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5000巡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現狀

F5000巡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現狀

"領跑者5000(F5000)"是由我國最權威的科技信息研究機構——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負責評選,入選論文均為各學科前1%高被引論文,展現了期刊所在學科領域的最高學術成果。

2017年,《臨床肝膽病雜誌》共提名F5000論文13篇,在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的3種消化病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現狀

胡曉麗, 趙宏偉, 吳曉岩, 牛俊奇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肝膽胰內科

臨床肝膽病雜誌,2012,28(6):413-416, 42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全球20億人已感染HBV,其中3.5~4億人為慢性HBV攜帶者。HBV感染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臟疾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引起的與HBV相關的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每年會導致100萬人死亡。

中國是HBV感染的高發區,2006年進行的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HBsAg攜帶率為總人口的7.18%。因此,估計有9300萬HBV攜帶者,其中30萬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992年中國衛生部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並頒布了《全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種實施方案》;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2005年,中國政府採取了完全免費為所有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2006年衛生部頒布了《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制定了乙型肝炎防控的具體目標:5歲以下兒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降至7%以下。

我國兩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的比較

1992~1995年全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人群HBV感染率為57.6%,攜帶率為9.75%,據此推算全國有6.9億人曾感染過HBV,其中1.2億人長期攜帶HBV,據專家估計,當時全國有患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000萬人。

為評價1992年我國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規劃的效果,衛生部在2006年開展了全國人群乙型肝炎等有關疾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本次調查顯示我國成人HBV感染率高達42.40%~80.77%,我國人群HBsAg攜帶率為7.18%,與1992年調查發現的9.75%的HBsAg攜帶率相比,下降26.36%,而且年齡越小,下降幅度越大,5歲以下兒童的攜帶率只有1.0%。已經達到2010年的國家目標:5歲以下兒童的患病率小於1%;且低於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2%。

在HBsAg陽性的兒童(<15歲)中,HBeAg陽性的比例較高(>68%)。「大三陽」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年齡40~59歲之間的人下降至15%。 HBsAg陽性的育齡婦女中HBeAg陽性的比例是30.0%,與1992年的調查結果相似。

根據1992年和2006年兩次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計,1992年以來兒童感染HBV的人數減少了近8000萬人,兒童HBsAg攜帶者減少了1900萬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率由1992年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管理時的30%提高到2005年出生兒童的93%;乙型肝炎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由1992年的22%提高到2005年出生兒童的82%,接種率有大幅度提高。

本次調查1~14歲兒童40 129人,其中有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史32 732人,佔81.56%。1~4歲和5~14歲調查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率為89.39%和50.59%,乙型肝炎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分別為73.37%和43.91%,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和首針及時接種率城市高於農村,東部高於西部,醫院出生兒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高於在家出生兒童。

2009年我們對吉林省德惠市的居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當地大部分居民的收入在中等收入範圍,性別和年齡分布以及在全省經濟和文化發展處於中等水平。參加流調的人群為3833人,其中HBsAg 、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陽性率分別為4.38%、35.66%、1.38%、6.65%、40.88%。當地的HBsAg血清陽性率(4.38%)幾乎是1992年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前的一半,也低於2006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時的HBsAg血清陽性率(7.18%)。

HBV的基因型及其分布

目前已經發現的HBV基因型有8種,即A、B、C、D、E、F、G、H型,近年發現HBV基因型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在我國以B型和C型為主。基因A型主要分布在歐洲西北部,北美和非洲地區,基因型B和C分布在亞洲,而基因型D主要存在於地中海地區,另外,基因型E局限於東非地區,基因型F發現於美國當地人、玻利尼西亞、中美洲和南美洲。基因型G在美國和法國有被報道,而基因型H發現於中美洲。

2005年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在我國最常見的基因型為B(41%)和C(53%),也發現了基因型A和D。C型主要分布在在中國北方,而B基因型在南部省份更為普遍。感染B基因型的患者較C基因型患者年輕,有較低的HBeAg的攜帶率,分別為65%和72%。

HBV的不同基因型可能代表著不同的複製和變異能力,是病毒變異進化的結果,HBV基因型與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治療和預後都有一定關係。與基因B型相比,基因C型更易引起重型肝炎。與基因A型相比,感染基因D型的患者更易發生肝癌,肝移植後乙型肝炎的複發風險高,病死率高。另外,A和B型對干擾素的應答效果優於C和D型。基因型可能也影響拉米夫定耐葯突變株的出現,基因型A比基因型D更易發生拉米夫定耐葯。因此,HBV基因分型對於指導治療,提高疫苗接種,控制肝臟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HBsAg的抗原性較複雜,根據其特異的共同抗原決定簇「a」和至少兩個亞型決定簇「d/y」和「w/r」 分為不同的血清型:ayw1、ayw2、ayw3、ayw4、ayr、adw2、adw4q–、adrq+和adrq–。

