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恆書法作品集評

劉恆書法作品集評

劉恆書法作品集評

楊吉平(山西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副院長兼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恆是學者,劉恆的書法自然是學者書法。前幾年書壇曾熱議過書法家學者化的話題,現在則少有人提及。實際上,由於書法與傳統國學的天然血緣關係,筆者一向認為,書法家必須是學者,雖然學者不一定是書法家。也就是說,書法家須具備書法技法與國學素養兩個條件,只具備技法條件者為寫手(或稱書手),只具備學養條件者為學者。在此意義上說,劉恆先生首先具備了書法家的學養條件,需要討論的則是其技法條件。

劉恆的第一幅作品(圖1)寫於丙寅年,即1986年全國第二屆中青展。此作是20世紀80年代較為流行的書法風格,特點是用筆講究中鋒,結字則充滿流行元素,有碑體行書的特徵。此時的書法水平普遍處於稍懂點筆法便可入展的層次,當時的評委,比如王澄、何應輝、王鏞等的水平未必高過劉恆的這件作品。此作線條圓潤,富有張力,結字趨方而使筆圓轉,在「文革」結束,書法開始復興的歷史階段,這件作品無疑是相對優秀的。但審其結字,臆造者多,法古者少,故耐看程度有限,這在復古風氣漸盛的當下就更為顯見了。但無論如何,作品所透露出的則是作者對書法藝術的虔誠與恭敬,值得肯定。

與前作相比,全國第四屆青年展的作品(圖2)則出現了很大變化。首先是由碑轉帖,此前的碑學意味在作品中蕩然無存,代之以流暢秀美的帖學風格。次則是書寫態度發生轉變,由原先的矜持莊重一變而為輕鬆自然。同時,在章法上也由原來的刻意安排而為自然排列,有古人手札的意味。作為北大歷史系畢業的學生,劉恆對中國文化的熟悉程度顯然要高於一般書家,這明顯表現在其作品透射出的書卷氣中。前些年盛傳過一句「主要看氣質」的流行語,書法其實也要看氣質,這一點劉恆做得很好,是其所長,但最近張海先生提出了「當代書法尚技」的說法,筆者雖不敢苟同,但對於當代許多書法人而言則有其現實意義。劉恆先生的不足顯然在技法上,而他在技法上的不足不是才情的不足,而是態度的問題,是「尚技」尚得不夠。其在全國第二屆中青展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中的作品都有結字問題,如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的「甓」「意」「盤」「鑄」等字,結字都顯得鬆散。另外,劉恆書法筆力不足、偏於柔弱也是一個顯見的問題。同時,其取法隱約有陸儼少行書的意韻,也有點取法乎下的嫌疑,建議越過現代書家,學其所學,師法古人,如此方可真正解決技法問題。

圖1 劉 恆 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1986年)

周德聰(三峽大學書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恆是粉碎「四人幫」後,通過高考步入北大的學子。深厚的學養與京城的地緣,玉成了作為學者兼書家的劉恆。

因其長期工作在中國文聯與中國書協,他不僅是改革開放後書法活動的組織者,更是中國書法由凋敝走向復甦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在幾十年的「書法熱」中,劉恆或以理論研究豐富當代書法史學,或以創作匯入當代書法熱潮,或以講學普及與提高書法的社會地位,可以說他在當代書法的多個方面都有其廣泛的知名度與較高的美譽度。

在中青展的歷史上,唯有第二屆的主辦單位有文化部的參與,劉恆入選展覽的作品是橫幅形式的「缶廬論印詩二首」,簡凈沉厚的用筆、收放自如的結字、疏密有致的章法,表現出一個其時20多歲的青年人在書法上的早熟與老到。如果用當下的藝術眼光來審視其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書法,或許會覺得劉恆作品的藝術語言稍嫌單調;然而,只要把他放在那個時代(「文革」對書法的破壞後,建設與復甦的初期),那個年齡段(20多歲)來考察,定會產生異樣的驚奇:老一輩書家的寫字立場及新生代對書法藝術的多未覺醒,使得那個特殊的時期在書法上表現出「承續香火」的狀態,只有少數天賦極高者能在古代經典里窺探消息。劉恆便是那個時期的「少數人」。他不僅憑著自己的學術積澱,對中國書法史學、美學有其研究,而且以開放並包的心態,向東鄰日本學習,其早期的書法即有小坂奇石對他的深刻影響。

2017年他參加全國第四屆青年展的作品,書寫同一文辭內容,但在外形式上卻變橫為方了,其在早期行書的基礎上增加了草書的語言,使得整體的章法更為活脫與通透。其實,斗方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幅式,弄不好容易平實板滯。劉恆以他特有的空間敏感,不僅將字的大小、疏密、奇正、縱斂進行了有意味的組合,而且每一行的長短分布與墨色層次的邏輯結合,線的推進與字勢的變化,使得行與行之間的構成關係也變得豐富起來——將濃遂枯的墨色,不經意間搖曳的行氣,與字外空間的氣韻流動,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外廓之方因其內部空間的參差多變而極富情味。

應當說,劉恆當下的創作無論是在筆墨語言的豐富性上(用筆的中側輕重,線條的疾澀粗細,墨色的濃淡枯潤,字勢的大小奇正,行氣的跌宕起伏,章法的疏密掩映),還是在空間感知的深刻性上,都有質的飛躍。

劉恆的書法,幾十年來似乎集中在行草一系,篆、隸、楷較少涉獵,而從更為宏闊的藝術視野看,多體研習與探索,必然會對某一書體產生積極的影響。以他對書法的認識,我們期待有新的嘗試!

