-27上的適應時間。對於昂貴的三代機而言,這樣做消耗了額外的機體壽命,也就意味著成本的額外支出。為此,設計一種新型的,性能特性儘可能貼近三代機水平的高級教練機勢在必行。L-15「獵鷹」高級教練機即是在這個環境下誕生的。

圖為國產L-15「獵鷹」高級教練機

因為存在技術合作的緣故,從外形輪廓上看,L-15高級教練機與雅克-130之間是頗為相像的。但它進一步提高了最大速度並強化了大迎角時的機動能力。在電傳和新型航電設備的輔助下,它的飛行品質已經達到了三代機的水準,據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在某些方面還有所超出。除去飛行性能之外,在航電設備方面,L-15也力求能夠儘可能地還原三代機的各種功能。也就是說,它的航電設備能夠滿足空對空導彈和空對地精確制導武器的訓練要求。

圖為2017年「航空飛鏢」比賽中發射火箭彈對地打擊的L-15

事實上,能滿足訓練要求,和能具備實際的打擊能力之間並沒有太大差異。L-15「獵鷹」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將其作為輕型攻擊機/戰鬥機來使用。在2017年的「航空飛鏢」比賽中,L-15就曾經以對地攻擊的角色登場競技。這算是我軍對其戰鬥能力的一個認可。隨著我軍發動機技術和航電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L-15的潛力還能得到進一步的挖掘,並在它的30年/10000小時設計壽命周期中始終保持性能的先進。

作者:利刃/知行合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中國以1/4的軍費建造了比美方多一倍的艦艇,這個秘密終於解開了
那些一邊聲稱航母過時,一邊宣稱要有更大格局的人,錯在哪裡

TAG:晨曦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