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給崇禎配備曾國藩,左宗棠,大明能否中興?

如果給崇禎配備曾國藩,左宗棠,大明能否中興?

原標題:如果給崇禎配備曾國藩,左宗棠,大明能否中興?


沒用,崇禎那個性格,換誰都沒用。


領導幹部在重要的能力就是用人,所謂人盡其才,用人不疑。然而,我們看到崇禎在位17年,前後更換了11個刑部尚書,14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7人,殺死巡撫11人、逼死1人。


大明王朝在崇禎手中敗亡,作為一把手,他的責任無可推辭。


我就隨便舉例,說他在用人方面的三大問題


一:嚴酷苛刻


崇禎十七年,誅殺的7個總督分別是鄭崇儉、袁崇煥、劉策、楊一鵬、熊文燦、范志完、趙光抃。


其中最冤枉的大概就是鄭崇儉,他是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這人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是打起仗來一點也不含糊。


當年在擔任寧夏巡撫期間,就曾多次擊敗蒙古人。1639年,被提拔為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又先後多次擊敗張獻忠,「順天王」、「一條龍」、「一雙龍」全部投降。


不久,老爺子鄭崇儉說我年紀大了,從北到南為國家打了這麼多仗,打報告請求退休。


結果,他回家之後,四川再次大亂,張獻忠重新出山,不僅攻克襄陽還逼死了楊嗣昌。


崇禎左思右想,我該怪誰呢?


於是回過頭來痛恨鄭崇儉,你大爺的,為啥要退休?


於是就連秋後問斬都等不及,在五月,就把一輩子沒打過敗仗,沒失過城池的鄭崇儉抓來斬首示眾。

還有,1635年,張獻忠攻克鳳陽,焚毀了皇陵。崇禎一怒之下居然殺了遠在淮陰的漕運總督楊一鵬。


問題是,楊一鵬的淮陰離鳳陽有好幾百公里,就是走水路也得好幾天,你殺他算哪門子事呢?


楊一鵬在《明史》里,是個有才能的好官,他161年,考中進士,在貴州為官時,當地出現動亂,朝廷打算調兵圍剿,楊採取安撫政策,結果未動一兵而使叛亂平定。


在四川的時候,又毫不留情地打擊不法行為,贏得了四川百姓的信賴。


崇禎死前一年,想到當年可能確實冤枉了楊大人,於是為其平反。


可問題是,名譽能夠恢復,掉了的腦袋如何按回去呢?


之二:胡亂指揮


爆發於1641年的松錦之戰,大明王朝集中了最後家當:13萬精銳人馬,與清軍決戰。洪承疇能力如何,我就不多說了,看他之前打李自成,和之後打南明就知道了。


本來,洪承疇和崇禎商量好了,打算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


明軍野戰能力不如清軍,這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的。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了一年之後,兵部尚書陳新甲說什麼前線開銷太大,崇禎的老毛病又犯了,下令速戰速決,於是死催洪承疇進軍。


結果,明朝九邊精銳就此徹底報銷,寧遠錦州相繼失陷。


之三:推諉責任


崇禎十五年,崇禎終於意識到不能兩線作戰,打算和滿清議和。兵部尚書陳新甲主持議和,沒想到的是:


某天,陳新甲把邊關發回來的議和條件的密函,隨手放在桌上,他家童僕誤以為是塘報(找個有文化的保姆很重要),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