我國的一項研究發現,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和廣東省廉江市530份HBsAg陽性血清進行HBV DNA基因擴增,並對擴增產物直接測序,分析HBV血清亞型和基因型,哈爾濱和廉江市HBV血清型以adrq+為主,分別為87.2%和73.5%,其次為adw2,分別為12.0%和25.7%;兩市HBV基因型均以C型為主,分別為87.8%和73.2%,其次為B型,分別為12.2%和26.1%,在廉江市僅有1例D型,1例B、C混合型。

我們對73例吉林省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了HBV基因分型。吉林省地區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HBeAg陽性)患者中存在B、C、B+C基因型,以C基因型為主,未發現其他基因型的存在。C基因型佔主要地位,提示C基因型可能與乙型肝炎慢性化有關。

HBsAg陰性的乙型肝炎和隱匿性乙型肝炎

HBV感染是指HBsAg陽性和血清中HBV DNA的持續存在,而隱匿性HBV感染(OBI)是指HBsAg陰性患者的肝組織中持續存在HBV。OBI是指在肝臟組織中的存在HBV DNA(血清中可檢測或檢測不到),患者血清中存在既往感染的血清標誌物(抗- HBc和/或抗- HBs陽性),或者不存在血清標誌物(抗- HBc和/或抗- HBs陰性)。

我國北部地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隱匿性肝炎、HBsAg陰性的肝癌和HBsAg陰性的健康人群中,隱匿性HBV感染的患病率分別為28.3% (45/159)、70.4% (95/135) 和 10.6% (38/359),在這些人群中抗HBc抗體IgG陽性率分別為100% (45/45)、86.7% (85/98) 和33.3% (14/42),病毒載量均較低(<104拷貝/ml)。

Hollinger 等對世界不同地區的HBsAg陰性人群中隱匿性乙型肝炎的患病率做了較好的總結。在北美地區,HBsAg 陰性和抗-HBc陽性 (伴或不伴抗-HBs陽性)的人群中,HBV DNA 的檢出率為0.1%~1.05%。在歐洲的調查研究中發現,HBsAg 陰性和抗-HBc陽性 (伴或不伴抗-HBs陽性)的人群中,HBV DNA 的檢出率為0~1.59% ,而在單純抗-HBc陽性的人群中未檢測到HBV DNA。 在中東和亞洲的研究中表明,HBsAg 陰性和抗-HBc陽性 (伴或不伴抗-HBs陽性)的人群中,HBV DNA 的檢出率1.09%~3%,而單純抗-HBc陽性的人群中HBV DNA 的檢出率為8.1%。

另外,有一項關於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血樣調查報告顯示,124名捐獻者中隱匿性HBV感染者是15.3%。其中有84.2%(16/19)的隱匿性HBV感染者為抗-HBc陽性;其中有73.7%(14/19) 的隱匿性HBV感染者為抗-HBs陽性,有63.8%(67/105)的非隱源性HBV感染者為抗-HBs陽性。

乙肝患者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

原發性肝細胞癌(HCC)和肝硬化居中國最常見的10種死亡原因之一,這兩種疾病大多是由HBV引起。每年大約有3%的慢性肝炎患者發展為肝硬化,有5%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進入失代償期。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硬化5年累計發生率是12%~15%,肝癌的5年累計發生率是6%~15%,肝衰竭的5年累計發生率為20%~23%。慢性乙型肝炎、代償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的五年病死率分別為0~2%,14%~20%和70%~86%。

2008年的統計結果表明,全世界每年有748 300的新發肝癌病例,其中有將近55%發生在中國,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兩倍。肝癌的五年生存率非常低,1996年~2004年期間美國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為12%,1995至1999年歐洲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為9%,2002年的統計,在發展中國家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5%。亞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希臘的肝癌病例主要歸因於HBV感染,而其他歐洲國家,北美和日本的這些病例主要是由於HCV感染。總體來說,HBV感染者占肝癌患者的54.4%,其中在發展中國家HBV感染者約佔肝癌患者的58.8%,在發達國家HBV感染約佔肝癌的23.3%。

特殊人群的乙型肝炎流行狀況

兒童

隨著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兒童HBV感染率逐年下降,1992年疫苗接種率為30.0%,2005年增加到93.4%,疫苗接種的有效率達到了88.3%。1999年以後出生的兒童HBsAg攜帶率由原來的2.1%降低到1%。2006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15歲以下兒童的HBsAg攜帶率5.4%。

