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製造業等於美、日、德、韓之和,已經世界無敵了嗎?

中國製造業等於美、日、德、韓之和,已經世界無敵了嗎?

太長不想看,直接看結論

並沒有,人均產值差的太多

整體處於產業鏈底端,高端產品及零部件依賴進口的現狀沒改變

「大而不強」的困境

2010年中國製造業產出佔世界的比重為19.8%,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第一大國。

按照世界銀行的權威統計,中國2015年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25萬億美元,佔全世界26.7%,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近日,有人指出,2017年中國製造業的產值已經佔全世界的33%左右(尚無權威數字可查),正好是美國製造業產值的兩倍,略低於美國加歐盟之和,但已經是排名比第二到第五的美日德韓之和。

據中國社科院相關資料,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220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粗鋼、電解鋁、水泥、精鍊銅、船舶、計算機、空調、冰箱等產品產量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但是,「大」並不意味著「強」。

雖然我國製造業在規模上居全球之首,但依然表現出「大而不強」的特徵,從而使得中國製造長期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

無論是從總人口計算的人均製造業增加值,還是按從業人員計算的人均製造業增加值,我國都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按總人口計算,我國人均製造業增加值大約相當於德、韓、日、美、意、英、法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40%。

按製造業從業人員計算就更落後了,我國人均製造業增加值大約相當於美、德、韓、日、法、英、意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2%,僅相當於美國的19%。

多方面落後造成競爭力不足

1、製造業產出效率整體偏低

我國製造業的增加值率約為20%,遠低於工業發達國家35%的水平。這說明我國製造業經濟效率與產品附加值偏低,在全球產業鏈中處於中下游的分工地位。以iphone手機為例,我國是iphone手機的組裝生產基地,但每生產一部手機我國僅獲取總利潤的3.63%,美國企業獲取近50%的利潤,日本企業獲取30%以上的利潤,韓國企業獲取10%以上的利潤。

2、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我國製造業大部分的核心部件都依賴進口,這就提高了我國製造業的生產成本。工信部資料顯示,我國高端晶元與通用晶元、高檔數控系統、高檔液壓件和高端發動機等對外依存度高達95%以上,隨時面臨西方國家「掐脖子」的風險。

3、研發投入仍待進一步提高

2017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2%。從研發投入強度看,我國與以色列(4.25%)、韓國(4.23%)、日本(3.49%)等創新型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經費投入結構看,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雖然實現兩年連增,但仍處於較低水平,與發達國家15%至25%的佔比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美、德、日等國都落後了嗎

並沒有。

1、美國

美國可以說是高端產業的領導者。在新興產業發展初期,利用其強大的基礎創新和一流研發力量,率先開發和生產出新的技術和產品,搶佔市場發展先機,獲得最大收益;在新產品銷售量上升時,開始向其他國家出口產品,並同時進行跨國投資,輸出資本和技術,在國外就地生產和銷售;當國外產品成本大幅下降時,開始從國外進口產品,轉而研究和開發更高端的產品。

簡單來說,只是美國不重視低端製造業而已。

2、德國

德國製造業向來強大。依託其在工業過程中廣泛應用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強大的機械和裝備製造業、在嵌入式系統和自動化工程方面的高技術水平和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相對於美國近年來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德國仍然把裝備製造業作為重點,並利用國家對工業標準的主動干預,樹立了享譽全球的「德國製造」品牌,通過「工業4.0」計劃的實施正在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領先生產製造基地、生產設備供應商和IT業務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地位。

簡單來說,德國從來就沒有不強過。

3、日本

日本作為後發工業國家的代表,經歷了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到創新升級的發展歷程。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製造業強國,也是成功地運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實現裝備製造業趕超的典範。其電子、機床、機器人、電氣機械等行業都進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1985年9月「廣場協議」後的日元升值,使日本製造裝備產業在勞動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迅速喪失。進入21世紀以後,日本加大對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扶持力度,使日本的製造裝備產業具有了較高的技術性和智能性,逐漸呈上升趨勢。

簡單來說,儘管日本近年來有停步不前的態勢,但仍然極具競爭力。

近年來,發達國家紛紛重新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比如美國的先進位造業夥伴計劃、德國工業4.0、法國新工業計劃等等,老牌的國家、一些主要的發達國家,包括日本、韓國都在重新重視製造業的發展,製造業再成各國經濟發展戰略支點。我國的製造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都將面臨巨大挑戰。

中國變成製造強國可能要到30年後

《中國製造2025》是國務院提出的製造戰略計劃,也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END-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超市 的精彩文章:

在家庭教育方面,傷害孩子的三個等級
從超市買的酸奶加了化學增稠劑,你還敢喝嗎?

TAG:科普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