我靠,國防部長居然偷偷與滿清議和。


我大明可是赫赫有名的硬骨頭啊,滿朝大臣紛紛上書罵陳部長。關鍵時刻,崇禎居然裝的沒事人一樣,希望陳新甲主動背鍋。


哪知道陳新甲情商確實有點低,不僅不肯背鍋,反而說自己有功。


於是崇禎一怒之下,咔嚓了陳新甲。


清凈的代價,就是以後再也沒人肯給他背鍋,大家都裝啞巴。

尤其是在重要的遷都問題上,沒人吭聲。


明亡。


咸豐19歲即位,比崇禎即位大兩歲。



我們再看看咸豐如何對待敗軍之將,


廣西提督向榮在永安的時候,圍剿太平軍不力,給他們突圍了。


後來,向榮一路追著太平軍追到南京,在孝陵衛紮下了「江南大營」,雖然慢了半拍,但總算把江南通往南京的要道給卡住了。


設立江北大營的琦善追擊太平軍也不得力,太平軍殺到武昌,他在河南。不過,太平軍到南京以後,他總算也追來,在揚州設立「江北大營」,把南京通往北方的要道也卡住了。


向榮、琦善的領導要是換了崇禎皇帝,估計早就被咔嚓了。


曾國藩也不是天生就會打仗,


曾國藩曾經三次被太平軍打的要自殺,第一次就是靖港之戰,曾國藩苦心編練的兩萬湘軍,被石達開殺的丟盔棄甲,跑的比兔子還快。此後又是岳陽之戰,湘軍水師再次被擊敗。


但是曾國藩和湘軍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掌握了打仗的訣竅,所謂失敗乃成功的媽媽,此言一點也不假。


當然,要按照崇禎的脾氣,打了幾次敗仗的曾國藩肯定得咔嚓,但是咸豐沒有。


豐三年十月,曾國藩編練水師才一個月,咸豐就催他「自洞庭湖駛入大江,順流東下,直赴安徽江面」


咸豐想的是,向榮、琦善在南京成效一般,只有靠曾國藩的這支人馬去救火。


可是曾國藩怎麼回答的?


「實有不宜草率從事者」。


皇帝要求11月12日出兵,曾說,最快也得到明年春天。我靠,有你這麼跟皇帝說話的么。


兩人奏疏聖旨往來,很是打了一番口舌官司,

最後,咸豐皇帝做出讓步:「成敗利鈍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質天日,非獨朕知 。」


曾國藩接到咸豐的諭旨後,「聞命感激,至於泣下」。


此後,湘軍按照曾國藩的意思穩步編練,勝仗逐漸越來越多,自信心也越來越強。


對比一下,被崇禎死催活趕著進兵的洪承疇、孫傳庭,真是想哭都沒地方哭去。


多少年後 ,他還對此念念不忘,專門請人從京中抄回原奏(底稿在九江丟失),與咸豐的「硃諭」一起收藏,「同志恩遇」。



再比如左宗棠,早在咸豐五年,御史宗黍辰推薦左宗棠,「若使獨當一面,必不下於胡林翼、羅澤南」,咸豐六年,胡林翼又推薦左宗棠「才學過人」,八年,郭嵩燾又誇左「才極大,料事明白,無不了之事」。


這些讚譽,咸豐都牢牢記在心裡。


以,當咸豐九年,左宗棠被官文、樊燮兩名一品大員聯名舉報,輕則流放,重則殺頭。


結果,咸豐輕描淡寫一句,「方今天下多事,左宗棠果長軍旅,自當棄瑕錄用」。

於是,左宗棠才僥倖闖過險灘。


此後,咸豐十年,左宗棠組建「楚軍」,一路走向巔峰。


總之,崇禎在位十七年,稍微有點能耐的大臣,不是被自己咔嚓掉,就是逼得被對手咔嚓掉(孫傳庭、盧象升),明朝的氣數也就盡了。


最後,也就只能殺老婆、殺女兒、自殺了。


所以,明朝不是沒人,而是一把手不行。


(多爾袞入關後,大量啟用明朝舊臣,這些在明朝無所作為的人,換了新主子,彷彿換了一個人,一個個使出十二分的能耐,為滿清迅速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文首發於悟空問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奔說史 的精彩文章:

拜占庭帝國的巴西爾二世為何被稱為「保加利亞屠夫」?
明朝初年,如果朱標太子不早亡,朱棣敢反嗎?

TAG:小奔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