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墨傳情 涵山隱秀

水墨傳情 涵山隱秀

(人民藝術創作院院長李優良先生題:依蘭軒)

周興先生,早年從事版畫,並獲得大獎,後來有改為國畫,專攻山水畫,可謂山高水長,筆墨情深!關於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我總是強調一點,它是通過筆墨來表現自然,而絕對不是通過自然表現筆墨。筆墨,對於中國畫,特別是寫意繪畫而言,佔據著一種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完全可以說一幅繪畫的筆墨韻味,所以我要說的就是周興先生的山水畫韻味很足。

(山水一 68cmX136cm 水墨 紙本 馬羿良作品)

唐代的張彥遠是第一個率先提出並大力肯定「氣韻」,他說「書畫一理,畫著必知書,明八法而通六法,乃筆勢筆趣之轉運」。而後,從北宋蘇軾、文同、米芾等這些大文人們參與繪畫,這些人都是功力極其深厚的書法家,在繪畫創作中都使用了蒼勁古樸厚重的金石筆法,達到了一種老而彌辣而又格外地耐人尋味的筆墨境界。以書入畫,畫含書趣,「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是繪畫六法中的二要訣,周興先生呈現著一種潤含春澤的筆墨審美,體現出了一韻律感。

(山水二 68cmX136cm 水墨 紙本 馬羿良作品)

中國畫的筆墨,絕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手法,其更重要的意義是它體現著一個畫家的生命境界和他的人生氣象與理解闡釋,他的作品《豐收》、《歸》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嶺上月》、《海的足跡》入選並獲得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正是這種人生的寫照與獨白。

(山水三 68cmX136cm 水墨 紙本 馬羿良作品)

我感覺周興是可以沉下心來讀書、寫字、畫畫、研究學問的人,他的畫兒通過一種獨特的筆墨表達出了他自己所賦予山水的那種獨特感我覺得這個探索的過程,他的畫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羿良書齋 的精彩文章:

TAG:馬羿良書齋 |