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兩會新媒體報道觀察

2018兩會新媒體報道觀察

歷年兩會都是新聞媒體的「競技場」, 2018全國「兩會」新媒體報道依然精彩紛呈,各大媒體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短視頻、融媒體等形式開啟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報道,為大家帶來及時、準確、充滿創意的兩會報道。

兩會「黑科技」再度升級,人工智慧、大數據、 AR 表現搶眼

相較於往年兩會上更酷更炫的採訪硬體,今年的「黑科技」產品智能化體驗更加明顯,服務性和實用性更強。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和AR為代表的智能媒體表現頗為亮眼。前沿技術和內容創新相結合,持續提升了兩會報道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

2017年是人工智慧發展史上非常關鍵的一年,這期間人工智慧受到政策、社會資本多方支持。2017年3月「人工智慧」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12月,工信部發布《促使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除了政策的密集出台,各大巨頭公司如百度、阿里也紛紛斥巨資入局,這讓人工智慧成為難以迴避的話題。今年它也成了全國兩會期間被提及頻率最高的科技辭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強調「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越發澎湃的人工智慧浪潮中,這一技術在新聞媒體領域的應用落地也是大勢所趨。今年正式上崗的新華社「媒體大腦」,就將人工智慧在新聞報道領域的作用推入了深度領域。同時也對大數據時代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的未來進行了探索。

據了解,這款由新華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發的國內第一個媒體人工智慧平台,提供基於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八大功能,覆蓋報道線索、策劃、採訪、生產、分發、反饋等全新聞鏈路。通過學習海量信息,不僅能迅速掃描數億個網頁,從中收集文本、圖像、視頻等數據,還能自動分析兩會熱點、輿情、進而生成可視化圖表、自動完成配音配圖和視頻剪輯,最終生成富媒體新聞。在兩會期間,「媒體大腦」參與了多個熱點新聞的製作發布,展現了異於普通人的強大功能。例如從5億網頁中梳理出兩會熱詞並在15秒生產出第一條兩會MGC(機器生產內容)視頻新聞;對比最近5年的工作報告,一天之內推出兩會熱點觀察;第一時間用人工智慧的超高效率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併產出MGC(機器生產內容)視頻等。大幅提升新聞生產和傳播效率。每一條消息的發布,都引發業界的強烈關注。更有評論指出,「媒體大腦」的突破和應用或將為媒體生產端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此外,今年兩會,新華網還引入「Star」生物感測智能機器人,以科學的「讀心術」描繪出觀眾在聽政府工作報告時最真實的「情緒曲線」。這也是業界首次把情感交互技術應用於時政新聞領域。3月5日,30位觀眾在新華網影視感測評測實驗室同步觀看政府工作報告會議,在總理作報告的100多分鐘內,「Star」生物感測機器人實時捕捉、自動計算、實時收集觀眾情緒生理變化,通過人機交互等技術轉化為數字,精確分析出「心潮澎湃」的瞬間,獲取受眾生理和心理數據,生產出國內首條生理感測新聞。

AR(增強現實)技術,其原理是透過影像處理技術將虛擬影像和現實影像融合,使真實的環境和虛擬世界實時地疊加到同一畫面或空間。其最大的特點是虛實結合、實時交互。相對傳統的圖文視頻,AR具有更強的擴展空間表現能力,相對於虛擬現實,AR的硬體要求比較低。據《VR/AR全球投資回顧與2018年展望報告》顯示,2017年VR/AR全球投資額創下了近3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其中中國佔比25%,是世界第二大主要投資目的地,亞洲也成為全球VR/AR主要的資金來源。今年,國內首次採用「增強現實」報道全國兩會。新華社客戶端日前發布「增強現實」報道《AR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福利》,用戶進入新華社客戶端首頁,點擊首頁下方的「小新機器人」,使用AR功能掃描二代身份證帶有國徽和長城圖案的一面,即可用更加具有科技感的方式瀏覽政府工作報告。全新的閱讀與交互形式吸引了眾多網友下載體驗。用戶在表示新奇的同時也紛紛表示AR技術的使用給多樣化的信息傳播增添了更多可能。