圖2 劉 恆 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2017年)

亓漢友(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書法勢理論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恆先生首先是一個書法理論家,其出版著作有《中國書法史·清代卷》《歷代尺牘書法》《中國書法全集·張瑞圖卷》《中國書法全集·倪元璐卷》《篆刻創作大典》《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劉恆》等,並有論文多篇發表於專業報刊,可謂成果豐碩!

劉恆先生的這兩幅作品一為全國第二屆中青展的橫披,一為全國第四屆青年展的斗方,兩幅作品相隔正30年,書寫內容是吳昌碩的詩:「岐陽鼓破琅琊裂,治石多能識字難。瓦甓幸饒秦漢意,乾坤道在一盤桓。鑿窺陶器鑄泥封,老子精神本似龍。只手倘扶金石刻,茫茫人海且藏鋒。」在這30年中,先生的作品一直保持著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書卷氣,一如他的謙謙君子風度、文人氣息。

但仔細分析後發現其作品前後的書卷氣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下面用書法勢理論來分析劉恆先生這兩幅作品書法風格的變化。

從字法勢分析,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的字法勢的鬆緊關係不是十分明顯,即松勢因素和緊勢因素的對比不強烈,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則出現了強烈的對比關係,如下面字例的對比分析:

可以看出,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琊」的鬆緊關係不明確,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琊」是明顯的左緊右松的字法勢:在左部用了粗、密的緊勢因素,在右部用了細、疏、斷的松勢因素;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甓」的鬆緊關係不明確,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甓」是明顯的左上緊右下松的字法勢:在左上部用了粗、密、連的緊勢因素,在右下部用了細、疏、斷、長的松勢因素。這樣的變化在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大量存在,正是由於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的這些變化,使結字元合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所言:「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之處,是為字之中宮。」即符合《書法勢》中「活中宮」的結字法則,結字有了精神所注的「精神挽結之處」。所以,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比之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的結字增加了駐足、思索、玩味的理由。

從章法勢分析,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比之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發生了以下變化:1.結體由橫向取法為主變為縱向取法為主;2.線條粗細的章法勢因素對比強烈;3.字體大小的章法勢因素勢能變大,如「瓦甓」二字,在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中是1:3的比例,在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達到了1:5的比例;4.增加了枯筆、飛白的章法勢因素;5.字體的縱橫關係變化豐富,以作品中的前5個字為例,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中是:橫、方、橫、橫、橫,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是:橫、方、長、橫、方;6.從行距的寬窄、開合關係變化上,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中存在明顯的開合關係,而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中幾乎沒有;7.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有著明顯的書寫性,墨跡粗細濃淡分隔的「墨繼」明顯,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氣息暢達貫通,而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中表現不明顯。由於兩幅作品在章法勢因素應用上的不同,全國第二屆中青展作品呈現出散淡、平直的感覺,而全國第四屆青年展作品的「起承轉合」則呈現出了跌宕起伏、波濤洶湧的氣息,這在一幅書卷氣濃郁的行書作品中實在是難能可貴!

通過以上對兩幅作品的字法勢和章法勢分析,可以看出,劉恆先生在書法理論研究大豐收的前提下,書法創作依然顯示出了勃勃生機。特別是先生保持的這種文人書法的風格,更是先生理論修養、學術修養、文化修養的結果。

修養是劉恆先生一直強調的,他在一次書法講座中談到文化修養的重要性時說道:「近代以來,有很多寫得很不錯的人,但很難成為大家。為什麼?文化上不去!沒有文化支撐,就很難成為大家、大師。我們說古代為什麼有大師?他自己有學識、有修養、有名氣和地位。他可以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怎麼寫都有他的道理。現在我們的作者是,上次誰獲獎了,我就學他的。這樣怎麼可能成為大家、大師?連名家都談不上。所以還是呼籲提高我們的修養,提高我們的學識。」

當然,兩幅作品也有碧玉之疵,主要表現在筆法勢方面。筆者以為兩幅作品的起筆、收筆的筆法勢因素應用過於單一、粗放。如果寫手札一路作品,在起筆、收筆的取勢方法上再豐富一些、精到一點,那麼,清澈、明快的「天籟之書」會更加餘音繞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李東陽草書《贈廷韶詩軸》 ■李金豹
王羲之《二謝帖》中「諑」字的筆勢■張天弓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