醫務人員

醫務人員由於職業的特殊性,感染HBV的風險較高,是成年人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醫務人員感染HBV的報道,至今仍然存在感染HBV的職業性危險。美國一項血清流行病學研究認為:醫務人員中HBV感染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同時美國另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經常接觸血液、分泌物或被針刺傷的醫務人員,其HBV感染率是其他醫務人員的兩倍。暴露於污染的血液和體液是醫務人員HBV感染的主要途徑。有研究證實,約30%的感染風險是經皮暴露於HBsAg陽性的患者而獲得的。Kosgeroglu等對3家醫院護士進行了調查,其中18.7%為既往或正在被HBV感染。從事臨床工作0~5年的護士HBV感染率為11.2%,而從事臨床工作16~20年的護士的感染率為37.1%;外科護士的感染率為59.4%,提示醫務人員的工齡越長,接觸血液機會越多,感染HBV的危險性越高。

我們對吉林省三家醫院3194名醫務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HBsAg的陽性率為1.92%,抗-HBs的陽性率為63.18%,單獨抗-HBc陽性率為5.23%,HBsAg、抗-HBs及抗-HBc三項均陰性者為29.84%。本研究中醫務人員HBV感染率為47.33%。HBV感染率最高的是40~49歲年齡組,20~29歲年齡組最低,20歲~50歲組隨著年齡的增長,HBV感染率有增加的趨勢。HBV感染率最高的職業是護士,其次是醫生、醫院其他工作人員。

性工作者

阿富汗一項對520名性工作者的調查研究表明,這些人群中的HIV、HCV、HBV的患病率分別為0.19%,1.92%和 6.54%。土耳其調查了286名志願者,發現性工作者中HBV的攜帶率為4.5%。西班牙的移民性工作者HBV攜帶率為3.5%。委內瑞拉對212名性工作者的調查結果為HBsAg檢出率為3.8%,抗-HBc的檢出率為 13.8%。德國對1096名性工作者的調查表明HBV的自然感染率為11.9%,其中HBsAg檢出率為0.6%。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性工作者中HBsAg和抗-HBs的陽性率分別為0.6%和23.4%, 而對照組中HBsAg和抗-HBs的陽性率分別為0.4%和71.8%。奈及利亞的調查表明,所調查的720名性工作者(平均年齡26.7歲)的HBsAg 攜帶率為17.7%。在印度的北喀拉拉地區性工作者中的HBsAg 攜帶率為3.47 %。我國北京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男同性戀的HBsAg 攜帶率為6.5%。

移民工人

泰國有一項關於1119例來自於柬埔寨、寮國、緬甸移民工人的研究發現,這些人群總體的HBsAg攜帶率為9.4%,不同國家移民工人的感染率分別為10.8%、6.9%、9.7%。其中有224人檢測到HBV DNA,86%為基因C型,11.6%為基因B型。

乙型肝炎合併丙型肝炎或艾滋病

HBV和HCV重疊感染

據報道,在東南亞和地中海地區HBV和HCV的重疊感染比較常見。總的來說,這些地區HBV的攜帶率為10%~20%,大約有2%~10% 的抗-HCV陽性的患者存在著HBV感染。重疊感染的主要人群為靜脈吸毒者(42.5%)、血液透析的患者(3.7%)、接受器官移植者(8%)、HIV攜帶者(66%)、β地中海貧血患者(10%)。

HBV和HIV重疊感染

據估計世界各地的3 600萬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有近10%的人合併有慢性HBV感染。Tounkara等11 592名獻血者HIV 和HBsAg檢測的結果為 HIV 陽性率為4.5% ,HBsAg陽性率為14.9%. HIV/HBV 重疊感染率為1.13%。2004年Malawi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所調查的226 名成人中,81% 的人曾接受過傳統的劃痕接種法, 12%有輸血史, 11% 有黃疸病史。 HIV抗體的檢出率為76.1%,HBsAg檢出率為 17.5% , HCV 檢出率為4.5%,HIV/HBV 重疊感染率為20.4%, HIV/HCV 重疊感染率為5%。

我國是HBV的感染的高發地區,儘管自2006年以來,實施了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計劃,感染率逐年下降,但是與發達國家(HBV感染率<2%)相比,我國的HBV感染率仍然較高,因此提高新生兒的免疫接種率是降低新生人口感染率的關鍵。此外,在加強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計劃免疫同時,實施對新生兒以外人群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特別應該高度重視高危人群的預防接種,如兒童、醫務工作者、性工作者等,並應深入開展關於HBV感染的健康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炎 的精彩文章:

治療肝炎到底要花多少錢
提醒:患上肝炎,皮膚上會有這5個表現,發現1個就最好去查下

TAG: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