兩會報道視頻化趨勢明顯,媒體發力短視頻和移動直播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短視頻平台和直播平台興起,移動視頻行業高速發展。視頻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資訊視頻化逐漸成為中國媒體生態的一大特色。《未來地圖: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2017)》顯示,2017國內的資訊視頻消費的滲透率達到61.8%。資訊從圖文升級到視頻形式已成必然趨勢。2018年兩會,主流媒體進一步強化視頻全面化,爭相布局視頻產品。短視頻和直播視頻兩種形態成為兩會熱門的報道方式,豐富兩會新媒體報道,助力兩會聲音傳遞。

短視頻歷經了3年的平緩發展期,2017年再度火爆。根據卡思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國內短視頻領域總播放量以平均每月近10%的速度爆炸性增長。2018年,短視頻用戶預計將達到3.53億人。短視頻最主要的特徵是短平快,時長多在5分鐘以內,符合移動用戶消費時間的碎片化。經過幾年的演變,短視頻成為精鍊、有趣、傳播力強的代名詞,獲得各大平台、粉絲和資本的青睞。處於風口的短視頻順勢成為2018兩會媒體新寵。聯合報道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為代表的主流媒體,開啟短視頻競技新航程,充分運用短視頻形式,融合動畫、脫口秀、H5、紀錄片等手段,推出數十款創意十足,形式多樣,誠意滿滿的兩會短視頻作品,在獲得高傳播的同時,也收穫一大批受眾的讚美。

以人民日報推出的《政府工作報告怎麼讀?人民日報為你建了一座城!》創意類動畫短視頻為例,首次將縮微定格動畫形式引入時政新媒體報道,通過搭建的一座叫「種花家」的城市,搭配直觀的數據、簡練的文字,在短短2分半的時間內,形象展示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奮鬥目標。該視頻自3月6日發布以來,總播放量超850萬,微信閱讀量也超過10W+。新華網發布的創意短視頻《躍然紙上看報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綜合運用3D立體畫、摺紙動畫等表現手法對相關內容進行了3D可視化呈現,僅經過4天時間,新華網及各種主要渠道總訪問量就過億,媒體轉載量也近千家。

3月7日,人民日報兩微兩端正式發布短視頻MV《中國很贊》,通過原創手指舞,用充滿活力的方式,創意表達對新時代的期待和祝福,迅速引發刷屏。微博視頻發出一小時,閱讀量便就已破百萬。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進而發起「中國很贊」眾籌MV活動,引導網民上傳手指舞短視頻,一起為中國點贊,大量明星和網民響應號召加入線上挑戰活動,截至3月18日20時,活動閱讀量、參與量超10億。依託內容本身的趣味性和短視頻的高速傳播特性,短視頻《中國很贊》在微博、快手、抖音、嗶哩嗶哩等青年人喜愛的新媒體平台上迅速形成熱點話題,也成為2018兩會期間的現象級作品。

除了創意類短視頻,現場報道類短視頻表現也十分搶眼。主流媒體運用短視頻實現了短時間內對兩會新聞信息的高度獲取。例如此次兩會報道期間,央視就發揮其在視頻製作和傳播方面的天然優勢。採用獨家短視頻打頭陣的傳播形式,並聯合微博推出24小時新聞頻道「央視會眼」,推動央視兩會報道短視頻內容的傳播,網民可以隨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收看央視兩會相關報道,獲取權威資訊。截至3月10日,@央視新聞及其矩陣賬號共發布400餘條短視頻,播放量近5億。

兩會報道視頻化趨勢同時也體現在移動直播的大量運用。3月2日,全國兩會前夕,人民視頻客戶端上線,聚焦短視頻和網路直播領域,提出手機直播、新聞短視頻、拍客視頻等視頻資源一體化共享方案。人民視頻客戶端在兩會期間充分發揮了融媒體特色,在現場直播視頻、重量級嘉賓訪談視頻、原創視頻等眾多領域發力,產生了較大影響力。同時,央視也以「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網、CGTN新媒體為主力平台,優選報道角度、拓展報道深度,打造優質移動直播和微視頻報道品牌,形成全媒體直播報道絕對優勢。

