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戚家軍打倭寇戰無不勝的原因,軍法之嚴戚繼光殺兒子都不手軟

戚家軍打倭寇戰無不勝的原因,軍法之嚴戚繼光殺兒子都不手軟

原標題:戚家軍打倭寇戰無不勝的原因,軍法之嚴戚繼光殺兒子都不手軟


明朝中期戚繼光牽領戚家軍在台州海門一帶抗倭。有一次,約三千名倭寇在海門沿海上岸搶劫,戚繼光命令其子戚印在臨海西鄉冠岩一帶埋伏,出兵佯敗,把倭寇引到上界嶺,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後夾擊,一舉全殲。戚印年輕氣盛,交戰心切,沒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就下令殺敵,以致部分倭寇逃脫。逃出的倭寇一路逃一路殺,毀壞了許多村莊,戚繼光和官府費好大的力氣才解決這群倭寇。戚繼光回營後因戚印未按軍令行事,以致未能全勝,將他推出去斬首。


戚家軍軍法的嚴酷,使得這樣每個士兵都會全力作戰,一直戰鬥到獲勝或是戰死。


一,罰---如果作戰不力而戰敗,主將戰死,所有偏將斬首;偏將戰死,手下所有千總斬首;千總戰死,手下所有百總斬首;百總戰死,手下所有旗總斬首;旗總戰死,手下隊長斬首,隊長戰死,而手下士兵沒有斬獲,十名士兵全部斬首.


二,賞---戚繼光給士兵定的工資極低,一年10兩銀子,只相當於農民打短工的收入。戚繼光這麼做也是不得已,明朝實行的是低工資制,連堂堂國防部長(兵部尚書)也只給152兩年薪。每一小隊殺死一個倭寇,賞銀30兩,殺死10個300兩,100個3000兩。 戚家軍每一小隊為12個人,錢也由這12個人來分。學現代管理的人都知道,獎金不能平均發放,按人頭平攤,這個獎金等於白髮,扔大河裡去了。戚繼光不懂現代管理理論,但戚繼光卻超前地制訂出符合現代管理的獎金制度:按崗位發放。這12個人的小隊,大致分衝殺在前的一線崗和殿後的二線崗,一線崗除了隊長外有8名士兵——2名持牌手、4名長槍手、2名狼筅手。仗主要是由這8個人來打,因此這8名士兵拿大頭,得30兩賞銀中的20兩(以殺死一名倭寇計)。二線崗有短刀手兩名,伙夫一名,砍下倭寇首級的那名短刀手得2兩,另一短刀手得1兩,伙夫半兩。如果有鳥銃手配合小隊作戰,鳥銃手也分2兩。餘下的錢全歸隊長,當然他拿的最多。


「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寇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這是一首廣為流傳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民謠,謠中的「戚爺」指的就是明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抗擊倭寇,幾次大的戰役都連戰連捷,打得倭寇是聞風喪膽。有一次,戚繼光率領軍隊在台州府圍剿一股倭寇,倭寇與戚家軍接戰之後,很快大敗,有一股殘敵想繞道城北的大石退守仙居。為了徹底消滅這股倭寇,戚繼光立即命自己的兒子戚印為先鋒,率領軍隊抄近路在白水洋常風嶺一帶伏擊。臨行前戚繼光一再交代戚印,與倭寇接戰之後,不要急於求勝,要佯裝失敗,將敵人誘至仙居城外再予以反擊,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舉殲滅。違反軍令者要按軍法處置。



戚印率軍到達常風嶺之後,將軍隊埋伏在山道兩旁的樹叢中,此時,倭寇的隊伍也沿著這條山道開了過來,前面還押著一些搶掠來的婦女和牛羊等,戚印見後,氣憤萬分。再也沉不住氣,馬上下令軍隊展開總攻,一時間矢石齊飛,刀槍猛舞,喊聲震天。戚印只顧了奮勇殺敵,竟然忘記了父親臨行前交代的只許敗不許勝的交待。霎時就將大部分敵人殲滅在山道之上,後來戚印率軍回營,將士們都言戚印作戰勇敢,殺敵有功。但戚繼光卻在在聽完兒子稟報之後,勃然大怒。說他違反軍紀,不服從指揮,應該以軍法處置,便命將校將其綁出轅門外正法。諸將雖然苦苦求情,說戚印雖然是觸犯了軍令,但其大敗倭寇,也是有功之臣,可將功抵罪。但戚繼光卻認為戚印明令故犯,貽誤軍機,不容不誅!若是不殺則軍紀難以嚴明如初。最終,還是斬了兒子。


後來當地的百姓懷念戚印,便在常風嶺上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據說這座大殿的殘跡至今猶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那些豐功偉績的王朝的女人,第三個讓人實在難受

TAG:今人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