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跳過容器,改而搞 serverless 計算!

跳過容器,改而搞 serverless 計算!

Docker之類的容器技術功能非常強大,但是需要貴公司無力搞到的人才。serverless計算利用你實際上能搞到的人才,提供了與容器技術一樣的優點。

通常情況下,主流企業欣然接受先進技術的動作很慢,而從公共雲到NoSQL資料庫的各方面,初創公司及其他早期採用者都起到了帶頭作用。然而,serverless計算完全不一樣。

據AWS掌舵人安迪?傑西聲稱,AWS Lambda率先推廣的serverless計算迎來了「驚人」的發展勢頭:同比增長300%以上。出人意料的是,推動這種發展勢頭的可能是Redmonk公司的分析師詹姆斯?戈文納(James Governor)所說的「落後者」,而不是技術弄潮兒。

容器炙手可熱,但可能不適合你

在過去的幾年,沒有什麼技術像容器這麼炙手可熱了。的確,容器太火爆了,以至於它打破了企業科技研究公司(ETR)用來衡量CIO購買企業技術的意圖的尺度,創下了「ETR六年來有史以來記錄的購買意向最高分。」原因很簡單:容器使開發人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正如作者Chenxi Wang所寫,容器使開發人員能夠比「使用虛擬機更快速更輕鬆地部署、複製、移動和備份工作負載。」

這是一大優點。

雖然容器很出色,但是存在一個固有的缺陷:它們還不夠簡單,正如戈文納強調的那樣:

容器可以幫助降低IT成本,但促使企業採用的主要動因是基礎設施的速度和高效管理。容器基礎設施的問題在於,這種高效管理還需要技能嫻熟的開發人員和操作人員。而人才是一種稀缺資源。就算你請得起這方面的人才,他們可能更希望為更酷的公司工作。

「更酷的公司」是指除貴公司之外的每家公司。當然不完全是,但是大多數大型成功企業在金融分析師看來可能很酷,而在開發人員看來不那麼酷。對於這些公司來說,serverless計算可能是解決之道。可以說,serverless是自容器以來最熱門的技術。

serverless在主流界酷斃了

「serverless」是指像AWS Lambda這樣的服務,它們讓開發人員得以專註於編寫應用程序邏輯,而不是伺服器基礎設施。沒錯,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必須相信AWS、微軟或谷歌會搞好這套基礎設施,但是擁抱這些雲後端帶來了莫大的好處。正因為如此,Stackery公司告訴戈文納:「主流企業在推動serverless發展。我們看到這些企業跳過容器,以便能夠直接拿來現成的技術,迅速行動。」

換句話說,它們很想涉足容器,但可能缺乏那種專長。於是它們借用了亞馬遜或另一家serverless廠商的這種專長,直接跳過了容器革命。

一些企業不太願意將自己的應用程序基礎設施託付給雲廠商,其中一些希望將serverless引入到「企業內部」,在企業數據中心本地運行,就像一些企業希望在數據中心中所謂的私有雲同樣獲得公共雲計算的好處。這個想法不錯,遺憾的是實際行不通。反正對於大多數公司而言行不通。

的確,一旦你將serverless引入到企業內部,就開始「恰恰抵消你一開始獲得的優勢」,AWS宣傳官麥肯齊?科舒特(Mackenzie Kosut)認為。他表示,相反,公司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開發應用程序和業務邏輯,減少花在管理系統上的時間。」或者,正如AWS雲架構副總裁阿德里安?科克羅夫特(Adrian Cockcroft)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想要快速度、低成本地行動」,就別再一味盯著伺服器,而是應將伺服器這一塊託付給AWS、微軟或谷歌之類的雲合作夥伴。

當然,總會有一些公司希望深入掌控自己的系統。對於這類公司來說,容器在它們對於基礎設施獲得多大的控制和權力方面頗具啟發性。

Octopus的工程師帕韋爾?帕比奇(Pawel Pabich)認為,然而對於大多數開發人員來說,「容器讓人分心。」有鑒於容器已變得很重要,這真是有點駭世驚俗的觀點。不過它不無道理。常言道,開發人員是新的掌權者,但並不是每家公司的員工隊伍中都有優步那種水平的開發人員,要駕馭容器以滿足自己的要求需要這類出色的開發人員。對於這種「落後者」來說,serverless會做得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頭條 的精彩文章:

傳戴爾正考慮 IPO 等戰略選擇 尋求增收和融資
金山雲「叒」融 12.8 億元,D 系列累計達 46 億元

TAG: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