傳統媒體與商業資訊平台深度融合,百度、騰訊等新媒體成傳播新戰場

傳統主流媒體往往具有政治優勢,處於新聞內容產業的上游,其核心競爭力是優質的內容。商業資訊平台的優勢則在於用戶分發技術應用,市場化運作。傳統主流媒體與商業資訊平台的合作,可實現多方共贏。一方面商業資訊平台可以將自身的平台和流量資源賦予主流新聞媒體,能很好地解決傳統主流媒體轉型面臨的問題,如「優質內容怎麼抵達更廣大用戶」;而另一方面主流媒體則可為商業資訊平台提供豐富權威的內容加成,填補其資質短板。此次兩會期間,主流媒體就與各大商業資訊平台展開積極合作,基於各自優勢,組建兩會資訊矩陣,融合發展,擴展出新的兩會傳播渠道,開拓了兩會新媒體報道新局勢。

如百度聯合人民日報、央視、經濟日報等多家權威新聞機構,搭建兩會新聞專題信息流頁面,包含了「兩會知多少」「兩會前瞻」「提案提議」等多個內容板塊。在兩會期間,打開百度APP可直接進入兩會報道頻道。依託於百度技術優勢,百度APP的信息流推薦還可精準推送用戶最關心、感興趣的兩會資訊,並且可以一天24小時不間斷用全方位立體的形式為全國人民送上兩會一手精選資訊。從熱門新聞到直播再到精選視頻應有盡有,真正實現高效高質個性化地閱讀兩會信息。不少網友在體驗之後都感嘆終於不再切換APP看兩會新聞了。主流媒體與商業資訊平台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了聚合全媒體資源,同時滿足了用戶集中閱讀和個性化閱讀的習慣。此外,騰訊新聞與新華社、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日報、中國網等30多家權威媒體也深化了合作關係。權威媒體負責內容生產,騰訊提供技術和平台支持,進行原創報道、圖文直播等聯合報道。2018年兩會期間聯合推出多檔視頻直播,直播總時長創下中國網路平台視頻新聞直播新的記錄。此外,還製作了兩會主題的互動H5等,創新互聯網互動形式,吸引用戶廣泛參與兩會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兩會前剛上線的人民視頻客戶端,也是在人民網、騰訊公司外加歌華有線合作下產生的。它利用人民網內容製作和品牌優勢,整合騰訊的技術平台和流量優勢,以及歌華有線的廣泛終端覆蓋,形成合力,生產傳播優質的視頻和直播內容。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騰訊將充分發揮自身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平台優勢,助力傳統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本次視頻戰略合作項目落地。

央視與微博的合作也體現了傳統媒體與商業資訊平台間的深度融合帶來的新力量。大會期間,央視與微博聯合推出了「兩會」24小時新聞頻道,在合作過程中,微博雲剪提供了快速剪輯生產分發視頻、海量素材庫、分發傳播效果追蹤及大數據分析三大核心功能,央視新聞中心使用微博雲剪功能將央視新聞兩會優質內容快速剪輯生產分發,通過官方微博@央視新聞及其矩陣賬號發布到微博,視頻便自動進入央視會眼通道,用戶可在微博客戶端觀看。藉助於微博的用戶規模和傳播能力,央視新聞不僅擴大了兩會報道覆蓋面,也大大提升了央視報道的傳播效果。此次深度合作,實現了雙方優勢互補,為觀眾打造了主流媒體的權威兩會報道盛宴,實現了引導輿論、深度傳播的良好效果。

相關閱讀

揭秘 | 14家網媒兩會成績背後的最強團隊

投票 | 15家中央主要新聞網站巔峰對決 哪家融媒體作品更勝一籌?

投票 | 23家地方新聞網站腦洞大開!融媒體作品哪家更贊?

兩會幕後 | 揭秘27家網媒記者編輯到底有多拼?

盤點 | 16款兩會H5刷屏 創意顛覆想像!

一圖讀懂 |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網信工作

本文轉載自人民網傳媒;作者:黃楚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露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學與傳播學系研究生。

征訂《網路傳播》雜誌郵發代號:80-1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汪洋主持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主席會議
美國5名科學家被困南極洲 阿根廷海軍營救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