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險些立為太子,最後卻死於權臣之手

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險些立為太子,最後卻死於權臣之手

原標題: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險些立為太子,最後卻死於權臣之手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親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妃,可以稱得上血統高貴。李恪自幼勇武好騎射,文武雙全,頗有父風。李世民多次直言李恪最像自己,想要將他立為儲君,卻因為種種原因作罷。然而,在永徽四年(公元654年),身為吳王的李恪竟被朝中權臣污衊謀反而致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為了爭奪皇位,太子李承乾竟然試圖刺殺自己親弟弟李泰,結果沒有成功,於是聯合漢王李元昌等人秘密商議逼宮,意圖起兵謀反。結果事情敗露,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審問他,李承乾直言李泰意圖儲君之位。李世民不忍殺死自己的兒子,於是將李承乾貶為庶民,流放黔州,同謀全部伏誅。李世民認為李泰與李承乾相爭才導致此事發生,索性將李泰也幽禁了。


但是這樣一來李世民的髮妻長孫皇后的兒子只剩李治一人,但是李治生性軟弱,於是李世民想將太子傳給李恪。這個想法遭到重臣長孫無忌的竭力反對,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兄長,自然希望自己的外甥將來能成為皇帝。於是他勸說李世民,說李恪母親是前朝公主,且並非嫡出,將他立為太子不利於政治穩定。況且李治性格仁厚,又是嫡子,是最適合守成的國君。李世民考慮再三,還是將李治立為了太子。



李恪被封為吳王后,將自己封地的子民土地治理地井井有條,但由於喜愛遊獵,被朝中大臣彈劾。唐太宗於是給他發了一封告誡書,希望他學會自我把控。李恪收到信件後,積極處理政事,再也沒有因為遊獵之事被大臣彈劾。


而重臣長孫無忌認為吳王李恪的存在對李治是個威脅。於是在唐高宗李治登基四年後,長孫無忌借口房遺愛謀反一案,將李恪誣告致死,死時僅有三十四歲。然而世道好輪迴,長孫無忌那時肯定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被人誣告而失去了性命,當然,這是後話。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藩王眾多,為何只有朱棣一人能夠造反成功奪得皇位?
明朝時期京城曾遭遇神秘大爆炸,疑似外星人入侵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